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文帝就位第一年,为了感激功臣派武将们的拥立,不得不以大军头周勃为右丞相,以稳定政局。 周勃原来气高志昂,但在文帝无限包容下,反渐成为群臣们攻击的对象,周勃不得不自行收敛,文帝也自然显出皇帝的威严来,朝廷的程序日渐恢复。 有一天上朝谒政,汉文帝刘恒问  相似文献   

2.
孙言诚 《领导文萃》2011,(Z1):45-47
1972年12月22日,八大军区司令对调。会上,毛泽东把许世友从后排招呼到前排,说:"汉朝有个周勃,是苏北沛县人,他厚重少文。《汉书》有《周勃传》,你们看看嘛!"又说:"你也是少文吧?你就做周勃吗?"(李文卿《近看许世友》)  相似文献   

3.
<正> 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日,古称“上元节”。现在都称“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欢庆高潮,习俗称“除夕火元宵灯”,故元宵节也有称其为灯节,古时家家户户不仅点上各式各样的灯,还相互串连观赏,街市上扎的灯山,亮如白昼。 元宵节始于汉朝,是诸吕篡权后被周勃、陈平杀后点彩灯庆祝而引发,即位的汉文帝刘恒将这一天定为元宵节,相沿到唐宋时民间庆贺元宵佳节已达极盛。有一唐诗“正月十五夜”,诗  相似文献   

4.
西汉时,有一个叫卫绾的人深受汉文帝的器重。汉文帝在驾崩前,没有担心他的皇子皇孙,反而对皇储留下这样的嘱咐:"绾长者,善遇之。"这里的"绾长者"就是卫绾。  相似文献   

5.
周勃作为西汉初期著名的开国将领,曾官至丞相,晚年却被冤下狱,死后仅得到一个空爵头衔。其职业生涯之悲在于自我才能凡庸而不进取、功高震主而不收敛、时移世易而不懂变通、秉性朴实而不善言辞。究其"悲"之根源,则是定位的迷失、判断的迷失、谋划的迷失与行为的迷失。其对于当下组织成员的启示在于:虚怀若谷,居功而含"名";谦虚礼让,得意而舍"欲";志向高远,建功而舍"利";审时度势,尚理而舍"强";慎思笃行,自信而舍"莽"。  相似文献   

6.
刘爱平 《领导文萃》2014,(15):61-63
正周勃算不上刘邦的难兄难弟。刘邦起兵之后,周勃一直以侍从官的身份追随其左右,两人的情分自然不必多言。刘邦称帝之后,与他剖符为信,封赐列侯之位也是理所当然。周勃虽属近臣,却不算溜须拍马的主儿,他打过不少硬仗,收复过不少土地,只是一生戎马,却没遇上一场著名的战役,能作为经典流传于世。他一直为后人念念不忘,是因为他在大汉初立之后干了两  相似文献   

7.
徐振余 《决策》2012,(Z1):82-83
我们在惊叹汉文帝刘恒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社稷之术时,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创造辉煌的人物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皇帝。公元前180年,刘恒登上大汉王朝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汉文帝。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战乱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儿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诞生了自秦朝大一统后第一个彪炳史册的封建盛  相似文献   

8.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著名的良将与卓越的军事家,但其人生结局充满悲剧色彩。李牧人生悲剧的产生,主要是时代笼罩下的赵国国情阴影为他人生抱负的施展设置了障碍,"志大而量小"的性格"硬伤"使他的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才有余而识不足"的认识局限蒙蔽了他前行的双眼而使其作茧自缚。李牧的人生悲剧还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自毁长城、自拆国之柱石的做法最终都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9.
陈骥 《领导文萃》2006,(12):63-64
汉文帝平常爱打猎。有一次,他带领随从到皇家园林上林苑打猎游玩,只见珍奇异兽应有尽有,非常高兴。来到老虎园,上林苑的主管官员前来拜见。文帝随口问起上林苑的面积以及动物的种类。主管官员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文帝很生气。旁边一个看管老虎的人,对各种禽兽的情况非常熟悉,回答了文帝的问题,并且口齿伶俐,言简意赅。文帝非常高兴,打算撤掉原来的主管官员,改用这个看管老虎的人,却被大臣张释之拦住了。张释之问道:“陛下觉得绛侯周勃这个人怎么样?”文帝说:“这还用说吗?堪称长者。”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呢?”文帝说:“也是长者。”…  相似文献   

10.
汉文帝刘恒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成为儒道各家都交口赞誉的一代明君。究其原因,这与他高超的用人艺术有着重要关系,在用人方面,他有很多地方值得从政者学习和借鉴。任用会说的还是会做事的  相似文献   

11.
吕后去世,吕产及吕禄阴谋夺权,为陈平、周勃、灌婴等连手击败。刘邦的班底再度掌握政权。 由于现任的少帝并非真正惠帝之子,只是吕后用计抱养的他人之子,意在扰乱刘氏皇朝血统。梁王、淮阳王及常山王均属吕氏人脉体系。比较有资格及企图心继任皇位的为齐王,但现任齐  相似文献   

12.
正李广是汉代名将,骁勇善战,威震匈奴,被称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至今犹忆李将军",这些诗句饱含着后世对他的无限敬仰,也表现出对像他这样的将军的热切呼唤。名声在他之下的他的堂弟李蔡,原来职位比他低的部下,很多都封了侯,但李广一生坎坷,终身未能封侯。李广为何难封?原因众说纷纭。汉文帝说他"不遇时",汉武帝说他"数奇",王朔说他"杀已降",有人说是大将军卫青排挤,还有人说是汉代军功制度不  相似文献   

13.
避讳丛谈     
正孟子说过,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却不知,春秋笔法早有回避与隐瞒。孔二先生主张并实行"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与客观真实的秉笔直书差了八百里。如果说避开先人、长辈的名字以遵孝道,还情有可原,那么为帝王之类权力者避讳,便要重新考量了。西汉文帝名恒,即改恒山曰常山;武帝名彻,他人名中的"彻"字,须改作"通"。皇帝的  相似文献   

14.
申屠嘉作为汉朝开国功臣、文帝和景帝朝丞相,清廉刚直,疾恶如仇。他先是遭遇汉文帝的"人情门",无奈地放走了弄臣邓通;后又遭遇汉景帝的"人情门",对宠臣晁错的骄纵不轨无能为力,最终吐血身亡。他的悲惨经历,应引发我们对"中国式人情门"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史记》中李斯的"仓鼠"故事谈起,以傅雷先生的人生坎坷经历表明了人生个体应有的选择,然后以企业的管理者为重点,阐述了我们的企业要重视其发展过程中各项战略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6.
李善长是明代著名的开国功臣与宰相,但他在人生暮年竟被朱元璋以"有星变,须诛杀大臣"为借口送上了不归路。李善长悲剧的形成不仅有其自身心胸狭隘的因素,也有他结党营私为朱元璋所不容的原因。这既是一杯李善长自酿的苦酒,也是封建君主专制阴影下的一出悲剧。这种跌宕起伏而富有戏剧性的人生轨迹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180年,刘恒登上大汉王朝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汉文帝.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战乱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儿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诞生了自秦朝大一统后第一个彪炳史册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刘恒,我们在惊叹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社稷之术时,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创造辉煌的人物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投票选举出来的皇帝.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诺千金"出自西汉初年的大侠季布,他在汉文帝时代,曾经担任河东太守,后来也在河东去世。汉高祖的仇人季布是秦汉之际楚地人,少年时就是个重信义、守承诺的侠客,武功非常好。后来投奔楚霸王项羽手下做将军,抗击暴秦。楚汉相争时,季布便常常跟着项羽攻打汉王刘邦。刘邦是个善于用人的好君主,但不是个好将军。只要是自己带兵打仗,就经常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命。在刘邦打败  相似文献   

19.
<正>贺龙与彭德怀性格迥异,但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长河中,两人居然有了一些巧合和纠葛——都是受人尊重并至今仍拥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代元戎,都是出身于旧军人的老资格革命家,都是湖南人,都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豪杰。两人在1949年之后,人生都遭遇了跌宕起伏的变化,都在"文革"中先后病逝而不能用其名,贺龙化名王玉,彭德怀化名王川,英雄难瞑目,令人浩叹。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三病     
正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一句,愈琢磨愈感到其理之深刻。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胜心就是争强好胜之心。表面上看,人们一般会将其定义为一种进步,但进步就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有了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但随之而来就有"手机病"等,过犹不及。所以胜心既可能给人类带来富足,又是人类贫穷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