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如我 《领导文萃》2008,(24):114-115
事情发生在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已经做了12年皇帝的汉桓帝刘志,再也憋不住所受的窝囊气了。这12年里,他名为皇帝,实为傀儡,名为刘氏朝廷,实为梁家天下,朝政大权全部捏在梁皇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手心里。  相似文献   

2.
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宋朝为官的常态宋朝建国不久,朝廷陆续在州郡设立了"通判"一职,宋朝设通判的本意,是想让这个角色对知州知府起到监察的作用。通判的设置,为知州知府加上了一道紧箍咒,有效规避了州府一把手独断专行的可能,他们不受知州知府甚至上级路分大员的辖制,直接对朝廷负责。与汉代设立部刺史相比,明显严密了很多。宋朝政区划置采取三级制,即中央之下设路,路下设府、州,府、州下设县。一般说来,路里设安抚使司(帅司)、转运使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司(仓司),统称"四大监司"。帅司主军政,漕司主漕运,宪司主刑狱,仓司主仓储,各  相似文献   

3.
“他不完全像个掌握大权者,……在非正式场合,人们容易把他错当成一个热心的村长。”在毛泽东过世多少年之后,西哈努克这样形容他。  相似文献   

4.
韩飞 《领导科学》2015,(3):34-35
<正>风度,指的是人的风格和气度。领导者有无风度、风度如何,直接决定着其影响力和号召力。《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述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以简练的笔墨勾画出了时人的精神风貌,其中的许多事迹,堪为领导风度的典范。一、律己以德,不为势屈宗世林认为曹操的品行不好,不肯与曹操结交。曹操做了司空后,总揽朝廷大权,便问宗世林:"现在可不可以结交呢?"他回答说:"我松柏一样的意志还没有变。"因为不  相似文献   

5.
一我到炼石乡当党委书记前和钱大权根本就不认识,两年后,他才和我攀上亲戚。那时乡里要对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人进行调整,我到站内作了几次民意调查,全站干部几乎都在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钱大权。  相似文献   

6.
唐大权,中江人,四川省德阳大建劳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我们都叫他老唐。老唐其实不老,离四十还有三年。之所以叫他老唐,一是尊重他的为人;二是钦佩他的沉稳;最重要的是觉得亲切  相似文献   

7.
正当权者,尤其是手握大权的高官,切莫得志便猖狂,为所欲为,置国法于不顾,置百姓苦难于不顾。任何时候都该有个做人处事的尺度。"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从"伴君者"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可谓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他称得上是著名的伴君者。张居正是明代万历年间赫赫有名的人物,尽管此时的明朝吏治腐败已达于极点,贿赂成风,朋党成群,政多纷更,事无统纪,朝廷却熟视无睹,官吏更是横行无忌。张居正在这种混乱的  相似文献   

8.
正南朝宋张兴世,战功卓著,封征虏将军,官当得很大。朝廷因为他有功劳,也照顾他父亲,他父亲是个农民,朝廷给了这个农民一个待遇:给事中,即每月领一份"给事中"这样官职的薪水——过去朝廷封赏官员的家属亲戚,是明赏,这样高调赏赐一个有功之臣的家人,就为的是给天下人做榜样:你们也要这样好好做事,为朝廷立功,将来自己当大官不说,家人也能沾光。这样  相似文献   

9.
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有个情节:商人李光昭为谋取采购修建颐和园所需“南洋木材”的肥缺和银子,登门向身为帝师、执掌库银拨付大权、一向以清廉自许的户部尚书翁同龢行贿,被翁老先生骂出府去。后李某经“高人”指点,抓住翁老先生“贪名”的弱点,登门敬献苦心搜集、印刷精美、装帧高雅的翁同龢及  相似文献   

10.
正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处于蜀国的帅位。他更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国尽忠,想以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朝廷中的大事小事他都竭尽全力,经常到半夜三更还在挑灯批阅公文。主簿杨颙相当于诸葛亮的"秘书长"。他看到诸葛亮太操劳、太辛苦,就劝道:"治理国家需要层层负责,不能把太多的事情扛到自己的肩上。请您允许我以治家作比喻:有个财主治家有方,给奴仆派活井然有序——男人耕田种地,女人洗菜烧饭,狗留在家里看门,鸡主管报时,牛出力耕地,马奔驰在长途。各尽  相似文献   

11.
母子之争     
朱自奋 《领导文萃》2010,(15):100-103
太子李弘是在武则天入宫两年以后在昭仪位置上生的。他是武则天坐稳位置的重要的一个砝码。武则天对他寄予厚望。后来李弘成为太子,武则天又成为天后,这母子两个人,他们的地位是可以互相保障的,大权不可能旁落。为什么武则天这个时候会转过头来对付她的亲生儿子呢?  相似文献   

12.
"祁门移军"之争 咸丰十年(1860)初,清军江南大营再被太平军一举击溃,苏、浙的形势万分危急,朝廷连下八道命令催促曾国藩率部救援,并授予其两江总督实职.为配合朝廷援苏、援浙的要求,曾国藩把湘军大本营从安徽宿松搬到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祁门县,李鸿章却大不以为然.他说,那个地方像个锅底,兵家把这样的地方称为绝地,如果把...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走下坡路时期,面对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混乱时势,37岁就任左拾遗(谏官)的他,倡导亲民之风,反对宦官专权,竭力挽回残局.他政绩斐然,先后任刑部侍郎、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大权集于一身,可谓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14.
岱清 《领导文萃》2015,(7):93-96
王跃文的《大清相国》一书用"几近完人"形容陈廷敬,康熙对他的评价是"可称全人"。从御史台到巡视制度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刚刚中举的陈廷敬就赶上朝廷举行会试。科举史上,参加会试几十年依然落榜的多如牛毛,但陈廷敬第一次会试就中了进士,从此踏入仕途。当时,陈廷敬的名字还是"陈敬",由于与别人同名,朝廷就给他加上"廷"字,改名陈廷敬。  相似文献   

15.
唐飞 《领导文萃》2006,(7):131-134
大唐朝廷规定,官员七十岁致仕,即退休。比起如今的六十岁,年限可谓很宽松。按孔子的说法,七十岁已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此境界者不多,更何况古代天命无常,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此规定,很人性化。但有些官员到年龄后仍不愿退休,和上级讲条件,或为公,想继续为国效忠;或为私,在考虑切身利益。到了点,该退不想退,多是官位令其留恋难舍。这种心情,古今一样。武则天时有位兵部侍郎叫侯知一,年龄到了,朝廷下发了关于他致仕的文件,上盖皇帝大印,意味着武则天已圈阅。但他不愿退,就给皇帝写奏章,表示自己欣逢盛世,身体健康,还能再干几年。为证…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走下坡路时期,面对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混乱时势,37岁就任左拾遗(谏官)的他,倡导亲民之风,反对宦官专权,竭力挽回残局。他政绩斐然,先后任刑部侍郎、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大权集十一身,可谓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17.
州府重建     
一、省县之间的行政建制 清代在省与县之间设有道、府、州、厅等行政建制,其中散州、散厅不辖县,与县同在一个行政层次,直隶州、直隶厅则与府同在一个行政层次,因此基本的行政区划为省、道、府、县四级。  相似文献   

18.
在会见一位出名而掌握大权的领袖人物时,人们往往分辨不出在多大程度上倾倒于他的人格,又在多大程度上敬畏于他的地位和声望。会见毛泽东的情况却是不容置疑的。除了召见是突如其来的以外,接见并无任何仪式。房间内的陈  相似文献   

19.
李松 《管理科学文摘》2010,(15):236-236
谨慎性原则几乎贯穿新会计准则的始终。而无a形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资产自身的特点,比如从实物形态来看,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从价值来看,他往往具有难以估量性;从使用寿命来看,他更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中更多的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精神实质。本文从无形资产的取得以及后续计量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司马懿务实     
三国魏臣司马懿(公元179-251年),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闻名于世,1700多年来盛传不衰。从他29岁被曹操以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召为丞相府的文学掾,到他72岁仍重权在握,临终前四个月还率中军乘水道讨叛臣王凌,四十多年间以其多谋略、善权变的精明机智,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