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君藏 《领导文萃》2011,(19):61-64
《任正非这个人》作者周君藏是前《华为人报》主编,身处华为十余年。作者以十余年的经验,解析华为,解析任正非。  相似文献   

2.
程社明 《经理人》2006,(11):104-104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到底应该忠诚于什么?是忠诚于老板,忠诚于企业,还是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和事业?以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华为总裁任正非和被称为华为“叛将”的李一男为例。李一男当初深得任正非器重,他离开华为创业,是不是对任正非的背叛?我认为不是!而是因为他的知识、观念、能力和心理素质,已经发展到需要求得一个更大的空间去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3.
程东升 《经理人》2010,(2):81-81
一直以强硬领导、高度集权著称的任正非,正在积极改变20年来一直实行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推进分权体制。这标志着,华为将进入一个自下而上变革的崭新发展阶段。 坚决对内开刀 任正非试图从几个方面对华为进行手术:整饬内部纪律,遏制大企业病,反对腐败,防止华为企业文化变异;从一线培养管理人员,夯实华为组织根基。  相似文献   

4.
华为始终聚焦客户的需求和挑战进行创新"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任正非的这句话浓缩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  相似文献   

5.
王育琨 《经理人》2005,(10):48-49
华为历史上的决定性战役,无不印证着战略家关于间接路线战略的 现实性和有效性 2005年任正非入选《时代周刊》全球 “建设者与巨子”100名排行榜。《时代 周刊》评价说,现年61岁的任正非显 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带领华为重复当年思 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如今 这些电信巨头已把华为视为“最危险”的竞争 对手。  相似文献   

6.
本刊编辑部 《经理人》2009,(12):34-36,38
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人选理由:带领华为在全球移动网络设备市场上,2009年业绩首次跃居全球第三。  相似文献   

7.
浅谈华为的企业文化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华为文化?其实对于这个题目任正非在一篇讲话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华为十几年来的成就只有两个字:诚信。对客户的诚信,对社会、对政府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诚信文化是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这应该是华为文化的灵魂,诚信推动着华为的昨天,也推动着华为的今天不断向前行进着。  相似文献   

8.
袁学伦 《经理人》2007,(11):40-42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任正非的这句话浓缩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正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14,(6):61-64
正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中国最神秘低调的总裁。在他的带领下,华为成功挺进世界500强,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2012年,华为全球销售额超354亿美元,其中66%来自海外市场,预计2013年将实现10%-12%的增长,或将超越其竞争对手瑞典爱立信,成为业界全球第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带领  相似文献   

10.
陈春花  尹俊  梅亮  韩夏 《管理学报》2020,(8):1107-1116
以华为CEO任正非的管理实践为案例,通过对任正非2019年1~8月共27次接受媒体采访的约31.4万字实录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了任正非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战略行动框架,并结合CODES领导力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任正非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战略行动框架包括为企业建构持久的不确定性环境,推动企业实施生存底线、研发驱动、业务聚焦、开放合作、生态共生等发展战略,同时推动企业的文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公共战略与发展战略形成合力,提升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上月底,《财富》(中文版)发布“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单,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蝉联榜首,柳传志、张瑞敏分别位居亚军、季军。  相似文献   

12.
20年改革开放,终于挺起了中国人硬朗的脊梁; 20年改革开放,终于造就了海尔、联想及宝钢等一批国企中坚,造就了华为、远大等民营企业耀眼的辉煌,造就了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等民族企业家闪亮的英雄交响。  相似文献   

13.
张天兵 《经理人》2011,(1):80-80
华为做大后,任正非提出的“灰度”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做大后如何有效地规划和把握长期战略,二是如何在新形势下更有效发挥组织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强硬领导、高度集权著称的任正非,正在积极改变20年来一直实行的中央集权管理模式,推进分权体制。这标志着,华为将进入一个自下而上变革的崭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林辉 《经理人》2008,(11):62-63
当任正非在19年前创办华为公司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他正在缔造一个中国企业界的传奇。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因为华为十几年来一贯的低调、沉默和神秘,更因为蕴藏在它身上的那种似乎无坚不摧、无往不利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战争启示录     
蔡伟 《领导文萃》2010,(9):47-49
<正>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公司内部的一段讲话在企业界广受推崇。在这篇题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的讲话中他多次提起:"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由拥有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拥兵自重。"  相似文献   

17.
有人认为,检验是否是核心竞争力需要五个条件带不走、拆不开、偷不去、买不来、溜不掉.能力的独有性、稳定性算是具备了,但具备了这五个条件的东西是否对企业有价值呢?喜欢语出惊人的华为老板任正非说过这样的话:什么叫成功?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这句话道出了我们对核心竞争力感兴趣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青岛啤酒掌舵人金志国有点异类,他一贯坚持“留着对手,防止自己打盹“的理念从青啤(青岛啤酒,以下简称青啤)一个洗瓶工开始,在西安5年成就“西北啤酒王“的美誉。与实践狼性哲学著称的华为任正非不同的是,金志国宣称青啤要做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需要有规则意识的强人.对一系列失败的企业、基金的分析,促使笔者得出强人结论.在市场经济的草莽时代,必然是强人时代,我们很难想象,华为没有任正非,联想没有柳传志. 与其他行业一样,多数情况下我国企业、股东之间没有博弈的平台,也没有博弈的意识,有的是长期阶级斗争熏陶下你死我活的斗争传统,有的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地盘意识.  相似文献   

20.
企业核心竞争力=(行业平均利润空间 所处地业环节的利润空间 竞争优势带来的利润空间)×培养未来核心竞争优势的能力有人认为,检验是否是核心竞争力需要五个条件:带不走、拆不开、偷不去、买不来、溜不掉。能力的独有性、稳定性算是具备了,但具备了这五个条件的东西是否对企业有价值呢?喜欢语出惊人的华为老板任正非说过这样的话:什么叫成功?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这句话道出了我们对核心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