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不同年龄段员工的不同个体诉求,领导者需要有更多元的引导治理方式。基于不同年龄段员工在诉求数量、诉求排位、诉求更新和诉求实现程度上的差异,领导者应做到:双管齐下,惠及全体;立足特性,有取有舍;多元路径,激励青年;锁定目标,稳住中层;利益优先,回报元老。  相似文献   

2.
员工建言是组织发展的持续动力,领导者对员工建言起着关键性影响。领导禀赋、领导行为、领导情绪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员工建言。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从不同视角对领导因素影响员工建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员工个体层面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权力距离倾向,组织层面的领导者个人倾向分化程度、组织公平氛围等也会影响员工建言。因此,当今领导者应提升自我效能感、构建与员工的良性交互关系、实施变革式领导、提升组织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赢周 《经营管理者》2011,(7):105-105
带领多元团队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知道,领导者在团队中的角色是搭舞台,而非抢镜头,然后针对各种不同人格特质的员工,进管理与鼓励,才能让团队顺利完成目标,人人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4.
工作重塑是组织成员能动地重构工作任务、关系边界的积极行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描述,组织情境中存在着工作重塑传导效应,即领导者工作重塑对员工工作重塑产生影响,特别是授权型领导风格能够正向强化领导者工作重塑对员工工作重塑的积极效应。基于这种工作重塑传导机制,领导者一方面要重视自身工作重塑,为员工工作重塑起到榜样与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组织愿景对员工工作重塑实施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5.
<正>领导者通常表现出不同的领导风格,这些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团体成员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管理现状下,因长期的计划体制和行政性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员工通常以服从领导命令、完成任务等换取领导者提供的报酬、晋升等。因此,国有企业领导者在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上带有较多  相似文献   

6.
组织变革存在风险,员工是否实施变革行为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领导者可通过对员工进行信息支持增强其变革收益预期,促进组织变革的成功。这是一个领导者发展反馈与员工反馈寻求的双向沟通过程,领导者发展反馈正向影响员工反馈寻求,员工反馈寻求又对其变革行为起着积极影响。但领导者发展反馈的效用是受员工工作年限影响的,且工作年限对领导者发展反馈与员工变革行为同时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因此,组织构建上下级双向沟通反馈与变革机制,须做到领导者积极实施发展反馈,建立畅通的反馈寻求和激励机制,注重变革行为引导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在对腾讯以及星巴克两家企业的调查访谈及公开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企业如何通过5类组织支持资源提高员工幸福感及工作绩效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市场动荡性、领导者价值观以及员工特质将促使不同企业提供不同的组织支持资源,但最终都能有效地提高员工幸福感与工作绩效。此外,阐明了组织支持资源对员工幸福感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调节聚焦理论对领导者—追随者角色认知不对称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将该理论引入到认知不对称形成与影响机制中,构建领导者—追随者角色认知不对称模型。领导授权、领导支持的领导者因素作用于领导认同,工作胜任力、自我价值感的员工因素作用于员工自我认同,并共同作用形成角色认知不对称。在角色认知不对称情况下,促进聚焦型员工和防御聚焦型员工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领导者应倡导积极行为模式,并促进消极行为模式向积极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而避免反生产行为,促进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荣 《领导科学》2021,(5):45-47
单位不同身份编制员工现实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份认同、薪酬待遇、职业发展、职场心理方面。如果领导者不能科学调适这些差异,势必影响单位的工作效率、员工的工作热情、团队的人际和谐。因此,探索多元化人员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强化岗位培训和职业素养、重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领导者调适不同编制身份员工现实差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的背景下,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观念诉求和年龄结构的员工,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员工关系是千差万别的。员工的本质是人,具有社会属性,这就需要从员工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中去探寻其工作关系差异性的本质。对单位领导者来说,  相似文献   

11.
肖金岑  程豹  罗文豪 《管理评论》2023,(10):205-217
基于“涓滴”效应框架和社会学习理论,本文构建一个“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基层员工”逐级影响的多层次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不道德行为的“涓滴”效应。针对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收集了87个团队共450名员工的多时点上下级追踪配对数据。研究表明:高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对中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对基层员工工作场所偏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在高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影响基层员工工作场所偏离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上下级社会交换正向调节了下属的学习效果。本文丰富了不道德行为在组织中的传播机制研究,同时也启示领导者“以身作则”式管理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贡献、局限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单位员工无力感的典型类型包括员工对工作创新与改变现状的被动放弃、单位生产组织形式深刻变革的阻力能量外溢和单位领导者领导力与员工领导力差序格局导致的相消或相涨干涉结果。为此,赋予员工主体地位,发挥员工主体作用,完善领导活动的主体间关系,采用柔性领导方式,建设赋能情境,成为单位领导者对员工的赋能之方。  相似文献   

13.
鉴于消极工作态度的传染力及其对企业的损耗性,消极员工的存在对企业发展无疑是最大的隐患之一。从个人及企业两方面将消极员工分为短时性消极员工与持续性消极员工两类以挖掘消极员工潜在成因,并对企业领导者是否实施监管与消极员工工作态度选择进行演化博弈。基于SHRM角度从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与员工关系等五方面提出企业领导者推动消极员工工作态度转变的解决对策:描绘蓝图,增强工作挑战性与契合性;多方投入,由内而外推动员工转变;独特岗位价值、员工潜能激发与公正透明;需求层面灵活考量;霸凌、排斥、羞辱"逐个击破"等。  相似文献   

14.
工作激情能够通过角色认同、自我效能、创新意愿等自我认知对员工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领导者应积极完善工作激情影响员工创新的认知路径,营造激情组织文化,提升员工工作激情水平,构建完善的员工自我认知引导机制,发挥工作激情与自我认知对员工创新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惩罚权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权变惩罚和非权变惩罚,非权变惩罚又包括惩罚过度和惩罚忽视。基于内隐奖惩理论,不同的惩罚实施会对员工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其中,领导者的非权变惩罚可以通过社会交换路径对员工产生消极影响。具体而言,非权变惩罚可以通过削弱员工的组织支持感进而抑制员工的积极行为、引致消极行为,员工的权力距离导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因此,领导者使用惩罚权过程中,应通过注重惩罚公平、过程尊重、结合员工的权力距离导向、维护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等策略充分发挥惩罚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领导评价是指领导者对基层组织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绩效、行为表现等进行考核、衡量。优秀的、水平高的领导者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关系,将员工行为集中和引导到组织战略目标上来,以进一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组织良性发展,最终使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不准确或不符合实际的评价,会给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重重障碍,使员工关系紧张,团队精神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7.
责任型领导能够有效协调领导者、员工、第三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研究表明,责任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员工,增加员工的道德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责任心和互惠观念起调节作用;责任型领导也能负向影响员工,增加员工工作压力,分散其工作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和权力距离起调节作用。为增强责任型领导的正向影响,降低其负向影响,领导者应在增强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强化对员工的引导,注重员工个体之间的差异,提升员工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正>任何领导者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刺头"员工,他们会当面顶撞领导者,对单位规章制度置之不理,对单位发展指手画脚,对单位活动冷眼旁观,经常和单位的主流意识唱反调、拉倒车。对任何单位来说,"刺头"员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一些普遍相似的特征,或者有深厚的背景,或者有较强的威望影响,或者有卓越的工作能力,不一而足。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刺头"员工,对领导者来说都是非常棘手的。因此,对于单位的领导者来说,如何处理好与"刺头"  相似文献   

19.
正批评下属特别是资深员工是一件不轻松、也不容易的事情,有时会令那些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的领导者感到无所适从。但是,谁都会犯错误,批评也是一种艺术。如果领导者不懂得如何批评下属,就可能降低部门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情绪。那么,领导者该如何批评或"敲打"资深员工呢?把握好时机——适时"敲打"什么时机"敲打"资深员工既是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艺术问题。时机选得准、找得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企业界兴起了“新型工作合约”,其主题是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晋升等各种机会。但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来说,这种合约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领导者对如何在经济动荡时期留住高绩效员工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