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末,互联网开始全面渗透到国家政治及金融、能源、通讯、军事等各个领域,成为现代国家运转的核心,至今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领域都将网络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互联网有着双刃剑特质,一旦出现网络漏洞,不仅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还将致使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失灵乃至瘫痪。为此,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制网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全球合作以及美国互联网外交战略、互联网对我国公民社会政策参与的正向效应等不同视角,探究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并为我国政府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言,这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互联网开始全面渗透到国家政治及金融、能源、通讯、军事等各个领域,成为现代国家运转的核心,至今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领域都将网络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互联网有着双刃剑特质,一旦出现网络漏洞,不仅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还将致使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失灵乃至瘫痪。为此,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制网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全球合作以及美国互联网外交战略、互联网对我国公民社会政策参与的正向效应等不同视角,探究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并为我国政府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言,这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互联网开始全面渗透到国家政治及金融、能源、通讯、军事等各个领域,成为现代国家运转的核心,至今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领域都将网络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互联网有着双刃剑特质,一旦出现网络漏洞,不仅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还将致使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失灵乃至瘫痪。为此,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制网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全球合作以及美国互联网外交战略、互联网对我国公民社会政策参与的正向效应等不同视角,探究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并为我国政府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言,这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初步探讨了互联网对我国社会政治的影响及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监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播技术对社会整合与民主参与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通过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究竟促进还是抑制了公民参与行为,日常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互联网使用方式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互联网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公民参与带来积极影响"这一基本判断在中国社会依然成立;我国公民参与行为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从具体行为来看,网络信息搜寻行为对线下公民参与有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网络社交活动、网络娱乐消遣行为均对线上公民参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于互联网的使用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公众政治参与,相关研究充满了混杂的观点和证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可以验证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农村居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使用内容偏好,互联网的用户使用差异比技术效应更能解释个体的政治行为。这也证实了政治价值观是互联网使用影响个体政治参与的有效中介变量。其中,互联网娱乐性使用推动了公众从威权向民主的价值转型,并导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增长,而信息性使用显示出积极的政治认同效应,即政府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与政治动员,推动了更满意、更信任的政府—民众关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和威权主义和民主主义,进而消解或减少个体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显示出我国政府互联网治理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公民社会兴起,公民参与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影响国家政策制定,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和政治价值。基于制度化视角分析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参与方式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公民社会兴起,公民参与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影响国家政策制定,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和政治价值。基于制度化视角分析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参与方式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论转型期进城务工农民的政治参与对社会稳定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城务工农民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稳定和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而对其政治参与程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这一特定阶层政治参与的愿望日渐强烈 ,但其政治参与的实际现状却不令人乐观 ,而且他们的政治参与对社会稳定产生双重效应 ,因而继续引导其积极合理的政治参与 ,同时努力化解其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网约车规制为例,结合网约车新政,研究互联网+的政府规制逻辑。通过实定法依据与辅助性原则进行合法性与正当性论证,得出政府规制的必要性。并主张基于经济平等原则与比例原则设计具体的规制方案,以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社会风险的流动和交织,增强了社会风险治理的难度。加强公众风险感知研究既能补全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风险治理研究的短板,又能为提升我国风险治理水平提供参考。文章基于2017CSS数据,从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信任视角,运用熵值法指标赋值和Process链式中介检验,探究了互联网使用与公众风险感知的作用机理,以及网络政治参与、传统政治参与和政府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众的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信任,对互联网使用与公众风险感知的关系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传统政治参与则无此影响,但其本身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降低公众风险感知,政府应当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意愿和能力,提升其对政府的信任,从而达到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降低公众风险感知和社会风险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民事诉讼作为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的典型代表,与大陆法系和我国的民事诉讼相比颇具特色。主要有三:一是对抗制的诉讼模式;二是程序本位主义的价值观;三是陪审团审判的诉讼传统。与此相比,我国民事诉讼则存在一些缺陷,应予改革。  相似文献   

13.
税收规则的制定与修改、税收利益的分配与让渡正日益成为国家间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主权视野下的税收主权理念也早已延伸至国际税收领域。在全球化与区域化皆以税收规则为准绳的新时代,税收管辖权和税收竞争权成为了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权能。制税权脱胎于税收主权,以税收管辖权和税收竞争权为主要内核,是征税权在国际领域的延伸。我国应以税收管辖权和税收竞争权为依托,参与国际税收治理并跟进国内税制改革,以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相似文献   

14.
第三社会部门在神州大地上的蓬勃兴起,使政府、市场、社会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执政环境的变化使得以有限理性为逻辑前提的参与回应型政府已显露雏形。为推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成熟与完善,在社会治理中,政府应高度重视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做到信息公开、自身职权界限明晰,以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在美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跨国生物技术巨头将转基因技术不断向全球推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基于试错权作为母权论和相互赋权论的视角,美国通过对别国的转基因技术渗透,其在转基因方面的试错权已经穿透了许多国家的主权壁垒。有鉴于此,中国应该联合其他国家,要求美国进行赋权,比如监督权、知情权等系列权利。同时,中国应担当理念的传播者与规则的制定者,在转基因方面争夺话语权,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在当前形式下有新的发展.通过对两个案例的解读,分析公民政治参与的新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界限已开始清晰显现,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日益凸显,只有厘清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并使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与合作,才能够充分协调社会成员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有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展开的历史过程,当代公民就生成于这一过程中。当代公民与社会公共领域相表里,与自由平等发展的自由人相衔接。从阶级阶层人到当代公民,再过渡到自由人,直至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这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为公民发展确定的历史路径。同时,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当代公民生成的最重要社会背景和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新路径。因此,推进公民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公民生成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探讨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民创业概率1.67%.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内生性进行弱化后,上述结果仍旧稳健.并且发现异质性外出务工经历中,企业务工经历对创业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而自由工作、个体工商户等非企业工作经历则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概率,这为不同类型的外出务工经历对创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打开了外出务工经历的"黑匣子".对外出务工影响创业的机制进一步探讨发现,外出务工经历会通过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渠道提高农户创业概率,而创业动机并非其影响机制.同时,文章发现,互联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出务工具有类似的功能,对外出务工经历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最后,文章研究表明外出务工经历对本地创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外地创业的影响则不显著;相较于雇主创业,外出务工经历对自雇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探讨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民创业概率1.67%.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内生性进行弱化后,上述结果仍旧稳健.并且发现异质性外出务工经历中,企业务工经历对创业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而自由工作、个体工商户等非企业工作经历则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概率,这为不同类型的外出务工经历对创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打开了外出务工经历的黑匣子.对外出务工影响创业的机制进一步探讨发现,外出务工经历会通过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渠道提高农户创业概率,而创业动机并非其影响机制.同时,文章发现,互联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出务工具有类似的功能,对外出务工经历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最后,文章研究表明外出务工经历对本地创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外地创业的影响则不显著;相较于雇主创业,外出务工经历对自雇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