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镇失业人口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城镇失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上 ,分析了 1978~ 1998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和登记失业率的变化及其特点 ,以及二者的地区差异 ,并分别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失业原因等方面观察了城镇失业人员的构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测量就业状况,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多状态就业生命表,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水平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1)就业率小幅波动,但总体相对稳定。2015年以来,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超过66%。男性比女性高13~17个百分点。(2)16~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就业的比重不仅高于女性,而且不断上升,男性平均预期就业年限为36.78~37.94年,比女性长6.05~7.52年。(3)调查失业率在10%以内,男性失业率比女性低2~5个百分点。男性平均预期非就业年限为9.78~10.96年,女性为17.28~18.71年。(4)16~24岁经济活动人口中,年龄越小失业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加,年龄别失业率下降,25岁及以上年龄组失业率为3%~10%。  相似文献   

3.
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社会风险。失业保险是解决失业所产生的不利因素的社会机制,对一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失业保险支出与城镇失业率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我国失业保险与城镇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失业保险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城镇失业率的增加,城镇失业率的增加会引起失业保险支出的增加。另外,我国失业保险支出的变动对城镇失业率的影响是正激励与负激励并存。  相似文献   

4.
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促进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城镇失业率迅速上升。西方发达国家在就业领域 ,都曾经历了失业率上升的发展阶段。为降低失业率 ,各国采取了不尽相同但却切实有效的就业促进措施 ,积累了丰富的就业促进经验。中国也可以借鉴这些就业促进经验 ,以期逐步降低失业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空间权重法和空间虚拟变量法设计了中国地区失业率邻居效应变量,并将其加入地区失业率模型后使用1995~2007年中国省域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失业率邻居效应显著存在,这表明毗邻省份失业情况会明显影响本地区失业率水平,这意味着本省在进行就业政策制定时需考虑毗邻省份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毗邻省份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应成为减少本省遭受外部失业冲击影响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顺  郭娟娟 《中国人口科学》2022,(1):73-84+127-128
文章使用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界定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就业质量对城镇居民失业率的影响。就业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制度所建构,可以从就业环境、劳动者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关系4个维度综合衡量,能够极大影响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意愿与流动频率,进而影响区域宏观失业率。实证分析发现,提升就业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区域摩擦性失业,还可以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扩大就业需求,从而有助于降低城镇居民失业率,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分位数回归显示,就业质量对失业率的中等分位点有较强的降低作用,在低、高分位点作用相对较弱,其作用强度随分位值上升呈倒U形特征。同时,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就业质量的失业率效应有显著调节作用,在互联网发展较迟缓的地区,就业质量对失业率的作用更强。文章认为,深化经济社会体制综合改革,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地区失业率,从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跨入新世纪的最大挑战: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进入高失业价段,形成大规模的持续性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但是国家统计局公开登记的失业率只有3.1%,与实际情况差异甚大。本文利用大量数据逐一分析了登记失业人员、调查失业人员、下岗人员、下岗未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失业人员的情况,估计1998年中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规模达1540~1600万人,真实失业率为8%左右,同年乡镇企业实际失业人员约1700万人。为此中国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目标,就业政策应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针对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关于就业统计的疑问,文章从就业增长、真实失业水平和劳动参与率变化等方面,系统考察统计数字的一致性问题。文章揭示了下岗与登记失业之间的消长关系、按照国际通行定义计算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以及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公共政策建议,即用树立就业优先原则统领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清除不利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从而不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与规制;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实施积极的就业扶助政策,帮助特殊的一代人顺利实现转轨。  相似文献   

9.
胡桂华 《西北人口》2011,32(2):18-22
到目前为止,我国官方发布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从明年起,我国将发布与国际接轨的调查失业率。国家统计局是通过抽样调查,采取上门登记样本调查小区居民就业信息而获得全国失业率估计值的。本文以劳动力所在工作单位或居民委员会为抽样单位,使用行政记录与统计调查相结合的就业状况数据来源。重新设计我国调查失业率估计抽样方案。为了获得较高的调查失业率估计精度,我们使用了PPS抽样法,并进行了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利用2006年CHNS数据,根据切换回归模型的结果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分割,并分析了分割状态下户口对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二元分割;户口是限制农村劳动者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不仅几乎垄断了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而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也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荣 《人口研究》2003,27(6):17-21
1如何看待今年4.5%的失业率调控目标 我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的年度宏观调控的四大主要预期目标为:(1)经济增长率7%左右;(2)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在国家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新增就业800万的指标,这还是首次,标志着政府工作的一大转变,从以往追求经济增长率为主转向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并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1997~2006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产业结构变动和多样化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业部门的结构变动导致失业率上升,并与失业率波动显著正相关;服务业部门的结构变动与失业率及失业率波动显著负相关;总体产业的结构变动造成失业率上升.产业多样化能显著降低失业率及波动;制造业的专业化与失业率显著正相关,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与失业率显著负相关.另外,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非公有经济比重与失业率以及失业率波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文章利用1990和2000年人口普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汇总数据,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动态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规模与地区结构的变化特征,并依据有关的人口流动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地区间人口迁移模型,对经济发展、市场化、失业率、空间距离、信息等要素与人口流动水平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失业人口: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人口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作为就业的对立面,在我国由于长期使用待业一词,从而使人们把失业一度看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东西。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失业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凸现于人们眼前,1985年我国城镇失业率达到1.8%,1990年上升为2.5%,1995年我国城镇失业率达到2.9%。从1983~1994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平均每年为400万人,并且这仅是指登记的失业人口,尚不包括那些虽已失业但未登记的失业人口,也不包括队伍庞大的隐性失业者。如果把这些全算在内,我国城镇失业率将高达13%,属于失业严重型。据预测,到2000年,城镇公开失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失业、贫困与收入分配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利用1999年住户抽样调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来推算城市失业率、贫困率及基尼系数,并预测今后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1)城市失业率较政府公布值高出近3倍,特别是“下岗失业”问题尤为突出。(2)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加剧城市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之一。(3)城市与农村间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持续扩大。(4)居民的收入分配在持续恶化。文章还指出,依据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中国尚处于基尼系数上升时期,因而在达到峰值之前收入差距还会扩大,这有可能成为社会和政治不安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择Lee-Carter死亡率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以探讨Lee-Carter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和表现形式。基于1992~2007年中国人口分年龄组死亡率数据,文章对奇异值分解法(SVD)、最小二乘法(OLS)、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和极大似然法(MLE)的拟合结果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加权最小二乘法具有最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文章利用最优的拟合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了预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了区间估计。  相似文献   

17.
进入 90年代以来 ,我国城镇失业率呈不断上升态势。 1991年为 2 3% ,1993年为2 6 % ,1994年为 2 8% ,1995年为 2 9% ,1996年为 3 0 % ,1997年达 3 2 %。这仅是城镇人口的登记失业率 ,如果包括非城镇失业人口 ,实际失业率远远不至这一比例。城镇失业率上升的成因 ,无不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增加有关。来自有关部门的信息表明 ,到1998年一季度末 ,全国共有下岗职工 10 10万人 ,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 6 5 5 7万人 ,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 9 2 % ,比去年年末净增了 2 1 7万人。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改造的高峰年 ,下岗待业人员将会进…  相似文献   

18.
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口加速老龄化是中国人口快速转变的代价之一,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也将因此出现重要变化。文章运用最新的人口预测结果以及分省的相关数据,分析并预测了城镇劳动供求的趋势。总的来看,劳动供给压力正在逐渐减小,而劳动需求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正迅速增加,就业的总量供求矛盾正在得到缓解,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就业:势态分析、根本出路与中长期方案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解决就业的主要路径来看,发展农业、国有和集体企业、大企业、社区就业、吸引外商投资等,有的会继续从中挤出劳动力来,有的即使能增加就业,但也从根本上改观不了失业率将会很高的局面。一个国家,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每千人企业数量在40~60个,65%~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惟有大力发展几千万个中小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而发展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的关键是有没有以千万计的创业者。就此,作者提出紧急制定和实施“21世纪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并就这一重要计划进行了概要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文章运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城镇劳动供给的基本现状和特征;并通过研究失业率、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剖析了目前城镇劳动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