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0年上半年进行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及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国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受教育程度一般、接受过就业培训、工作经验较丰富的流动人口,其实现就业的可能性较大;流动人口迁入地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比值越高、城镇居民粮食支出比例越低,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可能性越大。最后提出了旨在促进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Lucas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人口变动和经济增长模型,并分别利用1997~2004年全国30个省区市以及东部12个省、中部9个省、西部9个省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理论模型的预期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而人口增长率、FD 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具有不确定性。这些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回归结果并不支持在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尝试放松生育控制政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琳 《人口学刊》2014,(2):74-81
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际间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与我国总体及四大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教育经费支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说明在该地区高等人才存在一定的外流趋势;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普通高校数量的增加确实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固定资本投资依然是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我国今后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适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化,仅对西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单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需要在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际间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与我国总体及四大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教育经费支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说明在该地区高等人才存在一定的外流趋势;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普通高校数量的增加确实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固定资本投资依然是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我国今后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适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化,仅对西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单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需要在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梯度升级是指人力资本由低至高逐步跃迁的高级化过程,其可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利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三梯度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最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时间和地区异质性:随时间的推进,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东部和高经济发展地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要高于西部和低经济发展地区。基于以上结论,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进一步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北地区人力资本研究过程中仅由受教育程度度量人力资本带来的问题,引入企业家人力资本,构建人力资本结构模型,并将其代入到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中,同时选取以往研究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引入人力资本结构模型后,西北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小,在人力资本结构内部,技能型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总量的影响远大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抑制了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贾伟 《中国人口科学》2012,(3):55-65,112
农村劳动力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式,且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构建四地区六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根据2000和2007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已由2000年的1.054%增加到2007年的5.565%,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增长的幅度最大,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正在由负向正转化;相对于区域内转移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使东中差距、东西差距、西中差距分别增加5.738%、6.668%、12.627%,比2000年各地区的差距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各地区非农产业部门附加值上升,农业部门附加值下降,其中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服务业部门的影响较大,对西部地区重工业部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是指投资于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所形成的活性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兼具有自然和社会属性。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职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保健、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信息传递和搜集等途径获得,进而在人的身心健康、知识技能、道德修养、组织管理、创新水平等方面得到提升。作为活性资本的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刚性资本具有更强的创新性和广阔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本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增的属性,  相似文献   

9.
卫生投入对中国健康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1993~2008年中国30省份卫生结构演变特征显示,卫生投入结构的失衡是当前中国医疗卫生发展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之一,表现为个人比例过高,而公共比例偏低,而借助省份面板协整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其不仅短期内直接降低了民众健康福利水平,构成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且地区间的卫生结构差距将显著影响到区域健康人力资本长期发展能力,进而对长期经济增长能力和增长方式转型也构成深远影响。文章认为,新医改内涵要立足于将改善民生健康福利与实施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相结合,以理顺和完善卫生投入主体结构为切入点,促进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结构优化和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成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在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 ,是人力资本的缺乏而不是物质资本的缺乏阻碍了贫国赶上富国的进程。只有建立在人力资本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才是有保证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传春  许文兴 《西北人口》2007,28(1):17-19,23
文章以1978-2003年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在1978~2003年这26年间福建省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01%和19.92%。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为依据,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比较研究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西北地区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是资本推动型的,但各省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较高,而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较为明显,此外,各省区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差别。据此作者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除加大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外,有效、持续地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更快地提高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缩小该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基于Mincer方程的人力资本核算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测算,以此为基础计算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将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引入包含人力资本的扩展的索洛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正,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物质资本存量的作用,资本的产出效率不高,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或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适当扩大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是一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力资本包括量与质两方面 ,后者即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本文从人力资本“质”的角度出发 ,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型、技能型、创新型三种人力资本类型。实证分析表明 ,一般型、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减弱的趋势 ,而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贡献不断增大。据此 ,我们认为 ,政府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应坚持人力资本投资市场化与公共教育投资重点化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5.
在有关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点是市场化改革的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文章的论点是,制度变迁不仅改善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配置,还通过提升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来提高其激励效率。作者利用47个城市的制度变迁、教育收益率、经济增长率等数据,研究城市经济增长差异,对制度变革的人力资本激励效应进行了检验,初步证实了“制度变革—人力资本回报提高—经济增长”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理论:回顾、争议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概念、分类、核算、溢出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国内外人力资本的研究脉络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评述。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目前存在较大的分歧,而对人力资本心理素质的核算尚未有学者触及。此外,对人力资本空间溢出问题亟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教育投入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就必须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以促进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新疆1980—2010年数据,在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新疆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对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中各变量的贡献率进行了方差分解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与新疆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短期内大力培养一般人才对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9.
制约西部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收入的某些重要增长是由于增加了教育投资这种人力资本而造成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储量的增长。在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以数据分析了西部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问题,最后给出了加速西部人力资本积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90~2008年我国29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分位数计量回归模型重点考察省际区域自然资源的能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分布的异质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协整检验能源开发与异质性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经济增长低分位点处的地区(如山西、黑龙江、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等)发展才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依赖,其他地区并未受到资源开发显著地影响;尽管人力资本总量的提升对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教育对经济增长各分位点处的影响各异;资源开发短期内对较高教育层次(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力资本有挤出效应,但长期来看最终将会促进人力资本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