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社会科学》2013,(6):119-119
郭家新撰文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发生了渐进但重大的转型。"大一统"银行时期主要依靠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直接控制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专业)银行体制建立以后,  相似文献   

2.
"入世"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谈判最后达成协议,中国加入这个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体制已是指日可待.此举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传导机制、实施效果等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拟对此环境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实施的可能性与条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方式转向间接调控方式 ,中央银行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 ,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但同时 ,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功能 ,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 ,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 ,就要依赖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
薛瑞鑫 《学术论坛》2007,30(7):103-105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且越来越密切.股票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变化、利率变化等调控手段也在影响着股票市场.在我国股市深刻变化的今天,对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货币政策——短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巨大,中国也不例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复苏的曙光逐渐在中国、欧美国家乃至全球显现。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带来的破坏性仍然未能全部消除。理性分析、评判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复苏中的效应,为今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多数国家央行均以稳定本国币值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及国际收支目标的实现.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状况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次贷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为应对继续发生的金融危机均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7.
正李勇撰文认为,2013年以来央行在党规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上,创新出SLF(常备借贷便利)、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方式,也加大了逆回购、定向降维、定向再贷款的使用,丰富了货币工具组合,优化了调控和传导机制,于变化中呈现出四个新特点。第一,对于商业银行资金季节性幅波动的问题,央行由被动救助转为主动出击。央行创新流动性调控工具,主动作为,平抑季节性资金波动的做法,明显优于过去让商业银行自行解决流动性、遇到市场极度紧张情况央行再紧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程度往往较高,不仅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对股票市场进行适度的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完善意义重大。从我国已有调控的即期统计特征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调控的效果不仅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而且多次出现调控失效的现象。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调控两类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和股市波动的关联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从总体来看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存在有显著的时滞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两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考虑通过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设置实现对股票市场调控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论新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推进前景及细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针对一定领域进行定向调控.我国近期采取的以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定向调控的新措施,既是对经济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也是对宏观调控的创新.定向调控货币政策要想在实际执行中达到预期效果,发挥“稳增长,调结构”的实际作用,就应科学地界定定向调控的范围,严格监管资金的流向,通过金融创新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及其随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稳定市场,提振信心,刺激经济,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因危机对各国经济、各国金融体制、各国央行的决策制度影响不同,各央行扩张货币政策的操作时机、工具选择、扩张程度、退出战略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及战略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考察货币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本文放松了货币在效用函数中的可加性假定,将货币引入到经修正的 IS - LM- BP 模型中,估计其对于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货币在反映总需求和总供给的 IS 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中均不显著,且随着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不断推进,货币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处于一个不断减弱的过程。基于此,认为货币当局应加快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变的进程,改变目前主要倚重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3.
理性预期革命在当代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已成为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本文从理性预期的视角探讨公众的理性预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实践,分析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真正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新世纪以来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特点,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施与执行有着突出的特点:重视经济走势的预测和判断、坚持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根据经济走势的变动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改进货币政策的发布方式和政策透明度、提高货币政策的营销能力和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经济基本面数据测算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通过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拟合和划定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取向,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组合范式。以MS-DSGE模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转换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指数具有较好的现实经济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更佳,已考虑调控取向转换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经济调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络反腐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治理的新课题.基于对2008年至2012年的60例网络反腐事件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反腐在官员级别、网络媒介、腐败类型、官民互动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特征.以信息源、主观动机、互动过程为维度,可将网络反腐事件区分为曝光型和实名举报型两大类,依据案例可得出后者逐渐增多的趋势.以网络反腐现象的现状为基础,可以在制度体系、现实需求、网络环境、政府行为模式和行政文化五个方面,对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建立对网络反腐现象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深入分析发达国家央行扩张货币政策的操作时机、工具选择、扩张程度、退出战略等差异的内在政治经济原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率平滑调控:理论诠评及国外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义圣  张晶 《东岳论丛》2008,29(6):39-43
关于利率平滑的研究不仅在理论成果上十分丰富,而且该理论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践也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多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如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用连续、同方向、微幅的"平滑"调整利率模式,将能更好地利用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其效果是使经济更加趋近于平稳发展的自然状态,这对我国现时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是《重庆社会科学》的忠实读者。2011年,我注意到该刊新开辟了"重庆实践研究"栏目。"探索‘重庆实践’的内在机理和运行轨迹,推介‘重庆实践’的个性化操作",简洁的编者按道出了栏目的宗旨,更勾勒了宏伟的学术蓝图。我被编者按的文字指引着,一口气读完了2011年第1期的《民生视野的"重庆实践"》一文。我被该文新颖的观点深深吸引,"民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课题研究组指出,它内在地涵盖"作为权利的民生"和"作为价值的民生",  相似文献   

20.
1979—2009:三十年中国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2009年间,中国的银行体系进行了渐进式改革,这一改革过程导致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方式逐渐由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型.1997-1992年间,中国人民银行由单一的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转型,并对信贷管理体制进行了两次重要改革,开始采取直接控制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货币供给,但货币政策实施并不得心应手.1993-2009年,中央银行体制日趋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施现代意义的货币政策,逐渐以间接调控为主,但并未完全放弃直接控制的手段,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时较之应对通货紧缩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