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而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现从分析现代物流的内涵及特点入手,深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得出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现代物流的发展能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能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以及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浪潮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凸显其双赢功能。作者立足于当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政府宏观调控、高校定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特点,从对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入手,深入地探讨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及利益调节机制、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及保障机制、区域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及互动机制、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及生态补偿机制、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动态协调及流动...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水平、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分析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积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积极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倾斜性的扶持政策,以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欧盟的发展进程是一个经济和法律互动的进程,为协调欧盟内部不同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欧盟在建立之初就将"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作为根本目标,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横"、"纵"两个维度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体系,具有上位法与下位法结合、一般法与特别法结合、一般规定与实施细则相结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增长极理论的演进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总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市场力量不是倾向于缩小而是扩大区域经济差异。为了克服市场的"低效率",政府应采取"战略性"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早已超出了公平和效率目标的许可范围。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完善,并进一步强化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积极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包括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分工协调发展在内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我国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广西实际出发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它是广西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创新。发展主题贯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体现了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两区一带”经济发展战...  相似文献   

9.
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与多层次回归模型,分析1996-2015年西南少数民族自治小城镇经济发展时空差异与变迁,研究发现:区域总体呈现较高全局空间自相关,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放大;溢出效应与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稳定性较弱,区域中心片区具有更为稳定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态势;处"冷点区"县域与邻域的良性互动较弱,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政策与财政支持、市场化程度及内生式发展是县域经济变迁主要推动力。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构建包容性增长区域、建立内外联动发展机制、实施城市协调帮扶战略、聚焦全域旅游态势、打造特色自治小镇五方面实现自治小城镇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省际差异和城乡差距两个维度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从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入手,定性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模型、Bootstrap检验的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减小了省际差异和城乡差距,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积极作用。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缩小东部地区的省际差异和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差异水平越大的地区,数字经济缩小省际差异或者城乡差距的效果就越好;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抑制了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要素市场化在数字经济减少省际差异的过程中呈现双门槛效应,在数字经济减少城乡差异的过程中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布局发展经历了从优先发展沿海到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演变过程。从优先发展沿海到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演变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一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沿海经济地带城市群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是我国城市建设最为密集的地区.促进沿海经济地带城市群的发展,既有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加快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其连为一体;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促进走向一体化;区域内的政府应达成共识,以城市群建设为龙头,带动沿海经济地带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经济带的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依据辽宁"五点一线"的政策,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育和构建以大都市连绵带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从空间布局、制度创新和城市发展等层面,对“十四五”时期中国构建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体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空间布局层面,需要以因地制宜的区域重大战略为引导,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做强、做精重点开发区与保护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在制度创新层面,通过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新机制和建立面向现代化的区域政策调控机制,以现代化制度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 在城市发展层面,通过提升城市人的现代化,打造城市经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科学的城市群结构,建设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基础设施、要素之间的共建共享与自由流动机制,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和依据的基础上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全国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强调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出西部地区优先发展 ,加速西部地区市场培育 ,促进西部 (包括中部地区 )与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系统中相互联系的依次递进的三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开发已“升级”为国家战略。在新一轮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进程中,沿海区城经济合作应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城市为中心,以沿海高速公路、沿海铁路等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构建沿海产业和生态长廊为切入点,按照城市群、产业带和港口群三位一体的联动开发模式展开,实施三环联动、资源整合、联合营销和可持续发展的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大背景下,贵州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完善党的民族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拓宽民族利益诉求渠道,培育各民族共享文化,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推进贵州和谐民族关系构建,需要警惕极端民族主义的干扰,消解民族文化渗透与融合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促进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预防和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牢固树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宏伟目标。尤其“十一五”后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着重解决好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然而,农村地区区域不平衡性也急剧变化,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协调发展,增加国家宏观决策难度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分层分区现状,应该采取加快调整、稳步发展并缩小差距的合理化政策,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及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域与产业布局优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口及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极,是全国海洋经济最为发达的强势区域,将会在国家新一轮海洋经济开发进程中再造辉煌。为此,需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认定区域综合优势,确认区域结构优化方向,特别是为区域产业布局作出正确安排,以利于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的成长方向;加大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海洋经济战略升级;依托优势海洋资源开发,促成海洋优势产业格局;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海洋资产化管理体制,为海洋经济进步提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长江口及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在全国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中力拔头筹,发挥引擎功能和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