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青海蒙古族饮食文化着手,对海西蒙古族肉食文化、乳食文化、面食文化的演变和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海西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结构及其文化内涵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将成为蒙古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是其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结果;是蒙古族聚居区人口大量流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传统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随之衍生出的一系列消极影响,比如,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的人数在大量减少;蒙古民族的民族特征开始弱化;蒙古民族的一些优良风俗在淡化等等要认真对待。为此,必须要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变迁怎样与现代化顺应的问题进行思考,在增强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其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变革蒙古族传统文化使其顺应现代化要求。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传统宗教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蒙古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当代价值,积极引导蒙古族传统宗教文化发展方向,对于丰富蒙古族宗教信徒的精神需求,促进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维护内蒙古地区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蒙古族传统医学史研究概述策·财吉拉胡蒙古族传统医学是古代蒙古族及其祖先的北方草原民族长期间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属于传统文化范畴,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起源与蒙古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对这一东方古老文化之发生与发展史,人们是从20世纪70...  相似文献   

5.
云南蒙古族妇女与传统文化的继承黄淳位于云南省通海县西南凤山脚下麓湖畔的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蒙古族的传统聚居地。全乡有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和桃家嘴5个自然村,目前共居住着5千多蒙古族同胞。云南蒙古族自明代初期落籍云南通海以来,在长期的生存活动和生产...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服饰作为蒙古族文化的其中一种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传承与发展以蒙古族服饰为代表的特色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拥抱当代文化、贴近当代的主流审美,以焕发出更鲜活的气息。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蒙古族服饰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来的观点,先后从应用思路与应用策略来阐述这一主题,以期可以给蒙古族服饰的现代化发展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服饰作为蒙古族文化的其中一种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传承与发展以蒙古族服饰为代表的特色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拥抱当代文化、贴近当代的主流审美,以焕发出更鲜活的气息。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蒙古族服饰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来的观点,先后从应用思路与应用策略来阐述这一主题,以期可以给蒙古族服饰的现代化发展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青海蒙古族从迁徙到青海高原以来,相对于蒙古族主体独立生存,于青藏高原这个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丰富了蒙古族文化的内涵。本论文从青海蒙古族历史文化形成的特点入手,对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发展特点,从古代蒙古语书面文学、用古代藏文撰写的蒙古族书面文学、古代蒙古族民间文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归纳其独有的特征,从而,论证青海蒙古族文学在蒙古族古代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在草原牧区的蒙古族民众也大量涌入城市。生活节奏及方式的转变,在内蒙古80%的城镇中也悄然兴起了一股明显带有都市化倾向的衣食住行。本文主要以蒙古传统族服饰都市化倾向为切入点,挖掘其境内现代蒙古族人的文化诉求,以及这一特定的文化人群在都市环境中的文化自觉,阐述蒙古族传统服饰向都市化异动的一种演变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饮食文化正如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离不开畜牧业一样,从事畜牧业的民族的食物构成亦离不开肉乳,青海蒙古族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周围藏汉等民族的影响,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饮食文化。《西唾要略》载:“不习耕作,...  相似文献   

11.
蒙古语“库伦”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语“库伦”(圆形 )的文化涵义非常丰富。本文从语言入手 ,结合蒙古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逻辑、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诸多方面 ,阐述了业已形成的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库伦文化。文章指出 ,蒙古族库伦文化从平面的圆形开始逐渐发展到立体的圆体及球体 ,这是与蒙古族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 ,从而促进了蒙古族对圆形的合理利用及形态化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的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民族性和民俗性融聚的代表,本文力图从蒙古族雕塑的艺术特征、雕塑的材质方面入手来分析其所体现的民族性,从蒙古族的生活用具、宗教信仰为切入点来阐释蒙古族雕塑艺术所体现的民俗性。蒙古族的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从这些物化的文化符号中我们可以洞察蒙古民族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意识。蒙古族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思维观念的物化表现,也是蒙古民族为世界雕塑艺术做出的可贵贡献。  相似文献   

13.
青海蒙古又叫德都蒙古,是指居住于青海的蒙古族,青海蒙古人称自己为“库库诺尔蒙古勒(青海湖蒙古)”或“德都蒙古勒(上蒙古)”,是由历史上的卫拉特和硕特部众为主,以卫拉特其他部众、东蒙古部众的后裔组成,这些蒙古族入居青海在不同的时间,并从不同的地区迁居青海,与各民族长期杂居,过着古老的游牧生活,形成了德都蒙古现在的布局,他们在传承蒙古族古老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他民族的交流接触和地域环境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习俗,成为整个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蒙古民族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拥有其独特的习俗和方法认识自然、规范自然和改造自然。本文将从蒙古族传统长度测量、传统时间计量和传统空间方位测量等三个方面介绍蒙古族传统计量。早期蒙古族对长度测量与时间的计量方法主要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得来,因此在早期其实用性很强,然而对空间与方位测量的表达主要蕴含象征与寓意色彩,因而其实用性较弱,但可促使人们更深刻的了解蒙古族传统文化与习俗。蒙古族传统计量呈现出的少数民族原生态特色,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计量提供了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以马为载体和象征的蒙古族马文化渗透在蒙古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融入了蒙古人的精神世界。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变化,蒙古族马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将以蒙古族马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蒙古族生产生活变迁下的蒙古人与马的互动变化,试图指出以马文化为代表的蒙古族传统文化逐渐趋于减弱或消失的原因、影响以及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神话是蒙古族文学的源头,也是蒙古族信仰文化的外化。蒙古族神话其所蕴含的对天地万物、祖先英雄、图腾崇拜和功能神崇拜等丰富内容,折射出蒙古族原始宗教中人性和神性高度结合。解析蒙古族的神话文本,不仅可以了解其远古的信仰文化,还可管窥蒙古族最初的文化心理及精神世界之内核。  相似文献   

17.
我国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在已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十个类别的九类都有入选的项目,唯独在"传统戏剧"一类中缺失.造成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中戏剧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作为戏剧产生与兴盛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城市这一因素长期缺失,影响到蒙古族戏剧的出现;二是当蒙古族入主中原定居城市时,正是汉语言的元杂剧走向成熟之际,元杂剧中大量吸收了契丹、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学的多种艺术成分,成为汉族、蒙古族及其他民族共同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蒙古族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本民族语言的戏剧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现了蒙古剧,至今仍在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曲艺文化在积极参与蒙古族文化传统建构的同时,也在不断接受他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清朝中叶开始,东蒙古草原多元文化冲击、交流与融合,给这里的曲艺带来一次前所未有、声势浩大的重构与发展。在其重构过程中,虽然受到他民族文化影响,但始终保持着本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传承着蒙古族曲艺的传统主题和传统表现手法,使东蒙古地域文化更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19.
杜尔伯特蒙古族艺术的现状与走向刍议乌力亚斯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传统十分丰厚的民族。据考古学家发现和艺术史学家介绍,黑龙江地区的蒙古族艺术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例如,黑龙江地区蒙古族的喇嘛教寺庙舞蹈“查玛”,不仅有严格的表演程式,而且有规范...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文化自身除了具备鲜明的草原民族特色之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基于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西洋管乐在蒙古族的传播与发展,是独特历史背景下的地域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艺术情感的演变发展.本文主要从蒙古族文化对西洋管乐传播与发展的影响入手,细致分析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西洋管乐作品的演奏与诠释,力求通过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为西洋管乐研究工作提供丰富的理论借鉴,更好地推动蒙古特色音乐文化与西洋管乐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