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禹锡诗风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志趣美、意境美、哲理美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周易》思想和其揭示的道理 ,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在通过卦、爻、彖、象揭示道理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内涵。在古代美学的审美范畴中 ,有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中和之美等等 ,无一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找到各自的根本。《乾》卦之阳刚 ,无论从自身卦、爻、彖、象 ,还是从历史上的艺术、文学、美学中都能找出由它衍发出的阳刚之美的例证。研究阳刚之美 ,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对文学艺术和美学有作用 ,更对人的言行、情志和道德情操有作用 ,对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有益的 ,《大象》“乾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几千年来都作为炎黄子孙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 ,六爻“龙”象之龙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阳刚之美 ,实在是内容和形式、天人合一的头等大美  相似文献   

3.
唐代边塞诗的阳刚之美使唐代诗歌光彩夺目,这种美学形态的存在固然与唐代独特的政治环境和精神风貌密不可分,但它的形成对前代也有个传承过程。由先秦至隋代,我国的边塞诗经历了由萌芽到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反映爱国主义精神、体现英雄风貌,还是渲染战斗声势、展示大漠风光,都洋溢着阳刚之美,为唐代边塞诗的美学形态——阳刚之美的形成创造了成熟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瓦当艺术是一种集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于一体的造型艺术。瓦当文是瓦当艺术的一个特殊品种,它以篆书为主书体,字体变化多端,以造型美、结构美、绘画美等展示其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以中国《易经》中所阐述的阴阳之道为切入点,并结合西方美学史中关于美的形态的划分的理论,通过分析《易经》中"丰富的意象"划分出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种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6.
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表现为装饰美、情感美与象征美。它们由表及里从不同层次上体现出诗歌的美学价值:装饰美以色诱人,实现其观感价值;情感美以色感人,实现其情感价值;象征美以色启人,实现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软实力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文化是软实力的基础和核心。当前国内外局势表明,中国软实力需要一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然而美学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学科力量,却游离于这一任务之外。美学的研究现状出现两极化倾向:或仍对美学本体论争论不休,或关注二三级学科和流行趣尚。美学应担负起重振国民文化精神的责任。以《周易》代表的崇尚阳刚奋健的美学精神和近代至当代的中国文艺思想,为此提供了理论资源和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张竞生的美学思想,以生命的发生演变来揭示宇宙人生,以人的性心理研究来探索个体的生命形态和“美的人生观”。在这里,生命意识的起源为“储力”和“现力”,“生命力”的“内兴”形式是极端感情、极端智慧和极端志愿的发展,其“外趣”的扩张是生命形态的“美间”、“美流”、“美力”和“动美”、“壮美”、“唯美”。这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面对急剧来临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独特思考,其中既携带着一些异端性和偏激性,也蕴含了某种程度的先锋性和现代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平的叙事风范 ,在“晋军后”时代的山西作家群里 ,最具“主旋律”特色 ,这一点 ,秉承了“山药蛋派”老一辈作家紧扣时代脉搏 ,为百姓立言的创作品格 ;同时 ,他的叙事 ,在同代山西作家群里 ,又最富激情个性 ,这一点 ,与老一辈和同辈山西作家风格迥异。两点的结合 ,构成张平叙事风范突出的美学特征———追求阳刚美、崇高美。这种美学特征的追求 ,植根于黄土文明的腹地文化 ,在后现代文化的不断浸染中 ,凸显着“抵制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提出要对中国新诗进行民族化建构。所谓“民族化”,意指对古典文学传统进行现代的转化。闻一多根据中国律诗和西方格律诗的内在契合,进行格律重建,创建了新格律诗理论。本文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个方面论述了闻一多对新诗格律的民族化建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汉魏六朝的琴赋音乐美学思想之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在这一时期十三篇琴赋的飞扬文采之中,包含着一些音乐美学思想,从中可以窥见汉魏六朝之际器乐审美思潮之概况,即材料选用与制作的“梧桐天性美”、演奏过程的“潇洒风度美”、赏析过程的“渐入佳境美”、艺术效果的“怡心养性美”、艺术感染力的“众物乐其美”等五大音乐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2.
意象美学认为,美在意象。但是严格说来,美与意象并非一回事。美是一种价值,它源于人对事物进行的趣味判断;而意象则是一种存在,它是事物对人而言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意象并非美的本体,美并非只因意象产生。人对一个对象的鉴赏判断,或是针对于意象,或是针对于单纯的形式。所以,美学不能单纯将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还要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①毛泽东诗词中长征组诗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词充满了乐观主义与进取精神;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诗史结合、哲理入诗,具有崇高美感。长征组诗以阳刚之美为主,豪放大气之作见长;典雅与通俗相结合,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不乏文学涵养;一言以蔽之:毛泽东诗词极具崇高美。  相似文献   

14.
森林美的构成要素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需要形式借以呈现,形式需要内容得以深刻,以达到生命、生态的内涵美与精致而又恢弘形式美的统一。形式美既遵循对称、比例、齐一、均衡等一般美学法则,又遵循非对称、非规则、非整体性等特殊美学法则。特殊美学法则并不排斥一般美学法则,一般美学法则也不排斥特殊美学法则。森林属大地艺术,在呈现非对称、非规则、非整体性的同时,总保持自然本身的秩序、节奏和韵律;同样,在表达对称、比例、齐一的同时,又总呈现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变化、差异和不确定性。这是森林美的悖论,也是森林之美的所在。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书籍是中国古代书籍艺术史上一个具有终结意义的时代,也是传统书籍设计的一个高峰,其整体版面结构和内容编排设计有其固有的内在规范和美学特点,在整体设计上强调意蕴美,其版面设计在美学思想上浓缩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出一种得之自然又超乎自然的自然美,在书籍内容的编排上讲求范式美,强调书籍的功能性。这三种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书籍编排体系和平面设计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师范院校教师注意服饰美的培育,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服饰美从其内蕴看,包括色彩美、款式美、品味美及个性美;从其培育看,应遵循简洁清新、端庄雅致、整体和谐、协调装饰、兼顾举止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以往诗歌教学中,过分地强调诗歌的思想性,忽视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的情况,提出了把美育贯穿于诗歌教学中,披文入情,感受情感美;品味意象,感知意境美;低吟浅唱,感受音乐美;析彩现纹,品味色彩美,进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往诗歌教学中,过分地强调诗歌的思想性,忽视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的情况,提出了把美育贯穿于诗歌教学中,披文入情,感受情感美;品味意象,感知意境美;低吟浅唱,感受音乐美;析彩现纹,品味色彩美,进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母体。它将最高的和谐"太和"作为自己的美学理想,以"贵时通变"的审美态度,在对生命本体的殷殷关注中体认出生生不已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