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机在方便了人们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研究表明,有些人在特定条件下不宜使用手机。 甲亢和糖尿病患者手机释放的电滋波可导致内分泌紊乱,甲亢、糖尿病均为内分泌不调性疾病,使用手机会加重病情。 孕妇及乳母资料表明,电磁辐射有致畸作用,因此孕妇不宜使用手机。手机还能引起内分泌的紊乱,  相似文献   

2.
现代手机技术发展迅猛,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手机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要看到现代手机技术正逐步对其使用者进行着奴役。手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手机技术引起使用者"异化"现象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刻的哲学探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人的"异化"问题还要回归到技术的层面,更深层次还是要回归到对人性的探讨,达到人与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手机犯罪成为了新的犯罪趋势,手机取证成为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段,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手机取证技术还不成熟,因电子数据的不稳定性和手机系统软件的特殊性,手机取证在设备配置、软件升级、取证标准、规范,以及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应对挑战,应当以云技术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建立手机取证数据的统一管理平台,设定取证标准、规范,建立有效的机制培养专业取证人才,最终全面提高取证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手机资费降低,许多手机一族常用手机聊天, 一些年轻情侣爱在人少的地方用手机情意缠绵地聊个 不停。联通公司一位工程师提醒说,在人群稀少或有高 大建筑物以及偏僻的地方打手机,虽然不影响他人,但 这些地方手机信号往往不好,这时最好长话短说,避免 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这位工程师说,一些手机厂商为了让手机在信号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无论是宅在家里、在公司还是出差旅游,我们都离不开手机。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拍照,更喜欢在不同场合随手抓拍,这就需要有一款拍照利器。随身携带数码相机并不方便,而用拍照手机就简单多了。如果手机后置双摄像头,拍照是不是更给力?  相似文献   

6.
很多时候手机待机时间的“缩水”是由于人们不正确操作手机和电池造成的。业内人士列出了几点防止“缩水”问题出现应该注意的地方。一是在恶劣天气时,最好少用手机,如下雨、严寒等天气;二是在密封环境中,尽量不使用。很多人在饭店、歌厅等环境中频繁使用手机,这样也会使待机时间“缩水”。因为在这种环境中使用,手机需要加大功率,来确保信号穿透遮挡物,需要多耗电;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员本堂毅在上班途中经常看到很多人在地铁、轻轨列车或大巴内使用手机,于是开始研究车内手机的电磁波辐射问题。结果发现,由于车厢为金属外壳,大量的手机电磁波在车内来回反射,电磁波密度大大超过国  相似文献   

8.
重庆一名24岁男子,边上厕所边玩手机,一待就是半个小时,最后瘫倒在厕所。如今虽命保住,但却成了植物人,不能说话,无法动弹,完全丧失交流和生活能力。医生称,很可能是缺氧后晕倒,倒地时脑部受撞击所致。大多数人边玩手机边上厕所对于很多人来说,卫生间是"书报间"。以前人们喜欢在厕所看书看报,智能手机出现后很多人便坐在马桶上浏览微信微博,不看完不离开马桶。调查发现,8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上厕所时玩手机,而且排便平均时间比不玩手机的人长3.5分钟。调  相似文献   

9.
电信部门将手机入网费用下调,使越来越多的人想买手机。目前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厂家的产品档次分明,但横向比较一下主要品牌的同档次产品,差别还是很大的。 拿价位3000元左右的中档手机来说,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大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即摩托  相似文献   

10.
手机传播充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人人同时参与的事实基本实现。手机媒体文化传播显现出普适性、放射性的传播机制,人际传播动能极强,手机媒体传播机制具有“碎片化”传播的随机性与多样化特点.手机的使用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现代人的.心理危机,满足了人们多样化交流的欲望。从手机文化传播受众需求来看,使用与满足正是人们使用手机媒体、构筑手机文化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使用手机都有一些误区,比如说打手机时总喜欢走来走去,在角落里接听电话等.频繁地移动位置会造成手机信号的强弱起伏,手机总是在向发射站传送无线电波,手机的辐射量加大.而在角落里使用手机信号较差,这会使手机功率加大,从而造成辐射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但保养好手机却是一个大问题,要好好保养手机,当然要先知道手机的弱点所在,以下便详列手机五大弱点位置,大家要多加留意了!  相似文献   

13.
程光龙 《家庭科技》2008,(12):23-23
很多人使用手机都有一些误区,比如说打手机时总喜欢走来走去,在角落里接听电话等。频繁地移动位置会造成手机信号的强弱起伏,手机总是在向发射站传送无线电波,手机的辐射量加大。而在角落里使用手机信号较差,这会使手机功率加大,从而造成辐射强度增大。基于同样道理,在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里使用手机也会使其辐射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木兮 《家庭科技》2016,(6):52-53
正即使远隔万里,依靠手机,人与人之间依旧能随时联系。对于长辈与外出的游子而言,手机更是沟通的必备物品。因此,为长辈选购一部好的智能手机是必要的。但是,对于长辈来说,好的智能手机更应该是合适的手机。长辈对于手机的需求,终究和年轻人不同。那么,怎样给长辈选购一部适用的智能手机呢?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不仅实现了与他人的即时沟通,还提供了丰富的娱乐、信息和工作功能。然而,有一部分人对与手机分离产生了一种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被称为无手机恐惧。本文旨在探讨无手机恐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轻无手机恐惧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5G网络的普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高达10.65亿,占网民总数的99.81%。  相似文献   

16.
1.中国手机网 http://www.younet.com/ 国内最大的手机资讯网站。除了设立总站以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站。该站点汇集所有型号的手机,配以清晰的图片和详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介与我们始终形影不离。传统媒体时代媒介依赖的典型“电视人”是媒介依赖现象的理论基础,它同样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依存现象的理论分析。新媒体依存症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和手机本身的特性是新媒介依赖的客观基础,同时,“网络人”和“手机人”的主体是受众,因此受众的心理因素是新媒介依赖的主观基础。通过“电视人”到“网络人”、“手机人”的变化发展,着重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依赖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女友又换手机了.有趣的是,她的手机每次更新换代,都是旧手机的升级版.周围人嘲笑她,这有个什么劲啊,完全没新鲜感.可她依然如故,原因是根本习惯不了别的手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信、微博、QQ、人人、陌陌等手机App社交软件的普遍应用,“人随网走”已经变为“网随人走”,移动互联网在深度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生活、交往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恋爱方式,大学生“网恋”已经进入“手机恋”时代.文章通过开放式问卷与封闭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研究并阐释了具有多媒体性、移动性、交互性、即时性、虚拟性等特征的智能手机以及其给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其中的五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应对手机技术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爱情危机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4,(4):39-39
微信朋友圈有各种各样的人天天在发表现状、发布言论。通过这些“状态”,可以一眼看出手机那端的那个人是怎样的性格和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