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6,(9):1-1,4-5
(一)《人才开发》杂志1986年10月创刊,今年正值20周年。本刊是在迎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为全国人才开发摇旗呐喊,鼓劲助威,和在我国人才学兴起的大好形势下创办起来的。20年来《人才开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大人才”观念,为全国人才开发服务,报道面宽广。凡涉及人才成长的自身条件、内在规律和人才开发的客观条件、环境因素;人才涌现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环顾全球;广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有关战略、政策;古今中外人物典型、人才问题方面的经验、教训、传统、论述,名人指点,学术箴言,众口群言,凡对当今人才开发有所启示、有所教益的报道,《人才开发》都欢迎,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作为人才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坚持"以用为本"既是实现人才发展的出发点,又是最终落脚点,同时也是对如何用好用活人才的现实解答。当前,要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为此,必须紧紧围绕"用"字下功夫,从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评价和人才流动五个方面把握"以用为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近3年来,我市认贯彻落实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作法和主要经验如下:一、完善政策措施,创建“人才兴市”的良好环境1、制定出台政策,促进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2004年12月,市委、市政府为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在招录人才  相似文献   

4.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干革命、搞建设靠的就是这种精神。”这是当代伟人的至理名言。《人才开发》的创刊和发展,也蕴含着这种精神。我想,值此纪念本刊创刊二十周年之际,我们该好好总结和汲取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从建设人才强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出发,  相似文献   

6.
何通 《人才开发》2010,(5):40-41
宿迁地处江苏北部,是发达省份的后发展区域。近年来,宿迂市始终坚持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更快发展,大力实施“百名领军人才集聚计划”,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300名,其中27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有力推动了全市七大支柱产业和一批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撑全市工业增速持续领先全省,财政收入顺利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加快区域突破的巨大动力源。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创新的唯一标准,学会辩证地分析、辩证地对待创新,防止形而上学,防止毫无根据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九州要览     
《人才开发》2006,(4):58-61
编者的话:今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聚首京城,共商国是。大家围绕“十一五”发展重大主题,建言献策、集思广益、议论风生,会议开得圆满成功。大会批准的“十一五”规划蓝图,举国欢腾,举世瞩目。本刊在本期《信息荟萃》板块内的“九州要览”和“环球扫描”两个栏目,以独家视角, 从人才开发角度,编发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温家宝总理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分,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刊载的代表和委员在“两会”议论的有关热点话题,国外报刊对“两会”的相关报道,集成“两会”人才开发报道专辑,让读者从“剪辑回放”中重温“两会”同期声。但愿此举能对“两会”的学习贯彻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新春寄语     
当新年的钟声响彻夜空之时,我们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2012年。求知若渴,谦虚若愚,永远保持聆听和学习的姿态,是成为人才的前提,也是本刊在面对我们读者和撰稿人时的姿态。一贯以来,感谢您将真知灼见托付本刊。2012年,步入26岁"花样年华"的《人才开发》,将继续传承浩瀚气象与人文情怀,坚守理想与追求,坚持"大人才观",始终做一个虚怀若谷的求知者、提问者,与您一同探索人才开发的前沿地带。  相似文献   

10.
人才要重用     
赵光辉 《人才瞭望》2016,(13):52-53
人才的使用,有利用、使用和重用.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是中央确立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如“大胆使用和吸引人才,坚持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在其时、用当尽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也就是重用.古今中外的很多事例都给予我们广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今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朱总理作的“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以及大会通过的《纲要》,“把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和“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作为重要内容提出,并强调指出这是“实现今后五年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人才问题,又一次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把开发人才资源提高到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的高度,把人才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体现了…  相似文献   

12.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2010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强调"坚持人才工作指导方针"时指出:"要坚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这是当前和今后对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着力点,成为加快人才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张伟炜 《人才瞭望》2014,(10):81-82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围绕“第一要务”抓好“第一资源”.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逐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有关政策。加快高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截至2013年年底.苏州已拥有各类人才总数195万名.其中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储备助推了苏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开展海外业务以来,一直注重于国际业务员工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工作.培训工作始终围绕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战略服务,坚持以管理创新推进国际化人才培训,坚持以发展需要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坚持以人才开发促进公司海外业务发展.基于此,分析其培训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各地纷纷开始了人才特区建设的探索。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设立人才特区,是区域人才工作的重大创新,对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区域人才开发、发挥人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个提问者     
《人才开发》成立于1985年8月,国内人才类杂志创办最早、存在至今、一组文字以资纪念,以为互勉。创刊已历25年,出版满300期了。是刊名不改的唯一一本杂志。特别刊出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5,(1):17-19
2004年12月4日,由河南省人事厅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人才资源开发》杂志社、博目(北京)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原首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郑州隆重召开。河南省人事厅副厅长高勇同志致开幕词。高勇同志介绍分析了河南省省情及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强调人才是中原崛起的第一要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和基础,没有人才,河南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建设、尊重人才的浓郁风气,营造识才、用才、爱才、聚才的氛围,营造鼓励个性、激励创新的氛围,把河南由人口大省转化为人才资源强省.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真正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交通运输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逐步迈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时期,加强交通运输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系统人才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张明 《人才开发》2005,(11):31-31
关于“如何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人才”的问题,很多学者都从各个方面作过较多研究,从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发表过各自的观点,也发表过较多的文章,本文就“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问题进行探讨。一、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国家振兴和发展的关键胡锦涛同志指出:“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就是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从胡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关于人才建设有三个层次,一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数以亿计;二是培养专门人才,应数以千万…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及人才汇集机制”。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人才聚则一个单位来说十分重要,对于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鉴于此,本期特编发一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资本运作事业兴。汇集人才,集聚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更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筑中原人才高地”的文章,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