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有"朱彭黄",赣东北苏区有"方邵黄".这"二黄"(黄公略、黄道)贡献殊多,却英年捐躯.黄道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黄道一生的思想和业绩,最大的亮点是一个"道"字.  相似文献   

2.
黄道,原名黄瑞章,别号一鸣,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生。黄道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和方志敏一道,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长期领导闽北苏区的斗争,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遇害于铅山河口。黄道同志被害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但他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工作时的功绩,仍为人们所怀念;研究他在抗战初期协助政府  相似文献   

3.
方方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解放战争时期华南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方方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从广东的实际出发,为开展广东人民游击战争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加强党的建议,发展和壮大党组织的力量,保证党对游击战争的领导;以及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业绩,从而展现他运用光的三大法宝,在领导广东人民游击战争,最后配合南下野战军解放广东和华南地区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闽浙赣边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创立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基本地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则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殖留下来的、基础最好最大的一块游击区,并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扩展、壮大,成为中共在东南国统区坚持和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由于这一地区地处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带和浙赣线中段,战略地位显要;本地区物产丰富、山高林密,回旋余地大,且群众基础好,具有开展革命斗争的良好条件。因此,在多次革命战争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都极为关注闽浙赣边区革命斗…  相似文献   

5.
黄道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新四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纪念他诞辰110周年之际,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黄道同志为什么能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通过对黄道同志早期经历和参加革命斗争的史料分析研究,有以下三点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陈瑜 《贵州社会科学》2005,1(2):154-156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战场,国共两党都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对于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问题,国共两党既有共识,又有认识差异。由于国共两党对敌后游击战争的认识差异,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抗战结果: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武装力量迅速扩大;而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益萎缩,游击部队日益减少,在敌后战场上逐渐失去其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陈毅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协助项英正确地判断形势,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并创造出一套游击战争经验,粉碎了敌人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保存了革命力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正> 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之为“方志敏式”的赣东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最重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它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同志在领导弋横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块根据地的创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一)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残酷的屠杀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在一九二七年十二月组织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弋横大暴动。随后,弋横武装暴动的胜利成果不断扩大,他们坚持深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发展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和基层苏维埃政权。一九二八年五月,弋阳召开第一次全县工农代表大会,建立了弋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抗战开始,确定我军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对于打击日寇,配合正面战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思想,是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智慧的财富,需要我们学习和研究。现在提出一点个人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正>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的重要军事著作之一。这篇著作针对当时颇为流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的错误论调,从当时我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际出发,在对抗日游击战争十个月经验总结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六个具体战略原则,并从各个不同侧面对之展开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虽均属军事理论的范畴,但毛泽东同志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始终贯穿着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都具有普遍的哲学方法论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前,遵义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件。它是在党内两种军事思想激烈斗争中诞生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点认识。《决议》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决议》最早地较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众所周知,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二八年春,红军在井冈山斗争中产生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初步形成红军的作战原则;一九二九年底,红四军第九次  相似文献   

12.
七七抗战爆发以后,在皖浙赣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经历了三年游击战争严峻考验的军民,为了适应党的战略任务的转变,在陈毅志同领导下,于瑶里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 三营发样地瑶里,座落在皖赣交界的江西一侧,是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之一。瑶里原属浮梁县,现在是景德镇市的一个公社。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是皖浙赣边区党和人民,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保存下来的革命种子。 一九三四年十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红十军奉命北上抗日,闽浙赣省委  相似文献   

13.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领导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八个省的红军游击队,创建粤赣边、闽赣边、闽西、闽南、闽东、闽北、闽中、浙南、赣东北、湘赣边、湘鄂赣边、湘南、鄂豫皖边、豫南桐柏山、广东琼崖十五块游击根据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一直到抗战爆发.闽中红军游击队、闽中游击根据地是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以王于洁为书记的闽中特委,在异常困难的环境中,紧紧依靠群众,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同敌  相似文献   

14.
积极防御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李声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中国战争全局的基本战略思想。积极防御作为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作为战略思想.毛泽东作了毕...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坚决反对脱离实际,抽象、空洞地来谈论马克思主义,提倡开展一场启蒙运动来抵制教条主义,倡导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有的放矢,强调理论创造,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他依据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主张明确革命的依靠力量,并详尽分析社会形势,树立中国革命必胜信念;根据中国革命特点,确立工农武装割据和游击战争思想,纠正党风,提倡科学的务实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其活的灵魂 ,就是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和根本内涵 ,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是毛泽东对唯物论辩证法的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东北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和深远意义.东北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响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终于响彻全国,迎来了全国抗战爆发的新局面.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实际上是全国抗战的第一步,也是全国抗战的有力准备.它赢得了祖国东北的光复,对东北人民革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以下简称《边区史》)从理论高度将抗战和解放战争两时期全国革命的普遍规律与闽浙赣边区地方特色的特殊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本质地、全面地、准确地反映边区斗争的原貌。《边区史》突出反映了边区党组织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闽浙赣边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精神。从三年游击战争向国共合作抗日过渡时,边区党组织所以能突破屡遭严重的军事清剿敏锐地觉察民族矛盾的激化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在谈判合作抗日和新四军北上后,对国民党保持应有的警惕,就是因为运用了毛泽东思想,科学分析了…  相似文献   

19.
洪骏 《快乐青春》2014,(5):9-10
1929年,贺龙率红军第二次驻扎在石门子良街上,计划在这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红军来到子良坪,子良区区政府和区团防的公职人员潜逃一空。贺龙打听到,区团防局长向鲁卿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能文能武,虽任伪职,但为人正直,从不与伪顽同流合污,便想吸收他加人红军,特地派人去接他。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为中心的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它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均有杰出的贡献。本文主要就毛泽东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一般说来,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个认识论命题,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但一切从实际出发中的“一切”,我们认为,应当包括人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有关论述和运用来看,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