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理股票期权的现状、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理股票期权的现状1 .国外经理股票期权的运用现状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股票期权的经理激励方式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据表明 ,全球 50 0位大工业企业中有 90 %已向其经营者和高级管理人员推出了股票期权的报酬激励计划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美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数量以每年大约七八百家的速度在稳步增加 1。 1 992— 1 998年 ,1 90 0家 ( all firms)上市公司及普尔指数 50 0家公司 ( S& P50 0 firms)的CEO报酬构成数据显示 ,美国企业 CEO所获得的薪酬组合中股票期权所占的比例在稳步上升并成…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经理股票期权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可以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试行持有股权的激励方式以后,包括很多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界和理论界近期都在热切地关注着经理股票期权问题。在此背景下,分析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研究国外成熟的做法,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工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引进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已有10多年,在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的制度与环境上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实际操作上必然与国外股票期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短期化行为 ,介绍了国外较为成功的激励方式——股票期权计划 ;并在阐述国企股票期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股票期权的法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企业,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在搞或准备搞“股权激励”,包括股票期权、认股权证、经营者持股、职工持股及虚拟期权等。但总体上讲,多数做法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制,而只是一种独特的、中国色彩的、以“持股”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办法。这些做法不仅与国际上通行的股票期权差距较大,而且有激励乏力、风险过高等缺陷。基于实践的需要,笔者从法学的角度,以民事权利的一般结构对股票期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有的学者提出了实行股票期权计划 ,但是 ,无论从国外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现状 ,还是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及独立董事本身的法律地位来看 ,独立董事实行股票期权计划都存在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实行独立董事股票期权计划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春凌 《天府新论》2004,(Z2):189-190
为了使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有的学者提出了实行股票期权计划,但是,无论从国外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现状,还是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及独立董事本身的法律地位来看,独立董事实行股票期权计划都存在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推进 ,股票期权制度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出现了大量的关于股票期权理论及其制度设计的研究成果 ,但实证分析其在我国实践效果的却比较少见。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 ,通过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比较 ,对股票期权的实践效应进行分析 ,并对造成股票期权激励无效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股票期权计划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其作用及发挥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股票期权计划的发展特点、相关税法和会计准则的演进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三点启示:第一,股票期权计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行之有效的薪酬方式和激励工具;第二,税法和相关会计准则是引导股票期权计划发展的重要动因;第三,股票期权计划所包含的各种工具必须被合理设计和组合,才能达到其长期激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不是上市公司,其股票或股份无法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交易和买卖,因此无法使用经理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常用的股权激励工具。为此,首先分析指出非上市公司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提出一些适合于非上市公司使用的股权激励工具。  相似文献   

11.
以会计收益为基础的报酬体系由于会导致管理者的短期经营行为而引入股票期权制度。本文试图通过对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和制度上存在的缺陷的探讨来分析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 ,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加强了对此的论证。股票期权的实行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 ,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讨论提出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聂丽洁 《河北学刊》2006,26(6):232-234
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受到股市有效性的很大影响,股市的弱式有效性削弱了期权的激励作用。本文引入业绩评价指标EVA(E-conomicValueAdded),将经理人的激励报酬和业绩贡献的变动联系在一起,提出用虚拟股票期权代替股票期权,并构建了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一些优势,认为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在我国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主要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是用来激励公司的经营者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一种有效形式。我国目前实行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武汉模式三种股票期权模式,应从加紧制订相关法律,扩大股票期权的激励范围和激励力度,完善股票期权的内容等方面对这三种股票期权模式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超产权论”是对“产权论”的继承和发展,运用“超产权论”的观点,从资本市场竞争、经理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竞争等三个角度去分析,运用股票期权计划机制来提高企业绩效,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从企业角度看,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经理市场的实质是企业经营者的竞争选聘机制;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既是对股票期权计划短期激励不足的补充,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努力程度。而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必要加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邓丽丽 《理论界》2007,(1):68-69
本文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时在法人治理结构、资本市场、经营者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股票来源等方面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上市公司可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股票期权的产生和特点看其实施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营者股票期权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 ,已在许多国家的上市公司得到成功实践和推广。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 (其中大多数是大型国企 )对经营者股票期权表现出浓厚兴趣。从股票期权的产生和特点看 ,它在上市公司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计划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取得了相当成熟的经验 ,对我国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阐明了股票期权计划的激励机制和原理 ,并结合我国的国情 ,分析了我国企业实行股票期权计划面临的主要困难 ,以及克服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制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环境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的理论基础是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经营者激励机制是代理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重点 .股票期权风靡西方国家证明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激励手段。在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票期权制关键是完善与之有关的环境建设 ,比如需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真正的经理人市场以及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的利弊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利弊的分析,指出股票期权在激励企业经营者、减少代理成本、吸引人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股票期权的设计、管理不善也会给公司价值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探索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时,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完善各项相关配套措施,积极创造实施股票期权所必需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目前呈现出逐步蔓延开来的国际性趋势。面对这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 ,中国的企业也不可避免的会逐步采用这种薪酬制度 ,但由于我国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 (无论是硬环境、软环境 )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而在我国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还有待于一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