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罗守贵  高汝熹 《管理世界》2005,(11):45-49,66
运用全国31个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采用下梯形法计算出了1978 ̄2003年26个年份的3种区域基尼系数,并将三者进行对比,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区域差异变动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区域差异度目前处于很高的水平,基于区域人均GDP的区域基尼系数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并且继续呈上升之势。就总体趋势而言,反映实际生活水平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区域差异的变动并不一致,尤其是1988 ̄1998年10年间的变动甚至呈相反之势。文章尝试分析了其中的变化原因,并从社会经济意义上揭示了区域公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29个省份1993~2004年的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进行测算、比较,利用各年截面数据对其与人均GDP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较高,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上;人力资本不平等性和人力资本水平具有很高的负相关性,各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逐渐下降,但人力资本不平等性状况在3大区域间的差距基本上没有改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强劲的负相关关系,且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变化将引起人均GDP更大幅度地变化,区域间人力资本不平等性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基于此,经济增长政策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人力资本存量,更要重视改善人力资本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尼系数进行产业分解的方法,依据浙江省2002-2012年各县域人均GDP数据,对浙江省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及其产业效应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是构成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导因素;县域经济差异呈现拉大趋势,产业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解模型的人均GDP地区间差异分析——从空间角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Meliciani对人均GDP的研究,将人均GDP的构成因素分解为劳动生产率、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4个指标,将中国31个省份各指标的横截面方差分解为3个地区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运用各省人口规模占全国人口规模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尽管3个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在缩小,就业率地区间差距也在缩小,但人均GDP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的地区间分布变化的异动是推进地区间人均GDP差异扩大的主要驱动力.针对劳动参与率与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就业率的不同步发展,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把地区间影响分解为相邻省份、同一地区内省份之间和不同地区省份之间的影响3个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参与率的省份问变动主要存在于跨地区的相邻省份间,而人均GDP则受同一地区内相邻省份的影响.地区间人均GDP差距之所以不断扩大,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甚至影响地区间劳动年龄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95~2009年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对我国东中西部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结论表明,各省市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存在明显差异,三大地区的区域之间差异大于区域内的差异,且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促进对外贸易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中西部GDP溢出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区域之间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本文在GDP溢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其它溢出,作为GDP溢出的基础。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我国东中西部GDP溢出明显,东部地区在知识溢出方面,西部地区在GDP溢出方面带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外向型经济也随之快速发展。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趋同核算模型,考察了地区差异、人均GDP增长率、人均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各地区财政支出等外向型经济因素对1993—2008年间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贡献,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我国各地区人均GD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将我国各地区的人均GDP情况划分为5种状态,然后根据我国2000~2008年的人均GDP的数据,建立了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我国各地区5年、10年、15年后人均GDP进行了科学地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经济收敛在我国不同部门间的异质性特征,并研究了产业结构对我国省际间经济收敛的影响。之前研究普遍发现人均GDP在省际间不存在绝对收敛。本文指出,这一总体性的结论忽略了不同产业在收敛性方面的巨大差异。我们发现,与人均GDP不同,我国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在省际间表现出稳健的绝对收敛特性。工业部门的收敛没有导致整体经济的收敛,原因有两个方面:(1)非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存在收敛。(2)各省份工业化程度不平衡。落后省份工业占比较小,导致工业生产率增长对整体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小。通过反事实分析我们发现,若缩小各省份之间工业占比的差距,省际间人均GDP即会出现明显的收敛。本文结论说明产业结构在解释我国地区经济收敛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优化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推进落后地区工业化进程有助于缩小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1998——2007年31个省份地区工业统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估计了这十年间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经分析发现,工业TFP以年均10.8%的速度增长,技术进步是TFP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次之,而规模效率对TFP区域变动结果来看,东中西部均呈现正的增长尽管有差异,中部最快,地区技术进步程度的差异是造成地区工业TFP差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1981年~2004年贫困发生率、基尼系数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指标,从时序雏度考察贫困人口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长期协整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基尼系数能够预测贫困发生率的变化,反之不能成立;误差修正模型显示,贫困发生率对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系数为正,对基尼系数的弹性系数为负.且前者大于后者.由此认为,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是促进贫困减少的影响因素,收入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减少,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积极效应大于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减少的消极效应.因此,在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时期,确保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努力缓解收入差距是贫困减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收敛性的协整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57-2006年人均实际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内和地带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从一个新视角研究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内部各省经济差距存在收敛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差距却不存在收敛趋势,但它们的经济增长在长期都受到三个共同冲击的影响;我国三大经济带之间以及经济带两两之间的经济差距不存在收敛趋势,但三大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到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传统FAGM(1,1)模型建模过程中存在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Simpson公式改进的FAGM(1,1)模型。首先,基于分数阶累加生成算子和分数阶累减生成算子建立分数阶FAGM(1,1)模型。其次,利用Simpson积分公式对FAGM(1,1)模型的背景值进行改进,建立SFAGM(1,1)模型。进一步,应用遗传算法确定SFAGM(1,1)模型的最优阶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以中国人均GDP为例,对比分析GM(1,1)模型、Simpson改进的GM(1,1)模型(SGM(1,1))、FAGM(1,1)模型、SFAGM(1,1)模型的模拟结果,并对"十三五"时期的人均GDP进行预测,其结果表明SFAGM(1,1)模型比GM(1,1)、SGM(1,1)、FAGM(1,1)在人均GDP的预测方面有更高的精度,"十三五"期间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64%,到2020年达到83146.97元,是2010年人均GDP的2.69倍,以2010年的人均GDP为基准,到2020年将能够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期研究:1954 ̄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发,提出了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理论框架:基于劳动力转移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1954 ̄1975年、1976 ̄2004年两个时间段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事实,并进行了计量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尽管自1954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就表现出显著的共同周期现象,但是,1976年以后的周期与以往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劳动力转移、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三者的相互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经济机制,经济周期因而表现为高度同步的GDP周期、投资周期和劳动力转移周期。这种现象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将稳定投资、加快体制改革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Accompanying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re have been provincial dispariti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provincial GDP per capita disparity between 1952 and 1998. First, an examination of some basic indicators of disparity is carried out, and a test for unconditional convergence i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dispersion features. Then, a more comprehensive regression analysis, allowing insights into the evidence of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and highlighting the main determinants of growth in two main periods of the recent history of China (i.e., prereform and postreform) is presented. Finally, a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7.
选取1960-2009年间9国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及改进的算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间的关系。实证结果不仅支持了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之间倒U型关系的存在,而且表明在一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连续平滑转换机制,机制转换效应使经济变量以阈值为界从一个机制转为另一个机制;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阶段,当人均GDP达13208.48美元时,能源强度的拐点或将出现,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或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回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运用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公共资本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响应关系,并对东、西部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效应大大好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政府财力给定的情况下,旨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财政政策须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9.
我国FDI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究的问题,FDI与GDP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已是普遍的结论。然而,本质上FDI与GDP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略去非线性关系,用线性模型还不能深刻揭示FDI对GDP增长的作用。本文应用韩得瑞(Hendry)倡导的“一般到特殊”方法建立了我国GDP—FDI非线性动力系统(CG-FNLDS)模型,其表明,我国GDP与FDI是相互推动的,但由于FDI内部发生阻塞现象,FDI具有增长极限。CG-FNLDS相图中具有一个稳定的结点吸引子,FDI最优规模为1116亿美元,最优的FDI/GDP值为2.95%,因而,目前进入我国的FDI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难以超过GDP速度增长,CG-FNLDS向结点运动过程正是其自我调节过程。进一步对CG-FNLDS进行最优控制时,可以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但从长远上我国还是要趁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我国GDP自主增长后劲。  相似文献   

20.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根据效率原则配置土地资源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了土地资源空间效率配置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通过计算省级区域建设用地和耕地产出效益,结果表明,我国的土地利用效益存在明显的区域梯度差距;在产出效益的基础上计算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在建设用地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大部分中部地区则在农地利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文章应用C-D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不同区域1989~2001年农地非农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中部地区的1.24倍,西部地区的1.39倍。文章据此对我国当前的土地利用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耕地保护政策中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的分解方法没有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禀赋,没有发挥土地利用的空间比较优势原则,并提出了基于空间效率差异的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