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德君 《决策》2010,(1):12-12
人类21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走过。人类的进步就是在一个个十年、在一天天日出月落的交替中,积累和完成的。 政府管理有悠久的历史,但本质上,公共管理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命题。它是“现代性”的一个标识。至少它从形式上表明,一个社会是由“公众”参与管理的。20世纪公共管理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由管制到管理、再由管理到治理的过程。而21世纪“政府再造运动”、“政府企业化”、“政府绩效评估”等业项的兴起,表明在新的历史时空中,公共管理又面临着新的革故鼎新的议程。  相似文献   

2.
秦德君 《决策》2004,(11):55-56
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公共事务,出现了公共权力以后。就有了一个公共权威“公共形象”的问题,但只是到了“现代性”的背景下,这种“公共形象”才具有了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意义,才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理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一次重大的飞跃与深化。 一、我们讲“和谐社会”或“社会和谐”中的“社会”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认识和把握。 从狭义上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者分别是互相并列的四大领域或四个方面。比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又如,在社会科学中,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就是从狭义上讲,有学者称之为“小社会”。而广义的“社会”,是从总体上讲的,比如讲“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学者称为“大社会”;  相似文献   

4.
石恢 《经营管理者》2011,(7):112-112
我们“进步”太快,指的就是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历史进程,在全球化时代对亚洲国家的迅速改变。朱德庸说,我看到亚洲国家的人们,先被贫穷毁坏了一次,然后再被富裕毁坏另一次  相似文献   

5.
吏胥之害     
王学泰 《领导文萃》2010,(11):83-86
吏是“庶人之在官者” 古代社会能够担任官员的都是士大夫。先秦是贵族社会,天子、诸侯、大夫、士从身份上说是贵族;从职务上说,他们都是不同层级的社会管理人员,或说是官。他们世代相承,血缘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09,(23):42-45
“它与你在中国见到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经济学家谢国忠说,“它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奇迹”。这里的“它”指的是谢国忠为之撰写专栏的《财经》,随着2009年10月传出人事动荡新闻,《财经》成为海内外媒体报道热点,相关搜索达到百万。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生产资料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没有任何区别,“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因此,个人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者“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  相似文献   

8.
“木桶原理”或“木桶效应”,说的是一个木桶无论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个“原理”被认为是管理学的一个“著名原理”,或者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么一个“著名原理”或“重要原理”,据说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这个原理说明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若仅仅将其作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原理”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当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9.
任龙 《秘书之友》2009,(5):11-12
人际交谈的第一目的就是获取信息,从而达到对他人的认知,为进一步交往与沟通提供参考系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提问是人们获取信息最直接又最重要的手段。从广义上说,在任何公共场合,提问语言都是人们彼此交流信息的先导。医生看病,讲究的是“问、闻、望、切”;记者采访,公关人员搞社会调查,最要紧的就是“问得妙”;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公安人员提审犯人,“审问”是获取罪证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颖惠 《经营管理者》2013,(28):244-244
经济法的现代性是经济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对现代性的概念分析入手,从经济法产生的历史条件、伦理基础、具体价值追求、权利义务配置模式、实施方法、法律责任设定等方面对经济法的现代性进行了分析,从而反驳了"经济法是后现代法的"的理论观点,进而对经济法现代性的合法性危机进行了反思,期望从后现代性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中有所借鉴,以促进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去年爆发SARS病,今年又来禽流感。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左右“危机”,能做的,只是“防范”与“应对”。有“鸡王”之称的福建圣农,在这方面的做法,确实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艺术同样需要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人的本质体现 ,而因循守旧是人性的迷途 ,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生活惯了 ,在书案上临摹成性 ,就怕到阳光下晒太阳 ,更怕到海滨去写生。即便说年青美术家的作品有“颓废”、“性觉醒”、“个人主义”、“为艺术而艺术” ,无非是“个体意识”的反映 ,其实在社会上那一处不是个体意识的释放 ,一个人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社会实质就是个体意识的混合物。存在就有反映的价值。而任何个体意识都毫不例外地属于“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说:“中国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我认为,这里的“人”既包括了领导客体又包括领导主体。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领导者提高“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4.
任何单位、组织、企业、实体之“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主要领导人尤其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对“圆”的驾驭艺术。从微观上看,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圆”的运动。但是,欲使领导者之“圆”的运动卓有成效,从而带动本单位之“圆”过几年上一个大台阶,来一个大变样,则需要领导者对本身之“圆”的高超的驾驭艺术。  相似文献   

15.
时硕 《管理与财富》2008,(11):11-11
一.产生背景 任何一种经济政策或经济主张的施行无论其来源还是其目的必然都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桑弘羊生活在一个多种矛盾交织的时代。西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府库空虚,为了稳定统治缓和财政状况,汉初统治者主张“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推行与民休息、轻摇薄赋的治国之策。  相似文献   

16.
说一个人有没有器量,即是说一个人是否具备宽容的品德。一个器量狭窄、没有宽容精神的人,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不受欢迎的。中国古人就宽容精神,说过很多至理名言: “君子有容,其德乃大。”“太山不让土壤,则能成其大;河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是一个危机多发的世界。从美国“9.11”事件到“卡特里那”飓风,从巴黎郊区骚乱到西班牙连环大爆炸等一系列危机事件表明,现代社会虽越来越发达,但却十分脆弱,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安全的,各种公共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公共危机管理是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合法与正义之间——关于两种民主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思想界爆发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战,正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重视。这场论战表明了:持续了二十多年的中国改革和开放,在如何继续,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样的大问题上,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这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所论及的领域和问题非常广泛和复杂,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而且在现代性的整体反思和更宽广的全球背景上展开讨论。作为一篇论文,要想对之进行全面的回应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在政治领域的分歧,从双方在论战中提出的问题出发,…  相似文献   

19.
林楚 《秘书之友》2011,(9):43-45
看到题目,你会说,毛泽东英雄一世,论及一个“怕”,谈何容易?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毛泽东有三“怕”。  相似文献   

20.
郑敏 《经营管理者》1996,(11):25-25
<正> “问题管理是一种行动型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或萌芽的各种问题(立法的、规章制度的、政治的或社会的)。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策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问题管理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促成有利于该组织的公共政策。”——海恩思沃斯 一、确定问题 “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难题。“问题”也是一种已经出现的事态动向。美国人把“问题”界定为一个组织内部或外部的条件或压力。如果这种条件或压力持续下去就会对这个组织的运作及其将来的利益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形象策略 问题管理的一个方面是属于公共关系范畴的问题,那就是形象的格调问题,在任何时候一个组织总会要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