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瞭望》2010,(7):39-39
六朝古都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涌现出一批批政绩卓著、深受爱戴的清官。《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一书汇集了134位任职南京和南京籍的清官、廉吏、能臣的勤廉故事,集中展现了他们“清、慎、明、勤、能”的精神,以及共有的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2.
徐传德 《金陵瞭望》2007,(11):13-15
2005年,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像美国波士顿那样的“学习的城市”、“教育的城市”。此后,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论证,确立了把南京建成“全国教育名城”的目标。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还特别指出,“教育名城”的主要内涵就是“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为深入挖掘南京历史教育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南京教育历史的特色。今年,南京历史上第一部《南京教育史》终于诞生。  相似文献   

3.
潘雪江  周茜  宋盈 《金陵瞭望》2008,(16):19-20
百余年前.高大厚重的老厂房推动了南京的工业文明,百余年后,充斥着历史与记忆的老厂区梅开二度.在创意产业这个被称为是“2.5产业”的领域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艺术作为记忆的一种形式,是人、地方与时间的联结之物。“地方”“记忆”与“艺术”具有层层关联及丰富的意义,“地方”是人与自然地点建立意义的精神空间与交往场所,是人类经验与有意义的“场所”。人类的记忆、想象与认同需要具体场所,而记忆、想象与认同则又重塑地方的“场所精神”。地方艺术连接着人对于地方的往昔历史经验,是人重返地方的记忆之物。地方艺术携带着个人、社会及国家的集体记忆,并帮助我们重建人的身份认同与民族认同。在世界民族处于一种松散结构的后民族时代,地方性知识与地方艺术对于身份认同具有重建意义。人通过地方艺术的可见形式,回到不可见的往昔历史经验。人通过充盈着地方场所精神的社会记忆,从而获得故土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地方艺术回到精神所栖息的故乡。  相似文献   

5.
《奇鸟行状录》是村上春树首次直面历史记忆的长篇小说,作家在历史记忆构建的过程中,运用隐喻的手法不动声色地将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集合起来。“拧发条鸟”象征了历史记忆的回溯,“猫”暗示了个体记忆缺失与记忆复位的过程,“井底之水”的隐喻表现了记忆的失而复得,“痣”隐喻了记忆的代际间传递与疗愈。作者通过隐喻唤醒了尘封的记忆,展现了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6.
陆祖欣 《金陵瞭望》2007,(11):37-38
第一次集中拿出10个区管职位包括正职职位公开选拔,第一次面向六合区、沿江工业开发区和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三区”范围内实行联动公选,第一次实行全程网上公示……2007年3月中旬起的公开选拔,开创了六合区历史上多个“第一”。发现一批适应攻坚克难、跨江发展的各类人才,激励一批善谋发展、勇于开拓的区管干部,储备一批年轻有为、具有潜力的后备干部,是六合区在策应跨江发展、广纳贤才上的一大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金秋9月.南京进入到与会展的“热恋”季节.这不是一般的“会展热”.因为几乎场场都是重量级的展会活动。见诸报端的不仅有“高层论坛”、“高峰会”、“洽谈会”、“国际性”这些名词.“C+3I”软件产业合作高峰会、中国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会、紫金山峰会、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国际文化创意峰会、南京市长圆桌咨询会议等一批新鲜出炉的热门活动.更让人感受到科.技与创新产业前沿的脉动,也为南京城带来一场场思想盛宴。为南京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11,(3):4-4
刚刚过去的2010年,在南京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南京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起跑平台,为“十一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年,我们成功申办了2014年青奥会,为南京加快“三个发展”赢得了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8,(11):16-17
从文学巨匠,到物理先驱,从外交大师到经济权威,近百年来,南京中小学校园“人才济济”,几乎每一所稍有历史的学校,都能寻找到一两位著名人物的足迹。这种现象,即使放眼全国也不多见。而这些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也都把南京校园的这段记忆,看做他们辉煌人生的重要站点。那么,究竞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独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陆常青 《金陵瞭望》2009,(25):12-15
南京,六朝古都,它见证着历史的传承,也被寄予厚望。6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南京发展.多次到南京视察指导工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藏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爱尔兰移民小说中的每一部作品叙述的是单个移民的鲜活的个体记忆,然而,当单个移民被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并经作品出版、流传后被有相同历史背景的读者广泛阅读,使读者产生社会群体认同的时候,这一批文学作品就成了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了承载集体记忆的“记忆场”.当作为集体记忆的历史以类似于口述历史的方式被写入文学作品时,在新历史主义把史学视为诗学,历史的客观性受到挑战的语境下,或许在文学中还能找到被凝固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真实.跟人口普查历史资料和博物馆一样,以爱尔兰移民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作为“记忆场”成为了这段历史的另一种物质化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曾是民国首都的南京,是海峡两岸有关国族记忆的共同还原点,更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深重灾难的象征。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民国南京影像,可分为辛亥革命、抗战及国共内战等历史视阈中的民国首府南京、"南京大屠杀"历史背景下的"人间地狱"南京,以及淡化历史背景、追忆民国风情的"怀旧"式南京。在这些影像中,宏大的民国城市景观带过了具体的市民生活,风物展示的本土民俗性掩盖了民国都市的现代性,基于民国风韵的怀旧式想象遮蔽了城市影像的民族主体性。究其原因,在民国南京的"记忆治理"机制中,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宏大历史叙事和追求历史细节真实的"国难叙事",限制了民国南京影像的表现空间和其得以承载的话语蕴藉,使得南京城市影像在银幕中逐渐丧失了主体性和表现性。  相似文献   

13.
薛冰 《金陵瞭望》2007,(12):64-64
“清凉山文化”,与南京文化的历史一样悠久。换个角度说,南京文化最初的内涵,应该就是“清凉山文化”。  相似文献   

14.
《金陵瞭望》2007,(1):26-26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了解南京、热爱南京、建设南京的热情.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我爱南京”主题文化活动。以第十一届读书节为载体开展“读南京”活动。组织开展了11项系列活动。以“万人看南京”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看南京”活动,组织参观《龙蟠虎踞——南京历史文化陈列》和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龙腾虎跃——南京市“十五”发展成就展》等。以群众性歌咏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唱南京”活动.组织开展“南京优秀歌曲大家唱”,区、街道、社区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全市还举办了“我爱你·南京”大型群众演唱会。系列活动历时半年多.参与人数达百万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15.
培育南京文化产业新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劲松 《金陵瞭望》2006,(17):12-13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现代科教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必须确立文化产业新的生长点,发挥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培育自身产业特色和品牌.进一步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整合文化产业链为基础.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唤醒文化记忆.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培育具有南京特色的“艺坊”品牌.是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新的生长点.实现文化经济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空间、身份、历史等三方面剖析了2006年曼·布克奖获奖小说《失落的传承》,认为小说塑造了强势文化入侵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占主导的两类殖民空间;反映了后殖民时期印度人民在空间异位下的身份失衡以及作者自身的身份失衡;揭示了历史的“宏大叙述”因为个体记忆而透露出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弘扬了印度民族的传统和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7.
张宗 《金陵瞭望》2006,(18):81-82
将记忆时钟的指针转回2005年。是年1月31日,江苏省会议中心大礼堂座无虚席,一场激动人心、不同寻常的党课正在进行。市委书记罗志军首次提出和谐南京建设的“四大目标”、“三大原则”,让与会党员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8.
翻看《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一书,历史的印迹再次重现:有“刚严守法、仁厚爱民”的包拯,有“为官模范、何如刚峰”的海瑞,有“心念黎民、功在国家”的林则徐.有“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134位任职南京和南京籍的清官、好官、廉吏、直臣、能臣,用他们的高风亮节、公正廉明,共同诠释了“清、慎、明、勤、能”的为官、为人高贵品质.他们的显赫政绩、清廉操守为我辈所缅怀、所敬仰。  相似文献   

19.
李沅  蔡轶  管秋惠 《金陵瞭望》2008,(21):80-82
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批作为这个城市标志的城市名片,而城市也将因这些名片让人们更加向往和记忆深刻,那么南京的城市名片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20.
“历史记忆”之延续构成晚清思想演进重要的象征,并明显受两个因素的主导,一是由“反满”所催生的恢复汉族的记忆;一是西方因素开启的关乎中国历史的记忆。“策问”作为参与国家考试时的答卷,无论是设“问”者还是应“策”者,大致都恪守于官方意识形态,分析“策问”中的“历史”,可以了解这些历史文本是如何想象“中史”与“西史”、接榫“历史”与“现实”的。由此,“历史记忆”在晚清中国如何延续,也通过具体的文本“呈现”出来。同时,由于“中史”与“西史”并非单纯时间意义上的“过去”,中西历史“会通”所催生的“历史记忆”的延续,也并不单纯,实际与立足于“反满”立场对历史的重塑,适成对照。由此,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多向度,也随之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