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温生大历七(772)年,卒于元和六(811)年。其先祖或“高尚不仕”,祖父延之以下,历仕肃、代各朝。父渭官至礼侍,三典贡举,惠益士林。温官终道州刺史。有弟恭、俭、让,均俊才。  相似文献   

2.
刘一止是南宋初有影响的作家,诗词文皆有成就,为时人所推崇。刘姓为吴兴大姓,源远流长。一止伯祖刘述直道清节,司马光、苏轼称之,吴兴之刘闻名天下。一止、其弟宁止以及其侄岑又将刘姓发扬光大。本文叙一止六世祖至儿孙两世,共九世源流。  相似文献   

3.
傅玄始祖为殷商傅说。其远祖为西汉名将傅介子,因刺杀末代楼兰王而封侯,东汉傅育亦可能是其先祖。其祖父为汉末傅燮,北地灵州人,以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知名,为汉阳太守,战死。其父傅干,曾为曹操参军,扶风太守。对傅玄上述先祖的事迹、可查考的世系进行了考证,并对傅玄本人的历任官职、经历、著作概况及其为人特征进行了考述,重点对其掌谏职期间的重要奏疏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4.
宁调元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宣传家、文学家和诗人,但长期以来,由于史料匮乏,史学界对于宁调元家世源流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楚攸甯氏六修族谱》等史料,解开宁调元家世源流的谜团,其对全面、深入、精准研究宁调元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觏家世考     
文章以李觏的家世为视点,通过对资溪、南城、黎川李氏家谱的分析和典籍、地方志有关记述的比照参证,说明资溪“雾农”谱具有较多的真实性,进而结论:李觏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南唐李景之裔。资溪长山是李觏的祖居地;南城麻源及建昌军郡所在地是李觏一生生活和学术活动的主要地方;黎川是李觏的寓居之所。李觏有子有孙。  相似文献   

6.
史学界对吴佩孚家世、家族有关问题的研究,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本文依据新近发现的《登州吴氏族谱》,参照有关档案史料、地方史志等,纠正了长期以来关于吴佩孚家庭成员姓氏、生卒等问题的错讹,阐述其家世及家族成员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庄盘珠为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女诗人、女词人,文章通过勾稽有关方志、族谱、文集等资料,对其家世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8.
在中唐诗坛上 ,吕温的诗歌紧密联系现实人生 ,同情下层百姓疾苦 ,歌颂人民的爱国赤诚 ,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 ,抒发贤士遭压抑、志难酬的悲愤 ,题材广泛 ,主题鲜明 ,极具时代特色。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精神 ,深刻的历史省思、悲怆的情感抒发。吕温的诗歌创作 ,直接为后起的元白新乐府运动导夫先路。  相似文献   

9.
赵良栋是清初宁夏籍名将,他曾先后参与平定宁夏兵变及"三藩"叛乱等事件,还先后亲率兵丁进取汉中、平定四川、恢复云南,为清初政局稳定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赵良栋家族是名副其实的军功家族,其影响不仅仅是在宁夏,在西北以及整个清代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以唐宋史传所载、诗话笔记、别集总集及有关资料 ,仿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体例 ,首次对南唐士人科举及第及知贡举情况 ,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 ,它可说是对《登科记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胡祗遹,磁州武安人,元初著名能臣、文士,祖籍威州。祖父胡景崧,伯父胡德珪,俱进士第。父胡琏,妻王氏,有四子、二女。四子分别为胡持、胡蕴、胡扬、胡宏。孙辈不详。  相似文献   

12.
李渔《复沈泽民太亲翁》一札于康熙元年左右写于金陵,沈心友并非如信中所云"无父失教",其父为沈李龙。徐旭旦称沈正春与沈心友为父子关系是刻意篡改。依据《萧山长巷沈氏续修宗谱》等资料,可考知沈心友既出生于书香之家,又是将门子弟。沈心友于顺治十七年庚子入赘李家,这可能是李淑昭第二次招赘沈家子弟。至此,《芥子园画传》的策划人和主要编刊者沈心友的家世基本揭示。  相似文献   

13.
蔡和森系湘乡永丰蔡林氏第九代。据考证,蔡和森先祖分别为自福建迁湘的蔡姓旧祖和林姓复祖。“蔡林” 双姓源于先祖对蔡家养育之恩以及林家生育之恩的难以偏废。蔡林氏在永丰一地为望族,其先祖开店经商,以诚信闻名遐迩,且与当地名流朱尧阶、朱静斋及曾国藩家族成员多有交集。  相似文献   

14.
朱子学在江西的流传发展并不均衡,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地域性,南康是其中心地带。都昌县与军治星子隔鄱湖相望,理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以朱门四友最为著名。冯氏家族深受朱子学的启迪与熏陶,同时也为阐释和传播朱子学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师承之外,冯去非的家学渊源和交游互动是其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冯去非亲传其父冯椅,以朱熹为宗,兄弟四人相互激励,各有建树;仕宦、诗文、释道等交游圈熏陶了冯去非的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等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郑颢生于望族,其祖父官至宰相,在当时有较大影响。其父亲也是高官,但缺乏行政才能。郑颢生于817年,卒于860年,享年44岁,相关记载甚少。郑颢不愿意做驸马,对做媒的白敏中恨之入骨。做驸马那年,郑颢32岁,公主只有15岁,他可能是二婚。  相似文献   

16.
清代马曰琯、马曰璐兄弟的文化活动,是乾隆时期文坛的重要现象,而学术界对马氏兄弟的研究尚不深入。考证马曰璐生卒年及其后人的承嗣,明确小玲珑山馆的建造者归属、建造地点、时间,辨析后世流传的玲珑石故事的真伪,乃是深入研究“二马”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李白与汉族儒家文化的关系,别有隐衷含混不清的家世,至少通晓一门“外语”的原因以及具有西域人种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证,并对“龙功之讹”的逻辑联系作了辨析。肯定了“非蜀中说”完全可信,得出了李白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本非汉人,亦非边疆民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对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戏曲家吴恒宣的家世提出不同见解,认为邓长风先生《明清戏曲家考略》对其家世的考证值得商榷。通过对吴恒宣的《关中阡表》及《云台山志》、《朐海诗存》、《海州直隶州志》等史料解析,认为吴恒宣的父亲由于考试而入籍淮安府山阳县,由于这一层缘故吴恒宣称自己的籍贯是淮阴,而事实上其家自歙县迁朐后一直居住在海州经营盐业;吴恒宣父亲的原配、继室皆程氏,吴恒宣当为其父原配所生;吴恒宣与吴用晦应为堂兄弟,并非同父异母关系。  相似文献   

19.
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所辑《耳顺同音集》,汇集其六十寿辰时亲友祝寿之作,是了解其生平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研读《耳顺同音集》文字,可以确定杜学瀛实际出生于咸丰七年(1857),实年小官年四岁。以杜学瀛之子杜福垣《朱卷履历》为依据,厘清杜学瀛的家世背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两序一碑”以及近世李白研究成果中不实之处的重新检核,否定了上述史料的权威性。并从不同的视角对李白与汉族儒家文化的关系,别有隐衷含混不清的家世,至少通晓一门“外语”以及具有西域人种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证,肯定了“非蜀中说”完全可信,得出了李白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本非汉人、亦非边疆民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