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江苏省医药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影响江苏医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因素,融入高管人员综合考评因素,构建新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6家医药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医药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排名并得出结论,以期为医药行业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萌 《经营管理者》2013,(32):176-176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吸引和联结着融资者、投资者和管理者,股票投资己成为企业与个人的投资热点。如何从不同角度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是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运作,价值投资理念必将成为市场的投资理念主流。本文从市场中常用的指标入手,根据国内上市公司目前财务特点从新的角度选取指标,建立更能体现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定量模型,并结合技术面因素分析进行投资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沪深58家采矿业上市公司为例,选择13个财务能力的指标,结合2013年的排名,对比分析深入研究各个公司投资比值情况,获得有机集合实践和理论投资价值的结果,为投资者研究企业情况提供投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且大多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这就为投资者投资行为非效率提供了优良的土壤.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产生原因及其存在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罗付岩 《管理评论》2015,(3):174-184
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期限与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信息关系视角,分析不同投资期限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使用Gaspar等指标,把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和短期机构投资者,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3-201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期限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预期一致,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能体现其公司治理效应,即与盈余管理及正向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短期机构投资者比例越高,越能体现其投资的短视行为,即与盈余管理及正向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长期机构投资占优和短期机构投资占优分别体现其公司治理效应和信息交易效应,说明只有长期机构投资者才能参与公司治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提高长线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建立长线机构投资者的激励机制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张旭辉  叶勇  李明 《管理学报》2012,9(10):1449-1456
以我国201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次大股东的视角研究了次大股东对公司过度投资的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绝对控股股权结构下,次大股东不能对控股股东的投资行为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当次大股东为机构投资者时,不能减缓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将负债分为高低2组,在高负债率组中,次大股东不能减缓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在低负债率组中,次大股东能促进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由此,我国上市公司的次大股东不能减缓公司的过度投资,其治理作用未能发挥。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上市公司投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根据行为金融理论和风险定价理论提出对照假设,应用排序组合法和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投资水平高(低)的上市公司后期股票收益低(高)于前期;投资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动态变化,高投资公司前期的股票收益高于低投资公司,后期则相反,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投资过度反应;投资扩张后,股票收益不一定下降,而且控制投资因素后股票收益与盈利、账面市值比、贝塔没有显著正相关,结果不支持风险定价理论。投资效应的原因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为此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表明中国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投资效应,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资本市场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要求,这为加强金融监管和投资者教育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投资时限对项目期权价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明  王国华 《管理科学》2006,9(5):82-87
针对一般实物期权研究中,项目投资无限期假设的不足,研究实际中对投资时间有限期要求项目的投资期权评价问题.文章以我国房地产投资政策为背景,建立模型,研究给出了对投资机会限定在时间T内有效、投资者在其中具有投资管理柔性的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价.用数值分析方法讨论了投资时限对投资机会价值和对投资者最优决策的影响,给出了投资者在等待以降低投资风险和尽快投资以避免机会失效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9.
个体投资者股市风险认知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从南方证券有限公司所属的70多家营业部抽取了1840名股票个体投资者,进行了有关投资风险认知特征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个体投资者存在着风险事件认知普遍偏低的情况,在追高风险和过度投机风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而股龄较长、资金拥有量较大的个体投资者对追高和过度投机的风险认知更为偏低.有关投资行为预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对投资绩效(含股市满意度和再投资行为)有较显著的正效应,政策信息、信息不对称性、上市公司信息发布对投资者风险认知有显著的正效应,上市公司回报和再分配对风险认知存在负效应影响.为此,提出了在市场监管和舆论宣传中对于个体投资者进行教育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韩燕  崔鑫  郭艳 《管理科学》2015,28(4):120-131
股票投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的投资活动,但对这种投资活动的动机缺少研究。基于2007年至2013年中国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的证券投资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t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从上市公司股票投资的概率、投资规模、盈亏状况、持股周期4个方面检验上市公司进行股票投资的跟风投资、现金管理和平滑利润3种动机。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回报率与上市公司进行股票投资的概率负相关,否定了跟风投资动机;现金流入较多、利润波动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概率更高,投资规模也更大,支持现金管理和平滑利润动机;只有约7%的上市公司能够通过股票投资实现总利润扭亏为盈,说明上市公司虽然通过股票投资平滑了利润,但没有操纵利润;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股票中50%~80%的股票持股周期短于1个季度,持股周期越短的股票投资业绩越好,反映了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期限较短,符合现金管理动机。研究结果支持现金管理和平滑利润动机,否定跟风投资动机。研究结论对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活动以及监管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投资新机遇     
经济全球化,引发新投资革命市场蛋糕诱人,投资者蠢蠢欲动把握商机,如何越过投资“门槛”面对空白,理性投资者需要怎样规避“陷阱”  相似文献   

12.
股票上市公司公布的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对于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投资者在投资以前,需要通过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资料来进行投资目标的选择判断;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后,也需要通过企业的会计资料来了解其财务、经营状况,以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投资者还可以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股票买卖,来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进行调整,以求投资利润尽可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未有效抑制市场波动,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探究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羊群倾向究竟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本文使用2006年至2016年Wind数据库中年均950家所有可验证的机构数据以及某券商年均40万条个人交易数据,运用LSV模型对投资者羊群行为进行检验,并比较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差异。在结合投资者发展结构和十年间的市场波动特征后研究发现,无论是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券商、社保基金还是QFⅡ等机构投资者,均具有比个人投资者更显著的羊群效应,个人投资者中仅"大户"在部分年间显示出一定的羊群倾向。研究还创新性地发现了公募基金羊群倾向的季度波动效应,表现为一、三季度和二、四季度的明显差异,且振幅逐年加剧;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则趋于成熟缓和。  相似文献   

14.
章生 《领导广角》2003,(4):50-51
接连不断出现在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使得市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财富陷阱,对中小股民的投资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危害。近几年,证监会因此而受到了不少来自市场的批评,许多投资者问:证监会这个以市场监管为本职的行政管理机构干什么去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新投资机会存在假设,构建两期投资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模型,剖析新投资机会、现金流权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产生的背景,以2000-2008年间沪深两市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新投资机会与控制权私利显著负相关,新投资机会对于抑制控制权私利具有重要作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显著不相关,再次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低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 股票上市公司公布的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对于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投资者在投资以前,需要通过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资料来进行投资目标的选择判断;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后,也需要通过企业的会计资料来了解其财务、经营状况,以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投资者还可以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股票买卖,来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进行调整,以求投资利润尽可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以金融契约理论为基础,从控制权视角考察了企业"核心控制权"、"一般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交互关系及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效应,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管理者利用控制权地位攫取私利是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主要诱因,随着管理者控制权强度增加,过度投资水平明显上升;(2)投资者拥有的核心控制权能够对管理者一般控制权行使产生有效约束,相比较于股权分散、负债较少的企业,股权集中、负债较多企业投资者拥有的核心控制权更集中、干预动机更强,因而企业过度投资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因子分析: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分析的一种新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市公司的综合业绩是投资者据以进行投资判断的基本标准。随着企业投资价值被广大投资者所认可,投资者要求综合评估上市企业的绩效。因子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借助因子分析方法,不仅可以考察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影响其业绩的主要因素。而且可以得到桌一类上市企业的综合排名,对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山东省上市公司综合业绩的因子分析为例,建立了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分析的因子分析模型,并依据2003年的数据得出公司综合业绩排名的次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了投资者保护问题。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上市公司信息的主要需求者。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投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根本目标,但在实践中我国投资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从投资者保护角度来看,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监管效率较低,使得投资者利益经常受到侵害,投资者保护在我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信息披露成为了广大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程度的一个核心因素。在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低下,上市公司内部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市场信息无法有效内生供给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对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证券市场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3-2009年有机构持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不同的企业产权,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股改前、股改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首先讨论了以基金为代表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基金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基金持股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而QFII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没有影响。然后,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产权性质对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产权性质和股改过程这两个因素对以基金为首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在提高公司绩效方面有不利影响,而对还未介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QFII的投资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