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敏而好学     
孔子语录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星星诠释孔子说: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才是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最早的一名行政教育家。在行政教育方面,孔子主要论述了行政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行政文化内容与塑造途径、行政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等问题。孔子的行政教育思想的表达形式主要是语录体,还缺乏现代学术的完美形式。不过,他提出和论述了行政教育学中的许多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中国行政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话语,相关成果可以作为中国行政教育学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孔子的生平及语录《论语》为素材 ,对他的文学和艺术思想作一概括性的整理 ,探讨“诗”、“乐”、“文”、“舞”等文学艺术在孔子思想中的从属地位和工具作用 ,并将其纳入教学体系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儒家集团的共同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之所以从战国与汉初流行的众多孔子语录中脱颖而出,除了因为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朝着官方需要的方向进行修订外,更重要的是,《论语》在修订中调和了儒家集团的内部思想分歧,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纲领性的总结,使孝道和名教成为《论语》的灵魂。而孔子在《论语》中实际上沦为编者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以《论语》为代表的孔子语录文献,开始编纂于七十子"祭祀"孔子的严肃活动,祭祀活动产生了第一批孔子语录文献。"祭如在"是孔子及七十子所追求的祭祀境界,斋戒过程和祭祀进行中要求七十子必须追忆孔子生前的言语笑貌。当这种祭祀活动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产生孔子格言体语录。用尸制度要求由孔家的孙辈来充当孔子,目的在于重演孔子生前的种种情状;祭祀过程中所要求的表情及动作行为,必然产生叙述性文字。七十子的祭祀行为,产生了最初的《论语》类孔子语录文献。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一向把<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来看,这只能就其主要方面而言.事实上,<论语>中不少语录蕴含墨、道、法各家的思想因子,<论语>思想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具体深入地分析这一层意义,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孔子及其弟子对先秦学术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盈满则亏     
有一天,孔子在一座寺庙里看到一只倾斜的器皿,就问守庙的人:"这个器皿是做什么用的?"守庙人说:"这是先代帝王放在这里的器皿,用来警示自己的。"孔子说:"我听说过先代帝王的龙椅旁边摆着的器皿,当它空的时候,它就会倾斜,  相似文献   

8.
分析<论语>中孔子言天的语录,可知孔子是讲天的,其言之天不是自然之天,也不是多重涵义的相混之天,孔子以天人合一为视角,从外在性和内在性两个向度,言明了天的主宰义和道德义理义.其言之天是浓厚宗教色彩的主宰之天和浓厚价值意蕴的道德义理之天相圆融的一体之天.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语录园位于苏中革命老区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园前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园内亭台楼阁,山石林立,百花争艳;那随处可见、直径超过80公分的鹅卵石上刻着50句红色毛主席语录;两块4平方米的黑色大理石镶嵌在园内墙壁显眼处,上面刻着80句金黄色的毛主席语录。走进语录园,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该园自2010年6月开园以来,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可人们难以想像,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竟是一位退休老人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
《论语·子路》篇"樊迟请学稼"一章,文字比较浅显明白,而诸家注释多有歧异。结合孔子的仁德思想、教育方法、汲汲求仕的经历及其政治理想,力图恢复语录体的载记方式所省略的相关背景,探求孔子之本意及用心所在。孔子对樊迟请学稼的批评,在方法上,与其一贯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相一致;在思想上,则是批评樊迟迷惑于神农之言、稼穑为治本的异端之学,而坚持其一贯的"为政以德"的思想,以仁德而推行政治。此章虽简略,却涉及到孔子的仁德思想和基本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1.
杏坛     
如时间一样流逝不止的泅水至今还在不息地流逝。那个曾经站在泗水岸边咏叹“逝者如斯”的孔子,只用了四个字,便告诉了我们一切——过去的曾经流逝,现在的正在流逝,未来的必将流逝。流逝,是死是生,是进是退,是瞬是恒。逝者如斯才要只争朝夕,洞察了宿命更应该珍惜并把握住每一个正在流逝的瞬间,孔子于是在泗水的岸边建起了中国的第一座杏坛。  相似文献   

12.
鞠九江 《中华魂》2010,(12):29-29
毛主席语录园位于苏中革命老区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园前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园内亭台楼阁,山石林立,百花争艳;那随处可见、直径超过80公分的鹅卵石上刻着50句红色毛泽东语录;  相似文献   

13.
孟子是孔子的忠实信徒,不仅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而且在议论文的方式上也继承了孔子语录体的议论方式。但由于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孟子的议论文在孔子议论文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表现出语录体向议论体过渡的基本特征。一、论题与《论语》略同,而有所发展现存《论语》的结辑,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其论题似是采用《诗经》“首句标其目”的方式,亦即每篇所论除首句或首章与论题有一定关系者外,其他各章与论题毫无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孔子提出的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即“君子”,其人格特征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指出因材施教,是孔子在对君子的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是君子的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统一。孔子的君子观以及孔子培养君子的方法,在今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子具有突出的先王崇拜心理。他的这种先王崇拜心理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中。孔子的先王崇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英雄崇拜,它的产生有其心理基础、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孔子的先王崇拜心理对他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它促使孔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促使孔子不断积极进取;同时,他还给孔子的一生带来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6.
从孔子的职业生涯看孔子教师人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教师人格是一种职业人格,文章分析了教师人格的特点。以表列的形式,简约地归纳了孔子教师人格内涵。采用舒伯职业生涯界定,编制了孔子职业生涯年表;讨论了孔子职业生涯与孔子教师人格养成的关系,认为孔子特定的职业生涯铸就了孔子光辉而完美的教师人格。  相似文献   

17.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既教育统治者为政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对为政者的一种评价;孔子的“克己复礼”落脚点是“归仁”,是孔子政治观的实现方式。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浅论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的内涵 ,着重论述了这一思想在孔子思想体系仁、礼、政治及教育思想诸方面的具体运用及表现  相似文献   

19.
庄子是一个有名的战国愤青,他在自己的书里嬉笑怒骂,常常一脸坏笑地看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对孔子,笑得最厉害。 孔子周游列国时,遭遇过最困窘的事就是“厄于陈蔡”。这是事实,楚昭王听说孔子经过陈国和蔡国之间,此地临近楚国,便派人聘请孔子。蔡国人见孔子徒众极多,以为是一次侵伐,而且他们也不愿楚国得到这样的贤人,  相似文献   

20.
对于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庄子》一书中的形象,学界历来有不少看法,比较普遍的观点是道家学派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批判、改造或是直接转换其身份而达到弘扬道家思想的目的。而《庄子》一书本身并非一人一时之作,故其中的孔子形象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一般认为《内篇》大抵属于庄子本人之思想,故本篇论文专就《内篇》中的孔子形象进行分析,从中探析庄子借用孔子形象的本意及其对孔子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