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南方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的创世史诗群落,是世界罕见的文化奇观.创世史诗产生的基础之一是创世神话,然而,在世界很多国家地区或民族那里,为什么并未在创世神话的基础上形成创世史诗呢?除创世神话之外,创世史诗的形成还有其必备的基础条件及其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2.
神异奇特的神话、原始性史诗(也称创世史诗、神话史诗)等原始叙事性艺术,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而又扑朔迷离的图景。由于创作主体原始人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表意方式,带来了它们许多情节、形象含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至后世的人们常常要为寻找它们的内蕴而煞费苦心。远的不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学术史的基础上,以我国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为智慧基因库,以中国哲学本根论为理论基石,提出一种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理论:多民族本根论。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以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对多民族本根论的认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象征资源。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具有包容性、神圣性、审美性。包容性确保多民族本根论能以一通多,铸牢“本自同根生”“一是本根、多是分枝”的一体化意识;神圣性确保多民族将多民族本根意识奉为精神信仰;审美性则确保多民族本根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情感充沛。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审美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可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和迁徙史诗三大类型。创世史诗歌唱的是创世神话,常有宏大、深远的绮丽想象;英雄史诗歌唱的是民族英雄,常有伸张正义、慷慨激昂的抗争意识;迁徙史诗歌唱的是迁徙的历程,常有背井离乡的隐隐哀伤。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特别是迄今依然在传唱的史诗,其特点处在不断的变迁中。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类型和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西南少数民族史诗包含了创世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三大门类,其中创世史诗、迁徙史诗最为丰富;西北少数民族则以英雄史诗最为显赫。  相似文献   

5.
《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宏伟的创世史诗。它以诗的形式,生动地叙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牲畜和衣作物的来历,以及远古人们的社会生活等,热情地歌颂了布洛陀这个被称为壮民族始祖的神化人物和他创世的伟大业绩。作为民间的集体口头创作,这部创世史诗,也和其他神话一样,早在原始氏族公社社会里就已经产生。伟大导师马克思指出:“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人类早期精神文明的结晶,而“创世”是神话学的核心问题。对中国创世神话的原始资料进行研究、梳理可以看到:中国虽然有着丰厚的创世神话,但内容保存零散,多以视觉性叙事的形式展开,并且在多文化系统互融的过程中形成,这些特征是造成西方早期神话学忽视中国创世神话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创世神话在中国先后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特殊的,具备显著民族特色的神话历史化、神话哲学化、神话世俗化和神话艺术化演变。这四种演变方式是中国创世神话在本民族文化语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独特形式。  相似文献   

7.
《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的创世神话史诗,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针对这一神话史诗,从文学和美学角度就史诗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展开一定的剖析与鉴赏,试图探究到阿昌民族神话史诗的艺术精髓和人文素养,领略这一民族奇葩的无穷魅力,进而更好地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唯物史观为意识纲领,以生命本体论为基点剖释创世神话中的生殖崇拜文化。创世神话中所叙说的天地起源万物肇始成因和人类诞生由来交织着自然崇拜和生命崇拜这两种生殖崇拜类型。原始先民的万物有灵观主导着他们的生殖崇拜信仰。宇宙卵生型神话将世界的本原想象成“鸡子”,定义为“宇宙蛋”,源于原始先民对女性生殖器官和分娩过程“以己度物”的神话推理逻辑。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潜水捞泥者神话中泥土的形象,运用类比思维与生命排泄物相联系,并递进推演,最终提出男性创世学说。鲧腹生禹神话和触树感生神话分别以鱼和树为具有象征性的自然物来隐喻生殖力和性。归根结蒂,原型(集体无意识)实为创世神话中生殖崇拜文化诸思想类型的本源。  相似文献   

9.
神话与宗教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北方草原民族神话产生于原始萨满教,发展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外来宗教的思想观念。几经变迁过后,我们今天见到的已不再是原生的草原神话,它们无论在宗教观念的表现与传达,还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轨迹。在诸多草原神话中,创世神话的宗教演变痕迹更为明显。在神话中,创造神从形象到创世行为表现或隐或显地经历了从原始宗教到外来宗教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0.
彝族五部史诗对天地形成和人类起源作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和回答,但都坚持从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明物质世界演化的方向。彝族创世神话,实际上是彝族历史、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发展过程的神话式表达。  相似文献   

11.
人类早期历史的艺术记录──我国少数民族创世史诗巡礼夏爵蓉创世史诗是各族先民歌唱开天辟地、人类起源、万物滋生、民族形成、社会发展的诗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族创世史诗均以“创世”过程为序,展开广阔的史诗描述,用艺术概括形式,记录该民族古代生活轨迹,有“...  相似文献   

12.
云南民族创世史诗中的自主意识张福三史诗,作为"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它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仅显示了在内容上的惊人的丰富性、包容性,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往往把它作为人们区分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历史上不但有所谓的神话时代,也有所谓的史诗时代。...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的彝族史诗中,《支格阿鲁》是一部杰出的英雄史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从彝族英雄史诗的文学普遍现象并参照其它史诗来看,这部史诗既有史诗的一般性特征,即内容十分古老、族群集体创作、充满神话色彩、富有神圣性及口传性,又有其独特性,即历史特殊性、创世性、文化英雄和理想化的人物等。史诗以叙事诗的形式讲述了远古英雄支格阿鲁的勇敢正义、反对邪恶、和平友爱等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研究史诗之时,往往把《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诸篇列入史诗研究的范围。但是它们为什么没有形成真正的史诗呢?主要原因有三:西周"分土分侯"的宗法制度阻碍了长篇史诗的酝酿和产生;古代西周之地多是部落、部族相互侵扰争霸争雄之地,尚未形成一个共识和统一的文化意识;古代周族人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神话,因此,不可能创造出英雄史诗和长篇创世史诗。  相似文献   

15.
楚帛书研究已60多年,但将其中甲篇作为创世神话史料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迄今为止,20余年中,发表甲篇创世神话论文18篇,在确认其为创世神话性质、理清甲篇与帛书其它篇目图文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分析帛书甲篇创世神话结构与类型特征以及甲篇创世神话与中国古代文化宇宙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多有贡献,也存在歧见,如帛书甲篇某些文字识读与释义如何统一、甲篇内容是创世神话还是楚史传说、甲篇创世神话类型应该如何确认等等,仍需后人努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沉寂期后,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新的进展。近三十年的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史料整理时期;二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理论方法探寻期;三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全面繁荣期。本文将对这三个时期做了较为全面的勾勒与评述,以彰显中国学者在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研究方面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与日本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古文化要素及神话母题,云南少数民族至今仍存活着吟诵出来的神话史诗,与“纪记神话·有某些相似之处。二者不仅在内容上有许多共同特点,而且都具有若干活形态神话的特征。本文从神话学、原始文学、文化生态学的角度,通过比较,寻觅“纪记神话”写定之前日本古代神话的存在形态与原始面貌。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神话的本体、类型、演变等相关研究已经举不胜举,但对于民族神话传播的研究一直以来相对薄弱。以藏族创世神话为例,基于对藏族创世神话内容的生态特征分析,从叙事传输视角审视藏族创世神话内容,剖析藏族创世神话叙事传输的影响因子和神话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试图对民族神话传播研究有所突破,并且从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的研究中对学科体系完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楚帛书研究已60多年,但将其中甲篇作为创世神话史料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迄今为止,20余年中,发表甲篇创世神话论文18篇,在确认其为创世神话性质、理清甲篇与帛书其它篇目图文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分析帛书甲篇创世神话结构与类型特征以及甲篇创世神话与中国古代文化宇宙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多有贡献,也存在歧见,如帛书甲篇某些文字识读与释义如何统一、甲篇内容是创世神话还是楚史传说、甲篇创世神话类型应该如何确认等等,仍需后人努力。  相似文献   

20.
混沌寓言被作为创世神话对待,国外始自美国学者吉拉道特《早期道家的神话与意义》一书,国内始自袁珂先生,叶舒宪先生的研究最后予以确认,并将这个神话与中国古代人日礼俗联系在一起,证明后者也有远古创世神话为底本。其后的研究多在确认混沌创世神话性质的前提下,致力于探讨其哲学与文化内涵,以及从比较文化学角度研究中外神话与文化在起源阶段的异同。笔者发现混沌创世神话与"瞽叟生舜"后面掩藏着的商人创世神话在原型意象结构上有内在的一致性。现有研究成果在人日礼俗是否具有创世神话性质、是否与混沌神话有内在相关性、古代文献中几个不同的混沌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混沌创世神话的重构是否能有神话的故事形态等方面,尚有继续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