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论人性尊严的伦理价值及其宪法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尊重“人性尊严”作为一项基本的伦理原则,其意是强调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人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或尊严,必须加以尊重与保护。二战以后,“人性尊严”纷纷入宪,开始逐步由一个文化、宗教和伦理上的概念转化为一个法律用语。“人性尊严”作为最上位的宪法性规范和价值理念,不仅是基本人权之一,而且也构成了现代法律的内在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2.
人性尊严又称为人的尊严或人格尊严,是指人区别于其他物种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庄严和尊重。尊严权则是人权的基础和先导,一切人权都只是人的尊严的表现形式。人性尊严的教育意蕴表现在:实现学生尊严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保障学生尊严是教育正义的基本要求,维护学生尊严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德国最早将人性尊严作为宪法规范予以确立,要求人本身即作为目的和人应有的自治自决,这为德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基础信息自决权的确立提供了宪法规范和价值基础.同时,德国信息自决权的确立,强调个人对个人信息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属性,体现了宪法上人性尊严的保障宗旨和自治内核,为“人性尊严”做了鲜明的注脚.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生存权是一项受国际人权公约保障的基本人权,并在大部分国家已实现了宪法的明文化保障。生存权缘于“以人性尊严与个人基本价值为中心”的实质宪政国家的要求,体现了宪法的基本价值,在制定及适用法律、法规时,悉应加以遵守。税法整体秩序所表彰的价值体系与宪法的价值体系亦必须一致,在税法上不得侵犯人性尊严,危害纳税人生存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宪法序言的最后一段,明文规定了各类宪法主体有维护“宪法尊严”的义务。迄至今日,宪法尊严一词的使用已有浮滥之患,但学界对之研究甚为寥寥。通过对宪法尊严的法理疏释、对宪法尊严的立基眇指细作解读,从而明晰了宪法尊严的基本内涵,即良宪至上,宪法权威,宪法信仰,违宪必究。  相似文献   

6.
基因检测、基因治疗、胚胎干细胞、克隆等基因科技的迅速发展,在造福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同时,对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各项宪法基本权利也带来巨大冲击,其核心和本质皆是对人性尊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人性尊严内涵的重新阐释、主体范围和主要内容的拓展三个方面.在此背景下,需对我国宪法中关于人性尊严条款应进行检视,明确其在基因科技发展中维护人性尊严的功能和不足.我国宪法应明确人性尊严的最高价值;依据人性尊严宪法原则,制定基因科技相关法律;在宪法中应增加与基因科技研究相关的基本权利保护规定.  相似文献   

7.
宪法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民众生活是宪法的逻辑起点与永恒的价值取向,民生也是宪法的重要内容,而宪法则是民众生活的根本保障。30年宪法实施效果的反思与当前民生问题高发的现实启示我们:宪法的实施需要体现民生关怀。当前应以民生关怀为基点,通过强化制约权力、关注民生的立宪、行宪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与执政方式,建立完善宪法保障制度等进一步推进宪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8.
在人的尊严问题上,佛教和基督教有各自的表述,佛教从佛性角度确立对此主题的观点,这是从人性尊严角度讨论人的尊严,由于人人先天具有佛性,人人生而具有人性尊严,因而,人与人之间也是生而平等的,所谓的社会差异都是外在的。在由此种尊严而平等的基础上,佛教提出处理人与自我关系的自信原则和处理人与他者关系时的恭敬原则。基督教对于人性尊严的讨论有两重性,一方面,人因为是被神依照其自身的形象而创造,具有神的荣耀,而具有人性的尊严,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始祖滥用了神赋予的自由意志而选择了犯罪,此种原罪又损害了人性的尊严。也许从佛教的角度,可以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但基督教有其自身的解释传统。  相似文献   

9.
实现人民梦,根本在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尊严。人的尊严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尊严是实现人民梦的价值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实现人民梦就要敬畏和关爱生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思想品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人道尊严、人品尊严、人格尊严、人权尊严。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民梦,根本在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尊严。人的尊严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尊严是实现人民梦的价值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实现人民梦就要敬畏和关爱生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思想品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人道尊严、人品尊严、人格尊严、人权尊严。  相似文献   

11.
民生幸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始终予以关注并深深内化于社会改造实践之中的大事,当前更是事关科学发展价值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民生幸福问题最终落实于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之上,在此执政党与政府要发挥积极的作用。要解决好我国当前的民生幸福问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促进就业,保民生之本;调节分配,化民生之困;加强社保,壮民生之依;办好教育,固民生之基;维持稳定,坚民生之盾。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体现人本思想和意识,是一种改革趋向,从新闻实践来看,可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以人为中心,珍视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新闻传媒应持的一种基本态度;关注民生,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是传媒不该遗忘的一个传播内容指向;从概念化到个人化,要以人作为新闻记述的侧重点,是传媒应致力的一种报道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从前苏联解体看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民生问题,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通过对前苏联解体的历史事实的分析,认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执政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民生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民生思想在价值取向、思想精髓、制度选择等层面具有一致性;同时在民生实践指导理念、民生目标设计、解决民生问题根本手段和途径以及民生实践成效等层面又具有差异性.对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民生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研究边界.  相似文献   

15.
《墨子》记载,战国时期的民生状况是饥者没饭吃、寒者无衣穿、劳者不得息。来自社会底层的墨家,深切同情和关怀人民的疾苦,因此其人学视野聚焦于民生问题是不足为奇的。在人的本质方面,墨家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天人关系上,相信强力从事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认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在人际关系上,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希望为民生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在人权上,主张人人平等地共同享经济、政治、教育权利,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具体的社会方案。总之,民生是始终贯穿墨家人学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6.
民生决定民心。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权的兴亡。只有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政权,历史上许多政权的得失都证实了这个规律。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改善民生,它是关乎政权能否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贺方彬 《南都学坛》2011,(6):103-109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和改善民生的历史。党在领导民生解放和民生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地解答"什么是民生,怎么样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形成并发展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生观,呈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板块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等基本特点,系统地把握党民生观的这些基本特点,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当前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鲜明直接的体现。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解决农民的具体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牢固树立民生至上执政理念,竭力解决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全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力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主要任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发展的脉络可以归结为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等四个不断演进的阶段。从“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政善生活”、到“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最后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属”,逐渐完善。其共同点在于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20.
根据支撑基础、责任负担、保障水平以及民众需求等维度,可以把民生保障划分为托底型、基本型、改善型以及富裕型等四种类型。改善型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它是指通过各类民生项目的安排及民生待遇优化以促进民众生活得到持续改善、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的一种制度类型,是民生项目更加齐全、内容更为完善、治理水平更高、使民众各按其分的民生模式,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服务消费支出总额持续增长以便能够提升生活水平的民生类型,是那种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特别是较高层次需要的模式类型,也是更有助于形成社会结构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民生制度类型,因而具有综合性、完善性、激励性以及发展性等特点。这要求我们优化民生类型设计及民生投入结构,补齐改善型民生短板,营造良好社会秩序,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