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海洋占了 71% 的面积。21 世纪被称为海洋新世纪,海洋安全是我国国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海洋安全教育是地理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的重要内容。“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保持着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海洋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目前高中地理中海洋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在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海洋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2.
人类与海洋     
海洋孕育了生命,陆地孕育了文明。地球仍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然而。人类正面临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等严峻的问题。占地球71%面积的海洋将是最有希望维持、容纳人类并持续发展的领地。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将“回归海洋”。1998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海洋年”,已再好不过地提示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那是人类向海洋进军。  相似文献   

3.
海洋化学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海洋面积达3亿6000万平方公里,覆盖地球表面约70.8%。海水流动性高,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的海水成分大致相同。海洋传输动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海水温度及盐度不同造成密度差异,使海水上下移动的温盐流;另一种是由地球风力带引的表面洋流。由于海洋的循环流通,世界上临海国家都有平等机会去发展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4.
张凯  孙学臣 《现代交际》2011,(4):126-126
随着现代战争的快速发展,海上航空救生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地球表面4/5为水域,其中大部分是海洋。我国的海洋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达1.8万公里。本文将着重介绍海上航空救生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令人厌恶的"怪物"据统计,世界上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多达2.6亿吨。它们散布在地球各处,但被雨水冲刷或大风吹走之后,会最终悄无声息地流进海洋。如此多的垃圾之所以会在海洋中聚集,在于被环流环绕在中央,就像你顺时针转动手中装有茶水的杯子,随后可以看到茶叶大都聚集到了杯子的中央一样。在全球海洋众多的垃圾带中,太平洋垃圾大板块是最著名的一个,它所处的位置恰恰被北太平洋环流环绕在中央。地球上一共有5个类似的洋流  相似文献   

6.
水之点滴     
<正> 地球上所有的水中,只有3%是淡水,仅有1%的水是能够饮用的。 地球上有十分之九的生物生活在海洋里。 被捕获鱼中,98%都是在距离海边300km以内的海洋中所捕获。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说法,陆地上的生物原本都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地球上目前发现的34个动物门,其中有33个可以生活在海洋中,海洋中有13个门的动物可以移居陆地,而有15个动物门只能生活在海洋中。因此,海洋被称为是生命的摇篮。也许,深居内陆的我们,无法近距离感触海洋,便造了这么一座公园,让梦想离现实更近一些。  相似文献   

8.
全球海洋因过度捕捞、污染及气候变迁而遭受威胁。 世界银行总裁左里克在新加坡一场保护海洋论坛上表示,海洋是地球及全球经济的命脉。不过海洋却遭到过度开发,海岸线受到严重侵蚀,珊瑚礁也受到污染与暖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海洋拉警报世界银行呼吁全球合作全球海洋因过度捕捞、污染及气候变迁而遭受威胁。世界银行总裁左里克在新加坡一场保护海洋论坛上表示,海洋是地球及全球经济的命脉。不过海洋却遭到过度开发,海岸线受到严重侵蚀,珊瑚礁也受到污染与暖化的威胁。世界银行呼吁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他团体共组联盟,展开保护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足迹,己踏遍千山万水。然而,占地球四分之三的辽阔海洋仍留下许多空白点,尤其是海底深处的一片片“处女地”,正期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开发,解开其中的疑谜。 奇妙无穷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远古时代.只有海洋才有水和氧。水溶解了很多化学物质,给许多有机物质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必需的条件。今天的海洋,仍是众多生物群赖以栖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1月16日公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把总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的世界海洋划分成两大部分:国家管辖海域,包括沿海国家的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面积为1.093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面积的30.3%,人们称作海洋"国土";公海和国际海底面积为2.517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面积的69.7%,人们称作海洋"公土".  相似文献   

12.
国际新闻     
正环境署"地球卫士奖"得主博扬·斯拉将启动"海洋清洁计划"的初始项目今年11月7日,环境署宣布2014年"地球卫士奖"的其中一位获奖者是海洋清洁计划创始人博扬·斯拉(Boyan Slat),以表彰他在致力于解决不断恶化的全球海洋塑料垃圾问题上做出的积极探索。斯拉17日在接受联合国电台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他所倡导的"海洋清洁计划"目前已筹集到200万美元,将准备开始启动计划的初始阶段。年仅20岁的荷兰大学生博扬·斯拉因其"海洋清洁计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它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但是,全世界土地的有效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并且接近了极限容许值。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生态学家和人口学家的关注。土地"瘦身":人类不能承受之重1960年,全世界人口总数约29.9亿,到2012年已达到63.5亿左右。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新兴城市大量涌现,被占用的土地也口益增多。  相似文献   

14.
谭春晓  刘星 《城市》2005,(4):45-46
一、海水淡化的产业优势及前景分析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海水占地球总储水量的比例高达97.2%,资源丰富,开发前景极为广阔,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解决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这不仅是因为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更因为海水是取之不尽的水资源宝库.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不只一种,而海水利用应是其中一条非常有效且极具发展前景的解决途径.尤其是,海水的利用意味着陆地淡水资源总量的增加,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规模化,海水淡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正在迅速提高,正在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根据天津市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实及其区位特点,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既是解除缺水困扰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蕴涵着巨大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陆地领土肥肉,近百年来,够得着的、够不着的国家都想吃上一口。面对资源丰富的陆地、海洋、大陆架,有的急不可耐、高调出击;有的低调准备、暗中发力。  相似文献   

16.
地球只有一个,人类的生存依板她。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自己的智慧急速地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雨林消失、江河断流、海洋湖泊污染……这种破坏上天入地。现在人们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拯救地球,拯救自己。我们不妨看看印度著名的“环保先生”梅赫塔20年来与环境污染所作的斗争,也许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14,(30)
被认定为山东省远洋渔业船员(青岛)培训基地山东省远洋渔船技术成果暨远洋渔船、船用关键设备、休闲海钓船研发与制造基地授牌仪式日前在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举行,青岛海洋技师学院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认定为“山东省远洋渔业船员(青岛)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8.
海洋每年吸收约80亿吨二氧化碳在2.5亿多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最引人注目的灭绝危机,大约90%的海洋生物和7096的陆地生物绝迹了。然而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之多的物种相继死亡,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科学家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可能在古代  相似文献   

19.
数字     
2011年中国的海洋环境总体状况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洋面积约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  相似文献   

20.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海洋酸化肇因是人为二氧化碳而非气候改变硬壳海洋生物正面临着逐渐被海水酸化溶解的危机,就像一块粉笔在醋中溶解一样。但是海洋酸化与气候变迁并没有直接关系。伊利诺大学大气科学家耶纳(Atul.Jain),卡内基机构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