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文杰  范江龙 《老友》2008,(9):18-19
今年6月,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代表党中央向《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参观了展览,听取了汇报,并对办报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人民日报》创刊60年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  相似文献   

2.
游果然 《老友》2012,(4):18-18
拜谒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的夙愿,在我入滇后越发强烈.无奈迫于孤陋寡闻,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昆明市区无法找到它的旧址,问普通市民也无所获。正当迟疑之时,我偶得一张《春城晚报》,报载一则有关冯友兰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的新闻,透露出西南联大旧址就坐落在现今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这则消息让我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3.
我院历史系教授、本刊特约编审顾朴光倾注多年心血写成的《中国面具史》,最近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获广泛好评,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新闻信息报》、《中国图书评论》、《民族艺术》以及中央电视台、贵阳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都对该书作了评价和报道;国内外一些著名学者,纷纷致信作者,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记者祝华新以《寻找中国原始文化的基因》为题,在《人民日报》发表专文,阐述了《中国面具史》对拓展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所作出的…  相似文献   

4.
(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东北各族人民喜获解放之后,《人民新报》与《延边民报》先后创刊于延边.《延边民报》后来改为《吉东日报》和《人民日报》朝文版,到1947年3月1日又改称《吉林日报》朝文版.这年8月,该报兼出杂志《通讯工作》.40年代后期我国朝鲜族新闻研究工作,也就由这时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5.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近30年来有关四川藏区的报道为依据,分析其对四川藏区的形象建构。主要发现,在报道主题上,《人民日报》涉及社会、政治、文教、军事等各个方面,《纽约时报》主要关注社会方面;在报道立场上,《人民日报》以正面报道为主,《纽约时报》以负面报道为主;在媒介形象上,《人民日报》建构的四川藏区形象比较正面和丰富,《纽约时报》建构的四川藏区形象负面并且单一。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创刊时刊名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学报》,后随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年》2011,(9):66-66
7月13日,山西省统计局老干部党支部组织部分老党员到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参观省委举办的《为了新中国——中共山西历史大型图片展》。老党员们认真观看了《中共山西历史陈列(1921~1949)》《开国领袖将帅在山西》《矗立在三晋大地的丰碑——山西革命遗址巡礼》三部分展览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对我国妇女事业的报道与女性形象的呈现具有示范与引领的作用。研究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情况分析,党和国家对于妇女事业的发展保持了一以贯之的关注与重视。通过语料库话语分析的方法,借助关键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与LDA主题建模,从微观语汇与宏观主题两个层面,发现《人民日报》女性报道呈现四个阶段特征:第一阶段是被保护的中国女性;第二阶段是与世界接轨的妇女事业;第三阶段是积极主动创造价值;第四阶段是走向前台建功立业的女性形象,我国女性发展事业与女性形象的媒介呈现出从被动赋予向主动创造转变的趋势。在报道呈现中,《人民日报》努力弥合社会分歧,并通过主动引领的方式,推动多重话语在女性议题讨论上的互动、互补、互融。  相似文献   

9.
时效·信息·受众——《人民日报·网络版》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因特网迅猛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我国报业正面临来自全球网上报纸的竞争。《人民日报·网络版》是我国目前最为成功的网上新闻媒体,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新传媒的技术优势,提高时效性,加大信息量和吸引受众参与,从而使《人民日报》在网络时代保持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是一篇真切感人的好文章。原载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四日《人民日报》,在选入全日制中学语文课木时,作了改动。但是标题的省略号却没有删去,这是一个不足。翻一下手边的几份报纸,类似情况也不少。〔例如〕 1.《在“梦幻工厂”里……》 80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2.《为了孩子……》 80年6月2日《人民日报》 3.《秋白同志,我们永远怀念你……》 80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4.《一位工程师被撞伤以后……》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两个子品牌,《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评论传播优势各有不同:《人民日报》评论秉承传统党报优势,权威性一直是它塑造影响力的优势所在;人民网评论则凸显新媒体优势,借力新媒体技术是人民网评论形成舆论影响力的优势所在。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评论既秉承优势错位竞争又一体化融合发展,为转型时期党报评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2.
本编 《社区》2013,(17):33-33
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中,有一处早已湮没于荒草之中的古迹——文源阁旧址,这里曾是清朝乾隆年间度藏名闻世界的大丛书《四库全书》的“四库七阁”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笑我 《市民》2006,(6):9-9
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钟轩理的署名文章《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在国内外引起较为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作为建国后最具权威的机关报,集中性地传达中国政府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而作为文化界领袖的郭沫若却在此时期此报刊上频繁强化“儿童文学”,这一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的不仅仅是郭沫若借重《人民日报》所具有的官方舆论媒介价值来履行自我职责,更潜藏着郭沫若充分尊重儿童这一群体,并通过提倡“儿童本位”的文学创作观念警示文艺工作者要随时注意内在修养,进而试图借力使力地通过《人民日报》向高层权威传递他本人对当下体制和世风的理性反思和敏锐警觉。由此,透过儿童文学护航人这一角色,郭沫若被学界定位成“侍臣文学领头人”的论断将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了《人民日报》五十余年的广告活动,指出《人民日报》在长期的广告传播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媒介文化特色:其消费主张在守望中逐渐变化,其广告秩序在重构中走向升华,其媒介风格在博弈中坚守品格,作为一份具有历史性、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介,《人民日报》的广告文化传播忠实记录了我国传媒业在追随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师范学院这次邀请我来讲课,引起我对五十多年前在武汉那些往事的回忆。我很想到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以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等旧址去看看。你们送来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侧记》二文,我都看了。我就结合谈一些一九  相似文献   

17.
胡乔木是中国当代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宣传文化和历史编纂领域的重要领导人,被邓小平誉为"党内第一支笔"。1948年5月底,胡乔木担任新华社总编辑。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时,兼任《人民日报》社长。胡乔木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中担负领导职责,对《人民日报》的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央企一辩     
贾克诚 《中华魂》2010,(7):32-32,33
2010年3月18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发表了白天亮写的《央企不该当“地王”》一文(以下简称白文),读后感到有些疑惑不解。  相似文献   

19.
吴官林著的《从历史变革中走来》(以下简称《从》书)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名画家黄永玉题写书名,著名书法家启功题词,以《人民日报》短评《可贵的凤凰精神》作序。吴官林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外国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对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的经济工作颇有研究。本书收录的25篇文章是作者80~90年代,担任凤凰县县长期间,围绕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这一重大时代主旋律撰写的40多篇论文的代表作,同时附录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以凤凰改革为写作对…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在建国初期对劳动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使中国人的劳动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成功地构建起劳动光荣的话语.《人民日报》对劳动话语的重构,是国家在思想领域建构主流价值观念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