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学术探讨我们都不可避免的碰到隐喻的表达方式。对英语语言中的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民族文化,发现英、汉民族文化的畀同,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效果。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提出隐喻识解的图式建构框架。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观的框架下,以Fauconnier概念复合理论为视角,探讨了隐喻的动态识解过程,认为隐喻是在特定认知语境的前提下多个心智空间映射和概念复合的过程。隐喻识解过程中,认知主体激活认知语境中的相关信息,选择具有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突出心智空间的相似关系特杠,最终完成隐喻的识解。  相似文献   

3.
认知隐喻识解中的客体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性语言是人类隐喻思维的产物。隐喻性语言的识解不仅受到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等主体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喻体本身等客体因素的影响。现以隐喻的喻体为基点,从喻体的意象差异、喻义空缺、形似义异以及喻体的场景选择等几个方面考究了客体因素对隐喻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识解理论关照下的等效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效是译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明确翻译活动的本质及翻译中所传递的意义,是在认知的视阈内探讨等效的前提.翻译过程的本质是认知的,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向译文读者所传递的是识解后的概念化意义,寻求译文中识解维度与原文中识解维度的最大关联或最佳关联是实现认知等效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5.
意义是翻译任务的核心 ,认知语言学十分重视意义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研究。其中 ,语言编码的识解概念对翻译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影响不同识解的因素有三个 :视角、前景化和框架 ,这些因素对诗歌语篇的识解与翻译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语动词隐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隐喻起源于人类对美的欣赏活动,其修辞作用主要在于增强英语语言中动词的形象效果和特点, 体现动词的内涵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的 “主观性识解”——反思中国传统译论意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有关意义的"识解"观和"主观性/主观化"理论为框架,首先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意义观进行了反思,然后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意义的"识解"观和"主观性/主观化"的研究,提出了"主观性识解"这一概念,旨在对原语文本的理解和译语文本的检验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体系及标准,以避免随想式、经验式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研究历史悠久,隐喻历来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而现代隐喻理论认为它不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把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导致概念隐喻的差异,在隐喻翻译时应根据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以取得“功效对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以往的过去时态观及其局限性和易仲良的过去时态理论及其概括性,然后通过例句分析,探讨了主要认知手段-隐喻在有关过去时态的语言事实中的运行机制。隐喻使过去时态在语言之初的起始意义(仅仅代表过去时间)得以扩张。它不仅表示逆时钟方向上的时间距离和真实性距离,还可以表示心理上的距离。过去时态的本质是距离性这一观点符合人的认知过程,真实地反映了英语的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转喻、隐喻、象似性、认知原则及范畴理论对新词生成及识解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从心理与认知的角度上对此语言现象内部心理操作机制进行更加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隐喻汉英翻译要求译者使用符合目的语社团社会文化特点的始发概念域的具体概念,来映射原语隐喻中的抽象概念,再现原语的隐喻意义和隐喻表达形式。事实上,现在一些汉英隐喻译文往往忽视隐喻的思维映射,不能接通汉英隐喻喻体意象,为此,要从转换喻体、直译喻体与增加释义、扩展隐喻与补出寓意等方面入手,来实现原文喻体寓意与译文喻体寓意映射的对接。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名词隐喻和动词隐喻中的相似性。认为名词隐喻的相似性可以分为外在特征相似、内在特性相似、兼有内外部特征相似以及情景关系相似,动词隐喻中有过程相似和动作相似。不管是哪种相似都隐含着模糊性,由于个人心理,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隐喻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隐喻历来被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隐喻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对翻译而言,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翻译的尝试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英汉隐喻互译中的对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和隐喻的认知基础。接着 ,分析了英汉隐喻互译过程中隐喻对应的三种情况 :基本对应、部分对应和完全不对应 ,并以大量的实例探讨了从认知的角度如何处理英汉隐喻互译中存在的对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情感隐喻是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汉翻译的难题.英汉情感隐喻既有认知的共性,也有认知的差异性.英汉情感隐喻翻译应当采取认知对等策略.以避免翻译失真.  相似文献   

16.
在隐语分析的自主-依存框架中,隐语的理解过程就是从依存成分(隐语的显性表述)回溯到自主成分(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向内容)的一种整体、动态、复杂的推理过程.这个过程以相邻/相似关系为基础,以说话人和听话人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模型为重要条件,是在意向性因素和语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非线性的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歌"隐喻"是一首充满隐喻暗示的谜题诗。该诗以女人"怀孕"为主题,采用种种隐喻手段描述了一个女人即将成为母亲的身心感受。从词到词组,从音节到诗行,在该诗的字里行间中,隐喻暗示似乎无处不在。新颖的隐喻比拟方式和不同形式隐喻的叠加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猜想空间。形象生动的隐喻意象深深地抓住了读者,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一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 ,具有创造新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新视角的独特作用 ,并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交替。本文侧重探究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方式,是两个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公示语虽然"字义浅显",但同样具有隐喻机制。公示语的隐喻基于语义顺应,在跨域投射中逐渐产生语义冲突,最终在解决语义冲突的过程中,形成新的隐喻意义。身体体验成为跨域投射的基础。正确解读公示语中的隐喻,需要把握公示语的告知,劝说和警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