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现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形态的两重划分———三大文明形态 (传统、现代、未来 )和六种利益形态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出发 ,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从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的根本转变的社会转型期。提出了应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开放文化、契约关系和个体独立称为现代文明 ,而不是资本主义文明 ;当代世界是处于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全面过渡的时代 ;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平行”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之前的独立社会形态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世骏 《求是学刊》2006,33(5):41-48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既是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实践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的政治—法律含义的哲学问题。从讨论“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或“事实性”与“有效性”)的关系入手,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他所谓的“商谈的民主理论”和“程序主义的法律范式”,并设法在这个新的基础上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辩护社会主义理想。厘清哈贝马斯的政治—法律理论的复杂论证,研究这个产生于特殊语境的理论的可能的普遍意义,有助于我们思考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3.
<正> 资产阶级自由化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其目的在于把我国直接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显然,他们代表了复辟资本主义的社会势力。民主社会主义则是源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中的一种改良主义思潮和派别,它在共产党队伍中的影响,则表现为一种机会主义思潮、路线和政策。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民主社会主义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应该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人们发现,在我国曾经鼓吹过资产阶级自由化并在国内制造动乱而后逃往国外的那些“社会精英”现在也鼓吹起民主社会主义来。他们打起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号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一,他们从失败的教训中看到,在今天中国这块土地上,那样公开地、赤裸裸地鼓吹“西方民主制”,公开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很不得人心,而把“民主”、“自由”冠以社  相似文献   

4.
新鲜而丰富的史料证明,列宁晚期经济思想的实质是在认真地“建立实事求是的经济关系”的科学方法指引下,探索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相结合的途径;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复杂、曲折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中,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体的历史命运就往往取决于这两个结合实现的速度与程度;由列宁亲自领导的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实际上发生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改革运动,列宁晚期的经济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的坚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调节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认识上的模糊,不仅可能导致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怀疑,而且有可能被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所谓“两个社会经济形态趋同”的论调所迷惑,从而动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因此,对这个问题不能不辨清楚。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3):92-96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当代西欧流行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其多元化理论渊源,可以追踪到基督教伦理、古典哲学、启蒙运动思想、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在西欧经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后,民主社会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一种社会思潮转变为西欧重要的意识形态并被付诸行动。西欧各国建立自己的政党社会党或者工党,社会党也逐渐开始在西欧各国参政或执政。当然,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欧的快速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中产阶级的壮大、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西欧共产党的弱点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失误以及实用主义的影响等。可以说,民主社会主义正是上述各种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已成为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公开树起的旗帜,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个半世纪。“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是从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民主共和主义者是最早主张把“社会民主主义”作为其纲领的;伯恩施坦是第一个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改良主义的同义语使用的;列宁是第一位树起“共产党”的旗帜与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分道扬镳的;社会党国际是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其纲领性目标的,这一纲领性目标40年来基本保持了其理论、原则和国内政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民主的内涵十分丰富,理清民主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是准确理解民主内涵的关键。从社会主义者的角度审视民主,批判诸如资本主义发展与民主天然关系等错误观点,将民主的真正突破赋予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及工人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崔健  李真真 《学术交流》2022,(5):5-17+191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信息技术的高歌猛进,由客观“实在”所构筑的“实体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正被置换成由“数字虚体”架构的“赛博空间”,由数字信息技术与资本共同孕育的数字资本主义降临于时代之野。在资本新的“代理人”数据平台的控制性、支配性话语体系之下,本应作为中立性存在的数字“虚体”,被饕餮的资本所吞噬,演绎出数字化衰退、数字霸权、数字垄断、数字劳动异化等发展迷局。立足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基点、洞察数字资本主义实质、破除数字资本主义迷局、超越数字资本主义限度,对探究符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形势与数字化时代趋势的新型数字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按照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首先是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彻底实行民主,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实行专政干预,推动生产手段的国有及公有化,消灭阶级差别。随着这个进程,逐步消灭阶级统治工具及国家,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是,现代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进程,很难说体现了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萌芽成长?在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伯恩斯坦、考茨基的理论破产之后,这个问题本来不存在什么争论,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有人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科学技术某些方面的突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并且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逐步产生出来”,特别是“自从股份公司出现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这些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之内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是在一定质的范围内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2.
以人类解放为主旨的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的理论框架是一种“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即高度关注经济领域对抗性的政治性问题,这是从经济和财产权的视角切入人类解放这一政治性问题的唯一路径.正是立足于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形成了马克思自身对于革命主体——“阶级”的建构.在“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在思考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术语时,拉克劳、墨菲在通向列宁、葛兰西的“思想墓碑”上错误地镌刻了瓦解“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的碑文,从而将“阶级”的思考从经济基础这一分析框架上抽离出来并使其碎片化,以达到其在“资本主义民主”这一既定的前提下实现激进多元民主政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多元化”、“超阶级民主”、“社会改良”和“全民党”等观点进行了剖析,认为这是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分析了社会党国际所主张的“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模式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问题是长期阶级搏斗的舞台,主要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1)以工人阶级为首的人民群众争取、维护和扩大民主权利与自由的斗争; 2)垄断资本主义一方面在社会政治实践中抛弃资产阶级民主,另一方面通过一切手段加强宣传,把当代资本主义描绘成最民主的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民主问题同样也十分迫切.建设和发展新社会的整个过程客观地要求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特征的第一次明确概括。这一新概括,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框架。这个框架的确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模式,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当代、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问题成为国际理论界一大学术热点.与其他全球化理论不同,当代西方一些左翼学者建构了一种建立在全球资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特殊的全球化理论.在这一阵营中,近年来美国学者威廉·罗宾逊以其独具特色的全球化思想、清晰而又深刻的理论分析和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倾向逐渐崭露头角,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他从全球资本主义视角揭示了全球化的实质,分析了全球资本主义主要特征即全球经济的出现以及跨国资本家阶级和跨国国家的崛起,进一步揭示了全球资本主义所存在的矛盾和危机,从而提出了替代全球资本主义的一种所谓“建立在普遍民主基础上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全球化方案.这一全球化理论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同时又存在着内在困境和局限.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后10年,先进的中国人接受了社会主义。但同一个时间里,资本主义在中国应有的行程却并没有走完。接受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演化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应有的行程又是由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所限定的。两者各自据有自己的理由,显示了一种历史作成的矛盾。这种矛盾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的社会主义讨论中被简约化了,但它却不可回避地制约着“五四”后30年的革命史,并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问题。由此,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从社会主义讨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来,由于所谓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中正在发生的“震荡”、运动和变革,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日趋激烈。大家都在大嚷大叫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失败,许多人根本无视变革过程的其他阶段,断言这些国家应完全否弃社会主义体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有些人提出社会经济制度与政治体制之间存在着某种机械关系的观点,得出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不可兼容的武断结论。他们断言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可能有政治民主,而社会主义类型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这一论述,笔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真正企业民主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胜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因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以后,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孰优孰劣、孰胜孰败的问题就越出了纯理论争论的界碑,进入了既进行理论争论又接受实践检验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究竟有没有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经济?如果说前者对于后者有优越性并且能够战胜它的话,那么优越性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