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意味着我们要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包括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进而使黑龙江省的要素禀赋结构与发达地区不断接近,最终实现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陷阱”理论是以批判比较优势理论静态性质为自己立论的。而实际上,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承认“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而使自己具有了动态性质,所以“,比较优势陷阱”理论依然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明。产品要素密集度和国家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通过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使其赢得动态比较优势,所以,长期推行比较优势战略并不会跌入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4.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 (或者市场 )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并且能够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本文着重探讨企业竞争力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我国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并对南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给出了一定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秀斌 《理论界》2005,(1):62-63
一、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与测度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MD)在联合组织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中提出,国际竞争力是国或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财富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认为,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层次的国家竞争力,中观次的产业竞争力以及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力。根据“哈学派”以及波特的研究,我们可以把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个国家产业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表现为比较优势)和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而作为其微观基础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信息化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指出新型工业化是重大的路径转换 ,而不是一般的路径改善。这种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性 ,势必孕育着产业融合的内涵。由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 ,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互动 ,或更大范围内的经济性互动 ,而是具有更丰富内涵的综合性互动 ,所以 ,从理论上讲 ,这种互动将在三个不同层面 (产品、生产经营和产业 )带来融合。为实现这种融合 ,需要相应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对广东省机电、纺织、服装、化工、钢铁等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度;并通过与其主要贸易对象美国、日及欧盟的比较,对广东工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做出总体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其国际竞争力实际结果及未来趋势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8,(4):61-69
本文建立基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中国近年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就制造业而言,除初级产品部门外,其余各类产品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均有提升;中高技术产品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上升幅度较大,成为中国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新动力。相比而言,服务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货物贸易方面,应积极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开拓跨境贸易新渠道;在服务贸易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加强服务贸易宏观调控,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对南京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南京产业目前的状况和主要问题 ,指出南京的产业发展上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支柱产业选择有失误、产业集中度低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及新型工业化对产业发展的要求 ,文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综述——历程、问题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现有文献在区域竞争力内涵、理论基础及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基础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争议和问题,全面盘点2000年以来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指出该领域内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必须加强理论创新,并且注重与实际发展动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建立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框架.用SWOT分析法对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并应用所提出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对培育与构筑福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自身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产业融合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对产业发展和产业经济理论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产业间互相渗透具有内在成长性,正在促使现有产业的边界重新划分.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产业融合往往催生一个新的产业.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我们应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新的认识.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走新的工业化道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是要走产业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并存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杜靖 《社会科学家》2007,(1):164-167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本文在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包括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构建、巩固、延展等因素,并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是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南京是长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 ,南京应从产业结构现状出发 ,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培育有技术和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使南京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中国有不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强调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然而,如今简单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正在遭受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区域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进步,必须跨越比较优势、转向集聚优势.对于福建而言,应根据实际情况努力集聚五大优势、着力提升集聚优势能力、打造集聚场效应,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片面工业化战略与一些短视的政绩偏好影响 ,我国工业化相当程度上是在偏离人本主义理念的轨迹上发展的。这突出地表现在许多工业企业的竞争力都是要素成本型的 ,即企业利用制度疏漏和不对称的要素地位 ,通过压低弱要素价格而形成企业效率。由此招致居民消费率下降、基尼系数升高、资源环境过度受损等一系列反人本主义的发展后果。切实转变竞争力观念 ,推动我国企业转向人本主义的要素效率型发展路径 ,已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产业自生竞争力是产业自我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内生性、客观性和盈利性,主要由资源配置能力、产业组织效率和产业创新能力要素构成。产业自生竞争力有利于产业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优化,为产业发展战略和增强竞争力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福建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观观照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借助科技进步等后发优势,实现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从新型工业化的这一实质重新审视福建的工业化,分析福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以产业为中心,从区域、产业、项目三方面深入探讨“十一五”期间福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苏的新型工业化实践独具特色。它与沿江大开发战略、外资大规模进入、民间投资踊跃等紧密相连。这一阶段是江苏制造业以及相关产业全面提升的重要历史性阶段。新型工业化将会带来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 ,同时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集约化等方面的要求。江苏物流业应积极进行产业组织调整、网络化经营、信息化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创新等 ,切实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物流效率高的物流产业 ,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为新型工业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目前,传统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离开我国国情。与此同时,传统产业几十年来工业化之路代价沉重至今却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竞争力薄弱、生态环境恶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另辟蹊径,实现传统产业的自我超越,从而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