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报业是晚清社会的新生行业。晚清社会引入电报后,清政府按照近代中国的社会条件建设发展电报业。电报业诞生后,形成官方主导的运行机制。在官方的推动下,晚清电报业逐步进入民间社会,开始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电报业的发展及其优势的体现,民间社会开始接受、认同,并开展建设民族电报业的讨论与思考。电报业本身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的社会需要,决定了晚清电报业国有化的最终归向。在晚清电报业的社会化进程中,官方高度重视、全程参与、顺势引导,这一特殊现象表明了清廷对电报业的民族性“改造”。晚清电报业的国有化过程,亦是电报业民族性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晚清中国在西来的滚滚电报洪流冲击下,朝野思想界日益分化.其中,趋新认知由初期的势单力弱而渐渐壮大,并同守旧思想展开论争,直至演进为激烈的对抗,最终占到上锋.此为晚清时期社会转型的重要表征之一,同时亦构成中国引入电报的思想源基及重要推动力.1877年6月27日,李鸿章创建津衙线,将趋新思想初步变为现实,揭开中国自建电报的序幕.这一切以个案揭示出晚清社会及观念变迁过程中近代向传统挑战的众多面相.  相似文献   

3.
晚清电报保密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报自晚清引入中国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亦因屡遭泄密而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乃至严重后果。但不能因此而认定晚清未建有电报的相关保密制度。其实,晚清朝野十分重视电报的保密工作,并在引进与推展这一西方近代文明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保密制度。问题在于,该制度形成是一个过程,最终确立较晚,从而使得晚清电报的运作在相当长时期内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机制。这是晚清电报屡遭泄密乃至重大泄密的主要原因之所在。不过进入20世纪后,电报泄密的主导因素已由制度因素逐步向社会因素转移,从而呈现出一方面制度在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泄密却日渐频繁的悖异态势。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清末严重的社会颓势与危机。  相似文献   

4.
陈玥 《兰州学刊》2004,1(4):178-180
晚清中国是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让中华民族几近崩溃。为解决民族危机 ,晚清国人千方百计试图与西方融合 ,而近代国际法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本文便是对晚清中国与近代国际法关系 ,及晚清国人对近代国际法所持态度作出的一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清末修律为标志的晚清法制改革 ,是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一件大事 ,也是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一、内外交困推动法制改革晚清法制改革的展开 ,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 ,这就是晚清政府所处的内外交困的境地。中国社会内部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使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法律领域 ,也产生了变革传统法制的要求。首先 ,传统法制受到了批判。清朝法制是在继承明朝法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中华法系的延续与发展。但是 ,到了近代 ,这种法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受到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的批评。在针对清…  相似文献   

6.
晚清广州邮政三足鼎立,传统民信局?各国开设的“客邮”和大清邮政并存,但邮政管理统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肇兴于中外交涉频繁?战火连绵的晚清广州电报业,极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代邮政在广州商民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伴随电报的开设而兴办的电报学堂是广州早期现代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广州近代邮政电报的开设情况及其特点,有利于较为全面地了解近代邮政电报的兴办对晚清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防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的传入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是晚清近代外交发轫的重要标志之一①.同时国际法的传入又促使了晚清其他近代外交理念的萌生,推动了中国和近代国际社会的接轨.但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并不是很成功.  相似文献   

8.
张鸣岐主政广西时期,中国正值内忧外患时期,为有效地应对西方列强对中国西南的侵略,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变革措施,包括调整军队编制、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发展近代电报系统和铁路网络。这些举措顺应了世界近代军事变革潮流,大幅提升了近代广西的防卫能力,有效地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英国《泰晤士报》有关中国晚清时期的大量报道是研究近代中外关系的珍贵史料。本文以该报有关1898年前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活动的报道为例,指出这些报道不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更须注意的是它代表的公众舆论力量当时已成为影响英国政府有关决策的一大因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乡关系变迁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也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海外学者关注晚清时期的城乡关系,强调城市与乡村间的紧密联系;国内学者则主要分析了民国时期城乡经济上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并强调社会认同方面的城乡疏离.近代城乡关系研究尚待在古代城乡关系、近代城乡转型动因与城乡互动特点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在研究视角与区域的多元化上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