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年的丘逢甲属于改良派还是革命派?这是不久前结束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与会者热烈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衡量丘逢甲晚年究系何派,并不在于他是否在组织上加入过同盟会,也不在于其他别的,关键要看他:(一)是赞成还是反对推翻腐朽卖国的清王朝;(二)是赞成还是反对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相似文献   

2.
由广东省社科联、广东历史学会、广东中国文学学会、广东教育学会和梅州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30周年学术研究讨会于1994年12月20——22日在梅州市举行,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就丘逢甲的爱国思想、诗歌、教育思想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会者通过对丘逢甲一生的言行的评析,进一步肯定丘逢甲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志土,一致认为,对丘逢甲爱国主义思想的评价,在1984年召开的“纪念丘逢甲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就给予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但遗憾的是,这种公允的评价在近10年来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同,尤其是在教科书中尚未得…  相似文献   

3.
<正> 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史学界对丘逢甲的评价大都是否定的,说他在反对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中,先是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抱幻想,后则仓惶逃窜。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今天,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给丘逢甲以正确的评价。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仓海,台湾省苗栗县人,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值得称道的爱国志士。逢甲从四岁起,就在父亲潜斋公所在的  相似文献   

4.
<正> 丘逢甲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又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不仅参与了台湾的乙未抗战和辛亥革命,抒写了数以千计的激动人心的爱国诗篇,而且为振兴国势、解除国难,劳碌奔波了大半生;还以他的远见卓识,培育了一大批资产阶级革命人才.他以他的诗文、思想和爱国行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后起之秀。他确实不愧为我国历史爱国志士行列中重要的一员。今年是丘逢甲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毕生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思想,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就丘逢甲爱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丘逢甲与乙未抗日保台运动戚其章100年前的乙来年,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保台运动席卷台湾全省,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在这场运动中,有一位非常活跃的人物令人注目,他就是丘逢甲。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丘逢甲评价不一,聚讼纷坛,莫衷一...  相似文献   

6.
丘逢甲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早在抗日保台斗争以前,他便在台湾积极从事教育以报效祖国。内波以后,他更是锐意于兴学启民智,向封建传统教育挑战,积极创办新学,在粤东“劝办学校以百数”,①桃李满天下,“学生出其门者千余人”,②“在其兴学十余年中,培植人材至多。广东革命志士,多半出其门下。”③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然而,一部《中国近代教育史》,④不论在论述洋务教育或维新派的教育时,竟未有片言只字论及丘逢甲,我们认为,这是不公允的。丘逢甲从脱离洋务派走上维新道路,到由改良走向革命,由一个爱国主义者完全…  相似文献   

7.
近代粤东客籍诗人群体是 19世纪末形成的一个地域性文学集团 ,它是以黄遵宪、丘逢甲为中心 ,靠共同的客家情结和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而维系 ,他们的诗歌创作风格各异 ,对岭南近代诗坛乃至近代文学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丘逢甲是近代杰出的爱国政治家、教育家和诗人。他的一生,是英勇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一生,也是努力寻求救国真理的一生。其间同日本的关系甚巨,本文将略述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丘逢甲在台湾以“抗倭守上”为号召,组建义军,准备抗击日寇来犯。次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宣布割让台湾,丘逢甲悲愤交集,以“全台义勇统领”、“在籍工部主事”名义向清廷“刺血三上书”,坚决反对割台,表示:“万民誓不从日!”“百姓无依,惟有死守”。①在挽回无效的情况下,他又倡言台湾自主自救,建立“台湾民主国”…  相似文献   

9.
丘逢甲(1864—1912)是近代台湾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清末有影响的民族志士和教育活动家。早在本世纪初,梁启超就把他同黄遵宪(公度)并提,同誉为近代“诗界革命之钜子”;南社中坚柳亚子更有诗赞曰:“时流竞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丘逢甲在抗敌护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统一的正义斗争中,确曾起过积极作用,他的诗作饱和着台湾人民的血泪,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丘氏的研究工作,近年才引起注意。下面,拟就个人所接触的材料,对丘氏生活的时代,生平思想及其诗歌创作,作一概括性的评介。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时期的丘逢甲究竟属于什么派?有的同志说他思想上赞扬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组织上加入了同盟会,行动上又掩护过一些革命党人,是一个革命派。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诚然,丘逢甲返回大陆之后,一直致力于兴办近代教育,造就爱国救亡的青年志士,他的学生确有不少成为革命党人,参与了革命派所发动的起义。他主持谘议局期间,曾厉行禁赌,兴利除弊,并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引用和掩护了一些有师生情谊的革命党人。武昌首义,各省响应,他也参加策划广东独立,担任军政府教育部长并作为  相似文献   

11.
赵春晨 《学术研究》2006,(10):112-113
本文对清末爱国志士丘逢甲在庚子“勤王”中蛰伏未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他同康有为等人不能完全合拍等主观原因,不能将其简单归结为丘逢甲的家事拖累所致。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的强音——读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诗人丘逢甲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一直得到人们的推重。黄遵宪曾致书梁启超论丘诗云:“此君诗真天下健者。渠自复曰:‘二十世纪中,必有刻黄、丘合稿者。’又曰:‘十年之后,与君代兴。’论其才调,可达此境,应不诬也。”①而梁启超对丘诗也很为推崇,说:“吾尝推公度、穗卿、观云为近世诗家三杰,此言其理之深邃闳远也。若以诗人之诗论,则丘仓海(逢甲)其亦天下健者矣。……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乃尔,得不谓诗界革命一巨子耶?”②梁氏虽然推评为“天下健者”,“诗界革命一巨子”,但他把丘诗看作“诗人之诗”,却只是抓到了一个方  相似文献   

13.
丘逢甲乙未保台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丘逢甲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丘逢甲是乙未台湾保台运动的倡导者。但是,对于他的保台事迹,至今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故有许多问题尚有待于探讨,且以讹传讹之处亦甚不少。本文试作初步探索,希望引起讨论,以推动是项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4.
四十年来好弟昆,一回相见一销魂。少时文酒东风梦,故国旌旗夕照痕。黄鹄几时予我翼,青山它日访公墩。茫茫沧海雄心在,夜半闻鸡舞逖琨。(癸卯六月,颂丞表兄再访予鮀浦赋此奉政逢甲) 这首诗,情真意足,韵味深远,是丘逢甲诗作中的佳构。可惜一九八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及一九八四年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岭云海日楼诗钞》均没有收录。它保存在谢颂丞的《小东山诗存》之中,丘逢甲的侄孙女丘秀芷的著作《剖云行日》还刊出了这首诗的墨迹。它是丘逢甲所作,可确信无疑。  相似文献   

15.
丘逢甲与客家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可群 《学术研究》2000,(5):122-126
丘逢甲生为台湾客家人,受客家人文精神的孕育,受客家先贤的影响致深。他以自己的人格、创作实践和客家情怀,为客家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文集《岭云海日楼诗钞》之中。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纪念丘逢甲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广州市和梅县市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广东历史学会、广东中国文学学会,广东教育学会和梅县地区、蕉岭县联合举办的。来自北京、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及广东的学者、专家、研究人员和丘逢甲的亲属共一百一十三人出席了讨论会,并提交论文四十一篇。参加学术讨论会的同志对丘逢甲在文学、教育事业和抗日保台方面的贡献,尤其是丘逢甲从抗日保台到支持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丘逢甲先生是我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17.
《丘逢甲研究———1984年至1996年专集》简评裘汉康丘逢甲是杰出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著名的诗人。对于这样一位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应该怎样实事求是地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内地学术界曾经有过不同的意见,也曾流传过一些对于丘逢甲的不实传闻。过...  相似文献   

18.
丘逢甲离台内渡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其章 《学术研究》2000,5(10):77-85
在中国近代史上,丘逢甲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之一。在所争议的问题中,以离台内渡一事为焦点,成为评价丘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作者从丘逢甲离台内渡的时间、离台前的抗日活动及内渡原因、“挟款以去”等方面对丘氏离台内渡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9.
“哀乐之情感,歌咏之声发”,历来优秀的诗作,总是志思蓄愤,震荡心灵的。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特别是他的许多爱国诗篇,感情强烈,动人肺腑,达到了“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境界。例如: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丘逢甲与康、梁、黄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丘铸昌 《学术研究》2001,(2):118-123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流亡海外,丘逢甲始与其相交往.光绪己亥腊月(1900年1月),丘逢甲应康有为邀请,赴香港,与其会面,共商国事,谋"勤王"起事,达成初步共识.随后,在新加坡再相会.由于种种原因,康、丘友好关系破裂,从此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本文重点论述了丘逢甲与康有为的关系.此外,也涉及丘逢甲与梁启超、黄遵宪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中国近代政治事件中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