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市场产品认证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认证制度仍然存在着不少争议:认证标准的刚性和弹性如何在国际和国家地区之间得到协调,非政府组织对于标准制定和认可的不足,"认证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小企业的发展出路以及在认证制度中政府应当扮演的角色等等。这些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不仅对于国际认证制度的发展完善十分关键,而且对于当今蓬勃发展但缺陷尚存的我国认证制度而言,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验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生态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但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旅游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美好的体验和难忘的回忆成为当代旅游者的目标.因此体验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也应顺应这一趋势,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便促进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分析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体验为中心的一整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情感型生态旅游营销模式、过程型生态旅游消费模式、服务型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以及参与型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教育型生态旅游解说模式,希望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并努力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获取利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是难以回避的。必须认识西方主导的社会责任认证的不公平性,重视社会责任认证对发展中国家长远发展的积极意义,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与科学发展观是相吻合的。在应对思路上坚持我国国情的差异性,尽快建立以国际劳动标准和我国劳动法为基础的,适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标准及认证认可制度。  相似文献   

4.
彭明勇 《南方论刊》2007,(10):69-70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兴形式。生态旅游是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结合与运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内涵和标准及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提出了使生态旅游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建设的滞后形成矛盾,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 的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体系,本文从分析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有关法律的问题入手,展开论述,得出 了应建立生态旅游专有的完整法律保障体系的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清真食品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建立统一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考察国内外关于清真食品认证立法情况,指出我国清真食品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清真食品认证体系的建议,以期有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清真食品产业向前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成为我国当前旅游开发的核心指导思想,而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旅游在全球倡导绿色消费的环境下地位日渐凸显,对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以全域旅游为指导开发生态旅游既符合国情选择,也是我国旅游业本身发展的大势所趋.以全域旅游为视角构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索全域旅游理念下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的新路径,为旅游产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农业生态旅游概念、发展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上海浦江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区位、资源和客源三大优势,在此基础上,建议浦江发展农业公园、观光农园、租赁农园等几种农业生态旅游产品;针对浦江镇具体的现状、特点,提出几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应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学习型社会进行认证,加快教育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要使学习型社会得到良性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认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习型社会认证制度,提高认证水平。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而我国的生态旅游则在得失并举中发展。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对旅游地的建设和规划以及对游客的环境宣传教育,以使我国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台山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入手,提出以生态旅游带动焦作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并采用SWOT分析法,分别从云台山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台山的生态旅游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为云台山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琅岐国际生态旅游岛的建设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也对琅岐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充分分析琅岐岛发展国际生态旅游基础及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而为琅岐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建议,借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有利条件,示范开展先行先试,最终做实国际生态旅游岛的建成并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中生态旅游意识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旅游意识是人们生存和休闲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与理性思考,是我国传统文化系统的精要之一。主要表现为:生命为根本的生态旅游伦理意识、"天地人合一"的生态旅游审美观、自然美为审美最高准则的审美观、"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生态旅游开发意识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旅游观念等。探究传统文化的生态旅游意识,对于充分挖掘生态旅游意识的功能,厘定生态旅游发展原则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要回顾浙江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上 ,对其发展特征作了概括 ,并以临安市发展生态旅游和全省创建绿色饭店为例 ,进行了实证性分析 ,提出浙江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总结分析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主要经验的基础上,从改革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完善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残留监控体系、推进农产品认证的发展和监管、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和保障措施以及加强农产品源头风险分析和防控等方面对我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认证标志用以识别不同的认证标准组合体系,其法律属性为标志化的服务名称。认证标志要构成商标,必须是特定认证服务的专有名称,而非同类认证服务的通用名称。各国商标法对认证标志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模式,集体商标权、证明商标权和普通商标权模式。证明商标本质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商标。应在保留和完善一些特殊规则的基础上,以服务商标的理念改造我国的证明商标制度,以保护构成商标的认证标志。  相似文献   

17.
ISO9000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彤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3):137-139
高等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而言,在我国高等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也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在我国高等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有五个关键环节需要注意。其一,要正确理解ISO标准的有关术语和概念;其二,要正确理解教育作为特殊服务性行业的特点;其三,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其四,要动态地评价教育质量;其五,引进ISO9000模式要结合中国实际和高校实际。  相似文献   

18.
建立职业教育供需匹配的市场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英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近十多年来,通过营造宽松的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内部环境、培育职业资格认证市场要素、细分职业资格认证市场以及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外部监管,形成了既独立于政府,又接受政府监管的新型的职业资格认证市场。这一市场运行模式表现出三方面特征:一是以颁证组织为市场主体;二是政府监管下的结构化市场;三是以追求效率和创新为主导价值。对构建我国职业教育资格认证市场的启示是:培育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市场要素;赋予培训评价组织以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统筹和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9.
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生态化是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实现美丽内蒙古的主要路径.在深入分析呼伦贝尔市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找到了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生态旅游与新农村牧区建设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生态旅游与林区经济转型、调整生态旅游产业结构及生态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探索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助推旅游产业的全面生态化.  相似文献   

20.
以珠江流域贵州段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个案,分析了贵州境内黔东南、黔南以及黔西南州珠江流域境内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流域(区域)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性、自然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交融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站在珠江全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高度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发珠江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措施.提出建立珠江全流域大旅游开发思路,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基础上,打造"珠江全流域旅游文化走廊",建立"珠江流域旅游走廊"管理协作机构,以及大背景、大范围、大运作的珠江全流域旅游文化走廊开发的营销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