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社会发展动力是历史观中“陈旧”而绕不开的问题.人道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没有直接明确探讨过此,但相关理论中又不乏其见解.人道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社会发展动力论,出发点是“人”及其本性;理论基石是实践一元论;理论入口是“理论批判”;理论核心是“本能”、“欲望”与需要;理论路径是心理、意识、文化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崔希福 《学术论坛》2006,2(6):26-29
唯物史观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某种渊源关系表明,两种理论尽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一定层面上又是相吻合的,可以相互补充。文章在系统分析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与唯物史观在社会发展动力论、人的本质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主要理论问题上的差异和分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上述理论问题上的一些观点,对深化和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发展动力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两部分组成。经典马克思主义动力论主要包括根本动力论、直接动力论和合力论等三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发展实际,经历了统筹发展动力论到改革开放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再到科学发展动力论四个阶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内涵,实现了其自成一体的发展。科学发展动力论从方法论视角吸纳改革开放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等实践成果,在更高层次上回应了统筹发展动力论,对推进当代中国乃至全球发展都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4.
乔瑞金  郭鹏 《河北学刊》2014,(2):98-102
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市场的观察并未包含历史维度,导致其形成了一种静态和机械式的市场动力理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梅格纳德·德赛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重新将市场放入历史语境中,以探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命运为最终目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动力理论。  相似文献   

5.
李国华 《东岳论丛》2012,33(7):188-190
唯物史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唯物史观内涵的实践观、生产力理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深化与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玉 《学术探索》2001,2(1):65-67
本文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中的文化比较论和新进化论进行比较,从马克思的主体自我决定论、实践创造论、辩证发展观和世界历史论四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对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超越.阐述了面对21世纪的社会发展,我们亟须大力破除传统西方社会发展观的根本缺陷,代之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一个时代最为强烈的回音,而文化理论的问题只有在与社会发展实践的交融和互动中才能得以延展和深化。在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话语体系中,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再到费尔巴哈,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文化维度抑或是文化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把文化的实践形态纳入社会总体实践的基本类型,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文化内涵及其演进规律,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通过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践思维基本原则的澄清,我们可以窥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本质和价值旨向,也即是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总体的一部分所彰显出的人类精神实践的基本内容。对现实的人及其文化实践的合理阐发,正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使命,走向实践的文化可以称之为唯物史观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8.
西方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斥之为“经济决定论”、“唯生产力论”,进而否定唯物史观。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误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从未否认过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生产力无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就应止于生产力。生产力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本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内在动力。从生活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历史就形成了广义唯物史观,广义唯物史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包含三个维度:由一系列政治经济范畴及其关系构成的结构维度,构成唯物史观的一般话语系统,由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的批判的或方法的维度,构成唯物史观的理论硬核并发挥理论定向功能,表达为政治理论与社会哲学话语;由哲学人类学主导的人学或历史学的维度,构成唯物史观的目的,表达为文化及历史学话语.它们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唯物史观的诸种表述,我们必须合理地把握其侧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强化了入学维度,阿尔都塞及后马克思主义则强调了结构维度.历史唯物主义的诸种重构努力,一直存在着对经典层面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无视和否定,显示了目前西方激进左翼界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发展包括物的不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大方面内容,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论、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历史主体论的丰富蕴涵。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有其深厚的哲学根基.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高举唯物史观之生产力决定论、历史主体论和社会系统论三面旗帜,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唯物史观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它进一步升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表述其历史观的理论外壳,又是论证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世界历史理论的时候,着眼于理论的发展性与实践性。因而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经历了由单线论向多线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单线论的世界历史理论时,视角限于西方历史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单线论世界历史理论发展为多线论世界历史理论,既包容了西方社会历史的发展道路,又兼容了东方社会历史的独特性,因而其世界历史理论有更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更具有科学性,也更便于人们理解其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祁程 《南方论刊》2008,46(2):18-1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是从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形态等多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是当代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它的理论立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许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它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并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层动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主要从政治经济学和阶级革命的宏大叙事层面论述日常生活,但他们建基于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地基之上的生活哲学,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转向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重视社会结构的整体性以及日常生活的文化中介功能。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批判性思考日常生活,将社会主义革命导向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微观领地。不管是卢卡奇、葛兰西还是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都带有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理论特征,强调文化变革,充分体现出文化政治的理论与实践倾向。  相似文献   

16.
试论历史的规律性与异变性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究竟是什么?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基础——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自马克思主义创立后的百余年来,人们对这个根本问题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争论的焦点,是所谓单线论(或一元论)还是所谓多线论(或多元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唯物史观的现代适用性时,西方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断定:西方社会既然没有按照马克思所预言的样式发生革命,那么,作为预测未来之理论根据的历史决定论便失去了真理性;在我国,也有些学者断定:中国没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  相似文献   

18.
<正> 后工业社会理论,是近年来对我国思想意识领域冲击、影响很大的一股西方思潮。这一理论以新技术革命的名义,把知识、信息作为依据,试图通过对人类社会的预测,揭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可否认,这一理论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它反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实质。目前,揭示和批判这一理论的实质,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搞好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基本否定到基本肯定再到承认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形态这三个阶段.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坚持与发展的结合上提出和回答"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知识准备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知识、西方文化知识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雨  太盛 《江淮论坛》2000,5(2):13-18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拟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学说作一探讨。一唯物史观认为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在不同的社会 ,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对立社会中 ,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但是 ,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剥削制度以及作为阶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