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述分层是小说叙述学经常讨论的课题,但是问题的真正解决,却需要进入符号叙述学.一旦叙述文本的载体,从记录性媒介文字,转换成演示性媒介,即戏剧、电影、游戏,此时哪怕故事依旧,叙述分层的机制也会发生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卷入的时间状态转换成“现时性”,即叙述与被叙述同时发生.如果分层之间的间隔被冲破,发生了跨层,演出性叙述由于其现时性,会比较自然,而文字叙述反而会出现无法解释的悖论.  相似文献   

2.
汉语“知识分子”概念的起源、发展、运用和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西方的一些intellectual概念做进一步梳理,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重要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理论研究,同时也能揭示中国学界至今对“知识分子”概念的某些误读及其相关论说的偏差。汉语“知识分子”概念与西方intellectual概念的脱钩,既是概念史问题,也是思想史问题;而将“知识分子”与intellectual挂钩,则是理解上的问题。“知识分子”概念史清晰地表明,此词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自成一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汉语史上的词义研究,硕果累累;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的语言学、词汇学的研究,产生了“承前启后”的深远影响。但是,在词、词义定义(概念)、运用等方面,也有过不同角度的争论。“真理产生于辩论中”。词义定义的明确解决,推动了词义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证古今词义的性质、来源、发展、变化,立足普通语言事实,着重探讨词义到语义这一语言基础工程。语言学的核心是语法。词义发展的“核心”或关键,俗说转义,新说“引申”。汉语新词新语出现,必然要产生与它相适应的词义。这对于丰富汉语词汇,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李卫华 《河北学刊》2015,(1):104-107,116
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随着当代电子传媒的飞速发展,大量新的叙述体裁(如"真人秀"、微博、微信)涌现出来,无论是旅游热、古迹热、消费热、食品安全忧虑,甚至国学热,都借叙述而取得公众关注。叙述学不得不面对文化实践,自我改造。不仅要有各门类叙述学处理各种体裁,还必须有覆盖各种叙述体裁的一般理论。"广义叙述学"是应文化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产生;它不是一种人为的构筑,而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总结。正因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五位多年在高校研究叙述学的学者对若干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李卫华发现中国古人已经在讨论广义叙述学,金圣叹评论历史著作,用的是类似评论小说的方式,而且意识到"纪实"与"虚构"的重大分野;谭光辉对拙作《广义叙述学》中提出的纪实与虚构的"区隔"原则提出值得重视的商榷;王瑛认为广义叙述学的提出,是中国学术界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叙述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王委艳认为广义叙述学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使批评理论的中国化有了一种新的方式。本辑也附了一篇拙文,试图把一种似乎简单的现象——"分层"扩展到所有的叙述(尤其是"演示叙述")中,此时出现了远远比小说复杂的情况。参与讨论者的共同看法是:"广义叙述学"还远未形成一个体系,它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等待着更多的学者参与、批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谭光辉 《河北学刊》2015,(1):107-110,116
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随着当代电子传媒的飞速发展,大量新的叙述体裁(如"真人秀"、微博、微信)涌现出来,无论是旅游热、古迹热、消费热、食品安全忧虑,甚至国学热,都借叙述而取得公众关注。叙述学不得不面对文化实践,自我改造。不仅要有各门类叙述学处理各种体裁,还必须有覆盖各种叙述体裁的一般理论。"广义叙述学"是应文化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产生;它不是一种人为的构筑,而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总结。正因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五位多年在高校研究叙述学的学者对若干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李卫华发现中国古人已经在讨论广义叙述学,金圣叹评论历史著作,用的是类似评论小说的方式,而且意识到"纪实"与"虚构"的重大分野;谭光辉对拙作《广义叙述学》中提出的纪实与虚构的"区隔"原则提出值得重视的商榷;王瑛认为广义叙述学的提出,是中国学术界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叙述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王委艳认为广义叙述学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使批评理论的中国化有了一种新的方式。本辑也附了一篇拙文,试图把一种似乎简单的现象——"分层"扩展到所有的叙述(尤其是"演示叙述")中,此时出现了远远比小说复杂的情况。参与讨论者的共同看法是:"广义叙述学"还远未形成一个体系,它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等待着更多的学者参与、批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瑛 《河北学刊》2015,(1):110-113,116
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随着当代电子传媒的飞速发展,大量新的叙述体裁(如"真人秀"、微博、微信)涌现出来,无论是旅游热、古迹热、消费热、食品安全忧虑,甚至国学热,都借叙述而取得公众关注。叙述学不得不面对文化实践,自我改造。不仅要有各门类叙述学处理各种体裁,还必须有覆盖各种叙述体裁的一般理论。"广义叙述学"是应文化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产生;它不是一种人为的构筑,而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总结。正因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五位多年在高校研究叙述学的学者对若干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李卫华发现中国古人已经在讨论广义叙述学,金圣叹评论历史著作,用的是类似评论小说的方式,而且意识到"纪实"与"虚构"的重大分野;谭光辉对拙作《广义叙述学》中提出的纪实与虚构的"区隔"原则提出值得重视的商榷;王瑛认为广义叙述学的提出,是中国学术界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叙述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王委艳认为广义叙述学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使批评理论的中国化有了一种新的方式。本辑也附了一篇拙文,试图把一种似乎简单的现象——"分层"扩展到所有的叙述(尤其是"演示叙述")中,此时出现了远远比小说复杂的情况。参与讨论者的共同看法是:"广义叙述学"还远未形成一个体系,它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等待着更多的学者参与、批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委艳 《河北学刊》2015,(1):113-116
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随着当代电子传媒的飞速发展,大量新的叙述体裁(如"真人秀"、微博、微信)涌现出来,无论是旅游热、古迹热、消费热、食品安全忧虑,甚至国学热,都借叙述而取得公众关注。叙述学不得不面对文化实践,自我改造。不仅要有各门类叙述学处理各种体裁,还必须有覆盖各种叙述体裁的一般理论。"广义叙述学"是应文化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产生;它不是一种人为的构筑,而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总结。正因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五位多年在高校研究叙述学的学者对若干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李卫华发现中国古人已经在讨论广义叙述学,金圣叹评论历史著作,用的是类似评论小说的方式,而且意识到"纪实"与"虚构"的重大分野;谭光辉对拙作《广义叙述学》中提出的纪实与虚构的"区隔"原则提出值得重视的商榷;王瑛认为广义叙述学的提出,是中国学术界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叙述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王委艳认为广义叙述学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使批评理论的中国化有了一种新的方式。本辑也附了一篇拙文,试图把一种似乎简单的现象——"分层"扩展到所有的叙述(尤其是"演示叙述")中,此时出现了远远比小说复杂的情况。参与讨论者的共同看法是:"广义叙述学"还远未形成一个体系,它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等待着更多的学者参与、批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毅衡 《河北学刊》2015,(1):100-104,116
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随着当代电子传媒的飞速发展,大量新的叙述体裁(如"真人秀"、微博、微信)涌现出来,无论是旅游热、古迹热、消费热、食品安全忧虑,甚至国学热,都借叙述而取得公众关注。叙述学不得不面对文化实践,自我改造。不仅要有各门类叙述学处理各种体裁,还必须有覆盖各种叙述体裁的一般理论。"广义叙述学"是应文化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产生;它不是一种人为的构筑,而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总结。正因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五位多年在高校研究叙述学的学者对若干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李卫华发现中国古人已经在讨论广义叙述学,金圣叹评论历史著作,用的是类似评论小说的方式,而且意识到"纪实"与"虚构"的重大分野;谭光辉对拙作《广义叙述学》中提出的纪实与虚构的"区隔"原则提出值得重视的商榷;王瑛认为广义叙述学的提出,是中国学术界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叙述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王委艳认为广义叙述学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使批评理论的中国化有了一种新的方式。本辑也附了一篇拙文,试图把一种似乎简单的现象——"分层"扩展到所有的叙述(尤其是"演示叙述")中,此时出现了远远比小说复杂的情况。参与讨论者的共同看法是:"广义叙述学"还远未形成一个体系,它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等待着更多的学者参与、批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这个概念是个舶来品,中国大众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是在借用西方大众文化概念的同时却又摆脱了西方文化现有的二元维度的分层格局,体现出鲜明的本土化色彩。随着中国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对当下多元文化格局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的研究已走向纵深,然而学界习惯于把大众文化概念和大众文化本体视为同一,造成某种程度的误读,因而从学理上来深入剖析研究大众文化在中国语境下的生成机制和范式构建以及所体现出的意义表征对当下消费语境中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和康德伦理学说的方方面面牵连深广;同时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概念。本文展示了康德意志观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康德意志概念的起源、性质、层次、划界以及区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剖析。意志概念不仅在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作用,而且,它根本关涉康德道德学的核心内容,只有细致入微地检视康德的意志观,我们对康德的道德哲学才能既作出全景式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局部问题的透彻理解,从而避免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种种误读。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宪法和法律中广泛地应用了下定义的逻辑方法。定义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才能使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中的同一概念保持同一,建立协调统一的法律体系;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才能使行政和司法工作者的概念,与法律中的概念保持同一,协调一致地适用法律。所以,研究和阐述法律中的定义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逻辑著作一般地阐述了关于定义的理论,特别是关于属加种差定义的理论。当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08-215
国内外叙述学界有些学者把叙述学分为"经典叙述学"和"后经典叙述学"。这种分法是没有学理依据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叙述学从诞生直至今日,始终是在结构主义的框架内构建和发展的。从考察"后经典叙述学"相关论点入手,运用结构主义的一些基本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讨论"经典叙述学"和"后经典叙述学"分类的不合理性:梳理"经典"与"后经典"说的主要观点,可见这种区分的不合理;从结构主义的基本理念来看这种区分的非合理性;辨析赫尔曼提出的"经典叙述学"的四宗"罪"。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国内一些有影响的数理逻辑教材或专著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错误一方面在定义一阶逻辑形式系统的公理和规则时不正确地使用了"可证"这个概念;另一方面又自相矛盾地叙述和论证了受限制的演绎定理.  相似文献   

14.
意境叙述是带有民族文化特性的叙述策略,普遍存在于中国古代叙事文本创作实践中。但这种民族叙述策略却长期被忽视,缺乏学理上的梳理与定位。意境叙述就是宇宙与人生深层意蕴的叙事化感悟与呈现,是意境的叙述化在场,其主要特征是“事因意用”。意境叙述概念的提出及其主要特征的学理描述是进一步探讨意境叙述策略的前提性工作。意境叙述研究对丰富和完善民族叙述学理论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蔡铁鹰 《晋阳学刊》2008,(1):106-111
“视点西移”指近20多年来《西游记》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由“西域”这个概念扭结起来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等领域。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误读,是近百年来《西游记》研究踟蹰不前的根本原因;而纠正误读之后,《西游记》研究打开了相当多的全新领域,一个复杂丰富,舒展有序而又能够融受现有基础资料的成书演化线路也被初步勾勒出来。对于更具文化纵深的进展,我们有理由期待。  相似文献   

16.
周来祥先生的和谐论美学思想自提出以来 ,一直存在赞同与质疑两种意见 ,周先生也一直没有停止对它的思考和发展。今天再来解读周先生的美学理论 ,就会发现它更加具有合理性、包容性和发展性 ,从美本质的定义和理论体系两个方面来看 ,过去许多的质疑不过是一些误读  相似文献   

17.
话剧与戏曲属于不同的戏剧类型,有不同的艺术规范。近代对话剧艺术规范的认识是伴随着对西方文学性演剧方式的误读及误读成分的消减同时展开的。在比戏剧这一文艺体裁概念更切实、具体的话剧和戏曲的文类层面来探讨中国现代戏剧体式的嬗变,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梳理现代戏剧变革的取向,也对认识当代的戏剧发展和现代戏曲文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意识形态》虽然被公认为第一次系统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但是在以前的阐释中却长期误读和低估了其丰富的交往思想。把"交往形式"误读为"生产关系",把已经出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关系"术语误读为"生产力",用强化《〈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经典表述"来覆盖和遮蔽《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澄清误读和解蔽低估,是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思路反思和创新的前提,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葛兰西、马尔库塞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的人本传统,丰富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同时也造成了对马克思学说的某种误读。  相似文献   

20.
“艳词”与“小词”、“本色”与“诗化”是北宋词学观的两对最主要的理论范畴 ,前一对范畴体现了北宋文人对词之体性与价值的误读 ,后一对范畴则是北宋中后期对词的本体误读的结果。北宋词学及其观念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导源于他们那种建构在误读的基础上的词学观 ,而此种词学观念的深层根源则是当时以复归的儒家文化为价值指向的士人人格与主体精神的冲突。对这种深层文化根源的追寻与观照对于准确把握北宋词和词学的发展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