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早已习惯利用互联网去查询资料,浏览网页,可繁冗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往往令我们无功而返,网民们无不翘首以盼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早日出台。最近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一种"复合通用网址",这种新型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给我的上网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体验。  相似文献   

2.
国外网络社会研究的新突破——观点评述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文之 《社会科学》2007,(11):96-1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应用的普及,人们对网络技术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全面的把握,国外关于网络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社会视角多维度地揭示和重新诠释网络空间一些带有本质性和引领性的问题、对信息和网络技术引起的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描述和探索成了当今网络社会研究的关注焦点。其中,对互联网本质特性的再认识、对网络空间互动模式和网络行为的新理解、对网络社会中国家安全的重新定义,以及对互联网治理和治理权的探索,可以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方式。然而,在当前的互联网生活中,人的符号化,人际关系的虚拟化,人被互联网支配,以及人受制于信息环境等现象无不显示着互联网生活具有多面性,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互联网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自由,自由是互联网生活的真谛。人们想要享受真正的互联网生活,实现网络自由,必须消除互联网生活的异化,重构互联网生活,回归互联网的真谛,构建合理的互联网规范。引导人们实现网络自律是人类实现网络自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陈静 《理论界》2005,(3):138-139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当前国际互联网(Internet)技术日趋成熟,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变得密不可分。互联网是一个庞大而丰富的资讯库,其中有很多用于教学的多媒体素材。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网上学习,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提供了快速的学习模式,降低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的广泛性。从来没有一种媒体像网络这样,能够把知识和信息以随时随地的方式传播到适当的人群。因此,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英语学习是极其有效的方法。它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但同样精彩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不失为一个学习…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信息资源存储、交流和利用的主要环境。信息资源网络化主导着社会信息发展的主要方向,资源共享更成为其主流。作为社会信息中心的图书馆,也进行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于此种环境,传统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已由现代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另一种方式。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大多发现公平感来自于社会地位或社会比较。与此不同,本文认为人们对于不平等的理解塑造了公平感,互联网可以改变使用者对于不平等的归因进而影响其公平感。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CSS2019)的数据分析,发现人们的公平感并不完全由客观不平等状况决定。人们对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归因方式同样塑造着个人的公平感。相对于不上网的群体,使用互联网的人公平感更低,一方面因为互联网上负面信息更多,让使用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另一方面互联网使个人更倾向于对社会成就做外向归因。对于上网群体内部而言,使用互联网进行娱乐、工作学习无法提升公平感,但如果把网络作为信息获取的渠道则会降低公平感,大多数人上网都是为了娱乐与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7.
倪静忆 《南方论刊》2009,(11):62-64
全球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网络因其强大的传送功能,无以伦比的信息储备,快捷方便的操作方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谋生手段,一种生活的趋势,也将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生活趋势,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将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价值观念.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取得了系列显著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在加强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文化发展、互联网的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网上舆论引导与网下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以及健全网络建设与管理机制、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与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具有网络化社会、互联网社会和互联网社群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网络化社会指的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网络社会;互联网社会指的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并存在于互联网空间中的网络社会;互联网社群指的是存在于互联网空间中的一个个具体的网络社群.  相似文献   

10.
王晶 《大庆社会科学》2004,(6):42-42,45
自从冯·诺伊曼发明第一台计算机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今天,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广泛并且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更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效率,使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及人际交流都相当方便。网络将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人类"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信息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自由和开放的传播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权的旗帜下可以为所欲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进行适当的法律限制是互联网信息传播权得以顺利行使的重要前提。互联网信息传播权的法律限制在范围上既包括对传播内容的限制,也包括对传播行为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6,(5)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样态,各互动主体之间的联结有着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模式。在网络空间中,伴随着行动主体的"缺场"、"脱域"、"匿名"等特征的出现,共同体面临消解的危机随之而来。同时,网络共同体因其中的社会契约、成员和群体等基本要素的部分缺失而缺位。互联网的嵌入,使人们拥有了平等的信息获取和发声的权力。在流动的场域中,社会运行的逻辑和规则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们的行动图式和交互关系也随之改变。虚拟行动主体、信息和权力一道,经由互联网自由地输入和输出。不同于以往"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中轴,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就是权力的表征。根据个体处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差异,互联网利用新标准对个体进行再分层。相异于传统熟人社会人人可依的"乡土",互联网既可以使人们的表达管道更为多元,同时也加剧了部分社会成员与社会的断裂程度。网络社会新机制实质上就是权力重塑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艺术在与媒体技术的互动中蓬勃发展。媒体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互联网艺术的分期、形态与特征,互联网艺术则通过创造工具与作品、前景与背景、本体与社区联合体推动了媒体技术的社会应用。二者良性互动有利于形成新型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面向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一个普遍的结论,这与现有研究中对网络活动的性质涉及较少有关。因此,需要对上网活动进行分类,分别分析不同类型的上网活动,才能准确地揭示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对上海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即时通讯等人际沟通活动有助于维系较大规模的朋友网络;虚拟社区参与行为则有助于培育和维系虚拟社会关系,并且虚拟社区参与行为与虚拟社会资本的社会支持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总体的研究结果与"社会补偿效应"观点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5.
陈林彬 《浙江社会科学》2015,(2):92-97,77,158
随着新媒体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正异军突起并迅速构成为社会大众舆论的主要阵地。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网络发展的现状,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媒体观,对照现实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发展变革过程、传播规律以及现实的风险等进行分析,重新解读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媒体观。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发展正在进入社会化网络时代,在社会化网络下,真实的社交关系"迁移"至互联网上,人与人、人与信息相互融合衍生出各种新模式,甚至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都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和互联网本身的发展一样,社会化网络从萌芽到兴盛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三次浪潮。走到今天,整个互联网都在逐步迈向一个全网社交化的局面,并且随着移动设备硬件基础的提升以及3G网络等移动高速上网技术的普及,呈现出微信息、垂直化和移动化的特征。在一片叫好声中,社会化网络受到了投资人和从业者的一致认可,但同时它也到了一个重要关口,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迭代越来越快,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力也会越来越大。未来看似美好,但却仍然潜伏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移动互联网信息搜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回顾了互联网信息搜索四个阶段的发展历史,指出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搜索具有发展潜力巨大、信息数据私有化、搜索垂直化、搜索引擎搜索数据须付费、本地生活信息搜索明显的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面临的技术难题、盈利模式、隐私安全等问题,最后从法律、盈利模式、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搜索技术方面提出一些能够促进移动互联网信息搜索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模式已经嵌入人们生产、生活、思想、习俗等多元领域,党建工作亦不例外.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是当今党建工作的时代课题和现实任务.为此,从"互联网+党建"的内涵、发展、问题和趋势上,进行了党建模式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蒋奕忆 《中文信息》2022,(2):269-27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模式已经在生产和信息消费等角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纪念馆面临着互联网深耕时期是创新的发展机遇,宣教工作作为一项基础的宣传工作,是打开纪念馆面向社会的必经之路.传统的宣教工作模式已经吸引社会关注,要想在宣教工作中充分发挥纪念馆的教育育人功能和服务社会功能,就必须要在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性质:与机器对比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互联网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普遍,但还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原因是人们对互联网性质的认识不够深刻。互联网的出现及影响与工业革命初期的机器具有高度相似性。借鉴《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机器思想及分析方法,将互联网与机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是机器从动力革命、程序辅助、计算功能到对话需求发展的结果;互联网以机器作为连接的基础,具有无形客观、无限扩展和超脱的形式和快速、方便、大容量、交互性的特点;互联网能够改进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创造信息财富;互联网表现和增强现有社会联系,增加新的社会联系;互联网通过增加休闲方式和劳动选择带来更多的剩余时间。此外,利用互联网需要注意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