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广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而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有着怎样的...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已经突破社会制度的限制走向趋同。但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它而刻意追求它。将不断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争取人的自身解放和全面发展做为终极目标,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一、生产力的发展归结为人的解放和发展 确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客观上把生产力发展动力的理论研究提到重要的位置。迄今为止,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理论有三种主要观点: 第一、生产力的系统发展论:他们把生产力看做一个由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系统,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21,48(1):21-2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取得成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都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谓适逢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包括一系列基本制度的构建,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其中,这是一个伟大创造。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选择,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逻辑演进的结果。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性以及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性。其中,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寻找其根据和发现其逻辑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张素芳社会主义阶段必须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条红线,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深刻认识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所必须领会的精髓。一...  相似文献   

5.
选人用人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煜伟邓小平同志关于选人用人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用人观,促进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6.
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的基本任务.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胸怀,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把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相结合以解决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中的领导地位.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道路,生产的发展由盲目模仿到走出自己的路,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科学与生产力的思考周叔进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方针。现在理论界和广大干部...  相似文献   

8.
谷炜江 《学术交流》2002,3(4):10-12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基本手段,最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为目的,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在邓小平、江泽民生产力理论基础上的第三次重大发展,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发展观认为:应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都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资源和环境是生产力组合和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因素,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注意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生产力要素应合理流动,要跨区域进行生产力要素配置,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者相辅相成,更能增强综合国力;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加快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9,(1):59-65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有着鲜明绿色意蕴的科学理论。自然物质条件是劳动合成生产力的基本前提,而且在其构成要素和物化形态上,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自然基础,它本质上是作为要素被劳动引入生产过程的自然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来扩大自然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中存在为发展生产力而滥用和破坏自然力的倾向,合理的农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不相容,这是由资本的逻辑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中断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而且使土地肥力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递减。深刻领会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绿色意蕴,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对此,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作出了回答。从理论、实践和战略这三个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道路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前途,从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他的社会主义观。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并以此逻辑地推演到其他基本的内容。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实践的逻辑发展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郑重宣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党章也规定:“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我国和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不但对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指明了道路,在某种意义上也带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与社会问题,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结合起来,丰富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矛 盾进行再认识 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毛泽东同志认为,要解决这两对矛盾最根本的办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但在“大跃进”等特殊时期,又试图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变革到超越生产力水平的程度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不仅在理论上造成了混乱,而且在实践上带来了极大的失误。邓小平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华 《社科纵横》2008,23(12):11-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共十七大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邓小平同志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到江泽民同志的"先进生产力",再到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以及怎样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呈现出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生产力发展在不同阶段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反映了我们党对生产力认识的不断深化,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中国特色的生产力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尽管三者之间有所区别,解决的问题有所侧重,但存在着根本思想和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理论来源的科学性、实践基础的坚实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进一步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指处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得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结论。 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充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包括十八个理论观点,其中,邓小平着力阐述的是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三个关系,这些阐述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核心,这一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中,邓小平突出强调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当代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高概括。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社会主义的一般与社会主义的特殊的有机结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根据,以此论证我党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党根据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为了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       一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当然这也是重要区别),而在于是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本质,必须运用辩证科学的方法论。 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社会制度指的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等,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指的是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有机整体,其内容比社会制度厂泛,包括经济制度,但又不限于经济制度,还包括生产力。显然,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社会形态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往往只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特征,而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过去由于长期离开生产力孤立地研究和论述社会主义,其结果是把社会主义简单地等同于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消灭剥削,而没有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把握的一种失误。 总之,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必须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离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统一的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在自身经常的具体的相互作用中是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社会科学带来严重危害的基本理论错误,恰恰在于割裂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法,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脱离,使之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形式变为同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的有关问题,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工业化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从生产力经济学角度,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根据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