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海东藏族村落中的“夏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才让 《青海社会科学》2004,(4):132-134,144
“夏尼”是存在于青海省海东地区藏族村落中的一种以血缘关系而结成的民间互助性组织 ,“夏尼”在婚姻、葬礼、诵经、建房等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夏尼”的存在有利于减轻村民生活的压力、社会稳定、情感交流、调剂劳动资料  相似文献   

2.
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党支部成员和村民小组负责人统称为村组干部。村组干部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引导农村改革的导向示范功能 ,代表和团结农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 ,组织生产的功能 ,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功能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纽带功能。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农户家庭经营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农业投入的迫切性与村组无力投入的矛盾 ,基层政府行为与农民行为不协调的矛盾 ,这些社会矛盾引发了村组干部某些功能的失调 ;农村还存在以民主选举名不符实 ,村民自治徒有虚名 ,村组干部核心作用弱化为表现形式的自治功能的弱化 ;以及由于人口剧增与土地锐减的矛盾和分户经营与抗灾能力减弱的矛盾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文章描述了上述失调现象 ,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和发挥村组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促进村民自治利益功能的发挥,需要不断进行相应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制度。经济方面,应确立村民经济主体地位,保护村民经济利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经济实力;转变乡镇政府经济职能,理顺乡村关系。政治方面,应重构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干部工作方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文化方面,应强化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理论研究方面,应高度重视村民自治研究,从农村出发研究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4.
现行村民自治制度赋予村委会召集村民会议的垄断权,给予村委会控制村民会议功能以制度支持,构成了村委会对村民会议反制约的非法治化模式。这使村委会在实践中以不召集村民会议的违法方式排除村民会议对其制约与监督成为事实上的可能。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创建村民会议常设监督机构,由其行使村民会议召集权和村民会议日常功能,建构村民会议对村委会权力有效制约与监督的法治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村民小组是一个天然的利益共同体,社会资本存量丰富,在村级利益表达和相关政策执行中发挥着独到的功能,这些功能对于维持稳定、高效的村民自治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我们应该从规范村民小组长的产生方式、建立村民小组会议制度、明确村委会与村民小组的关系、完善有关村民小组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加强村民小组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汉宗 《天府新论》2013,(6):100-104
血缘关系来自父母、配偶、子女三个方向。血缘间距是指个人与血缘关系中的成员之间血缘的间隔距离。同位关系是指在个人血缘关系中处于相同位置的关系。等距关系是指血缘关系中与个人血缘距相同的关系。社会流动、生命周期、强制性“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使中国社会血缘关系的血缘距缩短,同位关系减少,等距关系减少,进而导致中国社会血缘关系急剧收缩。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冲突、调整与适应的过程,失范行为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集中体现在村支部书记地位和权威、当地群众的民主参与以及村干部角色上。而村民的参与程度、村委会组织的运行机制、角色及角色间关系的规范化、权力运作的环境成为影响基层社会组织功能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基层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笔者提出了理顺乡(镇)、村党支部、村委会三者关系和构筑村委会权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唐律的血缘主义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律502条,直接以血缘关系①主体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文77条;其法律关系主体有家长、尊长、祖父母、父母、夫、妻、妾、嫡、庶、继、子、孙、伯、叔、兄弟、姊妹、外祖父母、袒免亲、慈母、亲、弟子、兄弟之子、同居、缌麻、小功、大功、期亲、斩衰、良人、部曲、奴婢、主司、官、里正、县令、府主、刺史、皇上、皇后、师、凡人等。相当一部分法律关系主体是按血缘关系确立的;血缘关系在唐律中居于这样一种地位:恩由是享,刑由是至,婚由是成,财由是用,契由是立,诉由是兴。血缘关系在唐律中起什么作用?唐律中为什么有这么浓厚…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的法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村民自治的法律价值而言,一方面,它体现了村民自治主体与作为客体的村民自治制度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即村民自治的价值关系;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了村民自治制度所具有的、对村民自治主体有意义的、可以满足其需要的功能和属性。村民自治的目的性价值体现为四个层次:秩序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性价值,自由是村民自治的主体性价值,功利是村民自治的扩展性价值,而正义是村民自治的终极价值,也是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泛化将孝的精神理念运用到亲子之外的领域,这不仅从理论上为儒家伦理规范的外扩开辟了新路径,而且通过移孝作忠使其成为治家理国的有效方法。孝道泛化的内在原理是拟血缘关系,它使非血缘性的个体之间通过情感转移来模拟真实的血缘关系。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西学影响使得孝道泛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受到严厉挑战,然而,其依然可以发生于儒家文明影响下的稳定组织之中。针对当今以科层制为代表的主流管理模式对成员感情与彼此关系的普遍忽视,孝道泛化的创造性运用可以重建成员间的情感互助与伦理团结,使成员表现出组织家人行为,具有积极的管理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的视角对我国村民自治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价值不菲,但却都是从村民自治制度内部求解。本文认为村民自治组织在运行中没有可供调动和整合的经济资源以及它的性质与功能的蜕变,是造成村民自治陷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对我国现行村民自治与其它自治实践的对比考察,也可以印证这个结论。解决的方案也只能立足这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村民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制度创新形式,在实际运行中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之制度功能的准确到位。规范其运作,有赖于自治法律规范下的村民自治与党的政治领导、乡镇行政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彼此推进。作者针对目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急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纠正偏差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代江南的村籍与地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佩国 《文史哲》2002,(3):145-151
村籍和地权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近代江南的有些村庄,能否成为“村子里的人”即取得村籍,是在某个村庄拥有土地的先决条件;反过来,某人在某村拥有土地,也未必被村人视为“村子里的人”,有时仍被称作“外来户”。在江南乡村,即使是经过入赘(即成为“上门姑爷”)或收继(成为养子,又称“螟蛉子”)这样的婚姻和准血缘关系,也不能融合进入家族血缘关系网络中,即是说,赘婿和养子仍被族人视为外人。在农民的村籍现念中,村落和宗族是合二为一的,其逻辑是封闭的族群关系网络背后隐含着村民对本村土地权的资源独占观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农村基层基本政治制度的村民自治,学术界已经有很多深入的研究论文问世。不过,就笔者所接触的资料来看,系统地从功能角度来分析村民自治的文章还很少见。基于此,笔者借鉴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比较系统地分析村民自治制度的三重功能:显功能、潜功能和反功能。 显功能、潜功能和反功能是以美国著名社会学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些村党组织存在功能弱化的问题,主要原因有:缺乏好的带头人削弱了村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基础;集体经济薄弱削弱了村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村民的原子化状态削弱了村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社会基础;思想文化多元化消解了村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思想基础。村党组织功能弱化造成村党组织的领导效能、组织动员效能下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及村庄治理水平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强化村党组织功能,需要振兴乡村人才,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振兴乡村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振兴乡村组织,让农民组织起来;振兴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略论宋代的宗族自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的宗族自治组织是民间自发组成的以男系血统为中心的基层组织 ,它一方面强化了对家庭及其成员的控制 ,另一方面对宗族内的婚丧嫁娶、老弱病残等有所照顾。它一经成立 ,便发挥着强大的社会功能 ,对当代中国的村民自治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亟待解决以下六个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解决村委会服务功能弱化问题 ;理顺乡村关系 ,解决“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问题 ;理顺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 ,解决基层党组织不适当地干预村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组织动摇党的领导权威问题 ;深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 ,解决村民自治缺少经验和各地工作不平衡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 ,解决农民文化水平低、民主素养差问题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解决村民自治的社会法治环境差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呈现出规模更大、流向集中与精英流动等特点。由于当代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影响,村民自治制度在村民的政治实践能力、基层政权与自治组织关系、自治组织的公共财政能力与乡村其他社会组织的政治能力状况等制度实施要素与环境方面出现新的重大变化,使村民自治制度运行出现新的变数。为此,村民自治制度必须从制度的组织主体、运作过程及结构功能等方面作出新的调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实证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表明,社会流动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社会结构分化、村民观念转变及工业化、城市化具有正向功能;同时也显现出了乡村稳定问题、教育问题、村民再社会化问题和流动村民生活高不确定性问题等负向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的功能主义二分法及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功能主义视角审视我国的村民自治研究,发现在致思理路上存在着规范性功能分析与经验性功能分析的范式分野,这直接导致了对村民自治制度的赞誉推崇与质疑否定迥然并存。村民自治的现实表明,二者既存在制度运行上的事实偏离,更存在内在逻辑上的辩证关联,并在发展中不断趋于统合。村民自治具有民主与治理双重价值取向,其统合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以制度结构的创新设计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