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企业制度的个人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从主体性上看,要么是个人,要么是政府.现代企业制度是私人企业社会化的产物,仍然是企业.独立的个人经济权利是企业权利结构的基础,也是企业独立的经济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的基础是出资人个人权利.现代企业效率的主导因素是企业家个人经济权利.没有个人经济权利就没有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在国有企业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要在缺乏个人经济权利基础的土壤上走出一条现代企业制度逆向演进的道路,是"前无古人"的.国有企业的主体本来就是政府部门.政府在客观上不可能、在主观上也不能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一定在于政府行政制度的现代化和行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市场经济里的企业制度演进过程 ,即从单一业主制企业到合伙制企业再到现代公司制企业。一方面从交易费用角度揭示了企业制度演进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则探讨了不同企业制度内部要素所有者的权力与利益关系演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严平 《江右论坛》2007,8(5):47-50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法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本文试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传统理论--股东本位论及其局限性入手,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归结新公司法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突破,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构想.建议尽快加强董事会的核心地位,对监事会履行职权加大保障力度,大力推行职工参与制度,允许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细化公司法个别条款,增加法条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的必经阶段.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快速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同时,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充分认识到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增长导向导致二元结构出现了削弱--强化的多次反复.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必须破除二元经济结构,为此要建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日本特有的制度环境、文化传统与不同历史阶段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共同决定了日本私营企业的治理模式.通过对日本私营企业治理动态演进过程中制度变迁、权力结构调整与企业治理模式选择内在关系的分析,探究日本私营企业治理动态演进的机制,并结合中国国情,推动中国企业治理转型中职能定位、资源能力与治理环境的匹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冰 《浙江学刊》2005,(5):198-20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照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三大实现路径,印:公民现代政治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先导;市场经济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民主制度建设和村民自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制度保证和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7.
法律文化层次论--兼论中国近代法律文化演进的若干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文化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法律文化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次--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心物层次--法律制度、政治制度,心理层次--法律价值观、法律意识、法律思维.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经历了表层变化、表层深化、深层结构的变化三个演变历程,它是在西方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交融过程中整合而成的.法律文化的演进始终与政治密切结合在一起,法律从属于政治;近代80年间,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在类型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制度是人们相互交往的规则,它规定了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和方式.制度变迁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进的关键,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既可能使区域经济沿着正确的路径发展下去,形成良性循环,也可能将区域经济锁定在低效率状态中,陷入恶性循环.“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经历了制度的巨大变迁,同时也显示出明显的双重效应,其成绩与代价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共权力制约的路径选择及其价值预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显明 《浙江学刊》2005,(2):119-125
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及其演变,不仅与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条件相关,而且与政治共同体的文化价值传统相关.民族传统的价值信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制度选择的思维空间.中西方在公共权力制约上不同的路径选择,隐含着对人性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秩序不同的价值预设.这种观念预设同制度演进形成了一种既相互支撑又相互限制的内在循环,并使观念演进和制度变迁一并呈现出了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企业形成了独特的规模演进轨迹.改革开放前,在建立工业体系的过程中,逐步在经济结构中形成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内容和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一元化格局.改革开放后,市场路径逐步成为企业自主创业、成长的主要方式,多种性质企业百花齐放、相互竞争、竞相成长的生动活泼局面业已形成.长远看,大型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做久,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做专、做精、做特;企业家的制度创新能力对企业持续成长至关重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中小企业坚持以低成本战略实现扩张升级.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性质是现代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核心范畴。经营管理工作性质及其运作的机制客观上将表现为经营管理工作的职责、管理行为、管理制度 ,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制度等相对稳定的制度因素。对经营管理工作性质研究的突破点在于实现从传统的非契约分析方式向制度分析和契约分析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2.
存在于东北地区经济中的非竞争性市场、低效率的产权结构和封闭的地域文化结构导致了经济运行的制度锁定.根据路径依赖理论,从正式制度层面和非正式制度层面来分析,从制度的非均衡层次来审视.东北地区经济运行制度退出闭锁最关键的就是政府的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引进历史逻辑起点、生产率竞赛、制度互补等关键概念,对中国民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演进论解释。本文认为,在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意识形态偏好会决定其民背经济政策进而影响民营企业形成对未来的预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间构成的生产率竞赛和制度互补关系会共同塑造某个特定地区的“制度互补特性”从而导致不同地区民营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其结果,不同地区的制度变迁呈现出路径分岔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人性化公共行政理念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行政理念在百年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将直接决定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决定公共行政实践活动的方向.从"执行行政人"、"官僚行政人"、"有限理性行政人"、"理性经济人"的发展理路进行反思,它们都只是从一个简单化的层面意义上揭示了人之本性的内核,进而从认识论维度构建起人的完整体系--心理、精神到行为."完整行政人"是要将此种理念具体为行政制度及其发展过程中的行动,追求"完整行政人"是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在行政人人性缺失方面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是加强党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经历了萌芽探索、政策提倡、全面推行三个阶段,从地方自主探索到国家顶层设计,逐步规范化、全面化,研究其历史变迁、把握村两委“一肩挑”制度的演变逻辑可为其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历史经验。采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和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对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的演进受到政府体制、经济发展与观念认知的深层结构影响;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效应影响变迁路径,形成路径依赖;党的领导强化、地方探索经验累积和基层治理需求扩张提供动力机制。未来,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应重塑制度环境,完善村级选人用人机制,做好“一肩挑”干部培训工作,健全权力叠加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村法文化的建设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法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直接困境是现代法文化与传统法文化的冲突、城市法文化与乡村法文化的对立、西方法文化与东方法文化的背离,从静态文化现指引下的多元文化和而不同到动态文化观理念下的文化多元不同而和,实现我国农村法文化的超越自身是对我国农村法文化衍生与演进进行哲学思辨的一个必然结论.s型理论指引着我国农村法文化建设的路径,形成了我国农村法文化衍生与演进的逻辑架构.政府主导、社区主体、农民参与的三元互动模型将成为我国农村法文化实现不同而和理念下衍生与演进路径的主体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马长山 《求是学刊》2001,28(2):63-67
文章认为,法治的生成和发展是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紧密相关的,而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在东西方却具有不同的演进路径.即在西方呈现的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复合(古希腊)--国家对市民社会的监护(古罗马)--国家吞并市民社会(西欧中世纪)--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立和抗衡(近代资本主义).这种发展路径造成了多元文化和权利抗衡国家权力的西欧"独特性",并促动了近代法治的生成.而古中国及东方国家则一直处于国家吞并市民社会状态,形成了扼制权利和自由的"东方专制主义",法治便无以产生.这启示我们,中国要走向法治,就不应仅满足于法律制度的植入和法律体系的建构,也不应满足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理性文化这种"法治基础和条件"的一般性解说,而应着力建立国家和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李纪明 《浙江学刊》2005,18(6):156-162
WTO之后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公司治理的竞争.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所具有的灵活性,以及各国政治、法律体系的差异,使得各国公司治理演进较预期在功能上更具有适应性,而在模式上则表现得较为稳定.本文试图就公司治理趋势的这二个层面问题:模式和功能进行研究,检查制度维持或路径依赖和功能适应之间的交互关系,并试图分析在双失灵情况下契约趋同的作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演进趋势的方式和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党建工作如何进行,这是摆在企业党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意见,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涉及到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的改革.在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中,根据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要形成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公司管理结构.而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核心是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管理,包括许多方面,除财务管理之外,还有物资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但是所有管理只能影响某一特定方面,只有财务管理(即对资金运动的管理)才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实施管理.企业要完成从计划经济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就是将企业由从属于政府的生产单位转为从属于资本的经济组织,由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转为以资本经营为中心.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现代企业应构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