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电力工业属于基础工业,其售电价格的调整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有较大影响,电价制定不仅要考虑供给侧的成本变动,也应该考虑需求侧的可能反应。本文以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电价变动对中国物价总体水平和其他各个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电价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2.
价格政策可以对某项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试验,说明不同政策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在对某水库部门进行划分,建立投入产出表的同时,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水库中一个或多个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余部门产品价格影响程度的政策模拟,从而反映出水库各部门间产品价格变动的连锁反应,最后为水库部门产品价格改革提出合理性建议,为改善水库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以来受政府的行政性管制,资源产品价格相比国际市场价格明显偏低,客观上导致了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对此,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的波及效应进行量化分析,测算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PPI和CPI的影响.不必过分担忧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应抓住机遇,加快资源性产品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的波及效应分析方法测算劳动报酬增长对各部门产品价格和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劳动报酬7%的增长目标引发的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3%.为减小劳动报酬增长对物价水平的推动作用,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劳动报酬应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同时其增长比率应不高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率;政府应采用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间接方式增加劳动报酬;企业需要采用技术进步等多种管理手段降低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5.
应用33个部门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表(1995—2011年),建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考虑了汇率通过成本机制和替代机制的传导作用,量化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各类价格水平的传导作用。结果表明: 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导效果不显著;汇率变动对不同部门产品价格的传导存在显著差别;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导随着价格链条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减弱;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国内通胀压力的作用效果非常有限;2013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引起国内CPI下降1.09%。  相似文献   

6.
进行国际比较的核心问题是GDP的可比价格调整.从解决GDP价值量可比出发,利用投入产出表建立价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DP价格调整测算,提出一种新的GDP国际比较的价格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7.
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影响最大,第二产业中高能耗、高资源依赖型行业对通货膨胀的潜在影响较大,但不同行业的影响呈现差异化特点,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对通货膨胀也具有潜在影响。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结构优化,能源和资源品价格上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会形成较大压力,但长期影响将逐步减弱,而生产性服务业产品价格的上升将成为未来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供给理论为依据,利用油茶地块投入产出调查数据,基于估计的生产函数构建了油茶供给决策模型,并通过LINGO规划软件编程模拟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弹性系数和贴现率等因素变化对油茶供给潜力的影响程度,为引导农户做出正确的油茶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模拟结果显示对油茶供给潜力和利润影响最大的是要素投入弹性,其次为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和贴现率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筑业的发展直接影响钢铁、建材等多个高能耗经济部门,是对中国能源消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可比价投入产出表,计算了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中国建筑业的完全能耗,然后结合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生产部门的直接用能强度、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中间需求、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等宏观因素对建筑业完全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的完全能耗远高于其直接能耗;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等宏观因素是导致中国建筑业完全能耗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经济转型绩效是对城市经济转型效果和现状的描述,转型绩效评价可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持.通过对2007年上海和重庆42个部门原始投入产出表进行调整,得到包含一般产业部门、资源部门和民生相关部门的三大类2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基于该表建立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DEA模型对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进行评价,具体分析两座城市的经济转型绩效水平、相同产业的效率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