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6月份的一场“钱荒”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暴露无遗。“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近期中央及地方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加速金融改革,推动错配资金回归实体经济。尤其是郭树清主政山东后最新出台的“金改22条”,处处着眼创新,将力争用五年时间让经济大省成为金融强省。  相似文献   

2.
权威观点     
《经营管理者》2005,(4):5-5,7
3月519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郭树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普通百姓关心的加息问题、国际热钱是否投资房地产问题,专业人士聚集的QDⅡ、工行注资等金融改革的纵深话题,一一作答,勾勒出了今年金融改革的主要轮廓。  相似文献   

3.
那些话     
《领导决策信息》2012,(7):15-15
IPO不审行不行?——以提高透明度、加强监管闪亮登场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再度发问.直指证券市场最核心的制度性梗阻。2月15日的财新网说,郭树清一小问,证券市场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付倩倩 《决策》2013,(12):28-30
一场非同寻常的大规模人事调整吸引了众多关切的目光. 10月30日,烟台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相关人事任免事项,任命姚勇为烟台市副市长. 烟台市政府网站上的信息公开栏里,尚未更新姚勇的具体分工和个人简历.但是只要简单梳理一下近几个月来,山东省各地市的人事安排变动,就能觉察出一丝意味深长. “为每个市配备一名懂金融的副市长.”如此大手笔的人事调整,缘自山东省长郭树清.今年6月,郭树清在山东大学的一场座谈会上表示:“山东省现在其实最缺的不是资金、土地、劳动力,而是人才,这是山东省的战略短板.  相似文献   

5.
升职广播     
《经理人》2005,(6):22-22
郭树清:出任建行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近日,在建行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因个人原因辞去建行董事和董事长职务的张恩照正式离职,该职位由原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树清接任。此次更换“掌门人”,正是建行股改的关键时刻。郭树清表示,会努力将建行的改革与发展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郭树清,生于1956年8月,内蒙古人,博士研究生、研究员,2001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2012陆家嘴论坛于6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举行。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并发表一系列精彩言论。郭树清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这个目标,相反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个目标。郭树清指出,养老金需要资本市场来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7.
黄帅 《决策》2013,(9):66-67
郭树清的到来对于以"大象经济"著称的山东来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同时,山东实体经济厚实但现代金融业相对落后的现状,恰好给具有深厚金融背景的郭树清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8月9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与山东实体经济和企业创新相适应、市场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到2017年底,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相似文献   

8.
侯捷宁 《决策探索》2011,(21):78-79
打开证监会网站,“领导班子”栏目上,郭树清赫然在列。对于这位刚刚履新的证监会主席、党委书记,这意味着一次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贵州日报3日星期六金融助推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省委省政府在京举行支持贵州又好又快发展金融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备忘录及协议签署仪式栗战书致辞赵克志主持周小川尚福林郭树清项俊波等讲话王正福等出席与我省签署协议的14家金融机构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贵州500多个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0.
黄俊杰 《领导文萃》2008,(12):95-98
在重庆争夺西部金融中心的时刻.渝港沪金融协作商会筹备办公室负责人蔡律写了一篇《重庆呼唤金融市长》的文章。随后,他在接受财经媒体采访时.认为重庆市长的素质能够给他一点信心:“重庆还算幸运,因为我们的黄奇帆副市长就是个金融行家。”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的银行界认为:“过度监管”是未来、现代金融业所面临的最大,最难以规避的风险。“过度监管”被首次列为银行界危险最大、排在第一位的最高风险,而金融银行的“信用风险”则被排在第二位,“公司治理”被认为风险第三,金融“衍生品”风险列第四,第五位是金融“对冲基金和欺诈”的风险。这是近10年来世界金.融界所展现和已经反复实践验证的“五大风险”。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9,(21):149-150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9年8出版 探讨了金融和市场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作者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时刻关注中国的社会转型问题.并籍此审视中国社会的传统与未来。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1,(16):19-1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为了给新一轮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3月21日.由市委书记张广宁、市长万庆良市长率队.广州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广州.新商机北京推介会”.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优质项目落户广州。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金融安全与国家利益为视角,首先,根据外汇储备需求理论,将外汇储备划分为金融安全储备和国家利益储备. 其次,尝试性地引入安全第一准则,构建基于金融安全的外汇储备优化配置模型. 再次,通过对理论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测算出外汇储备的金融安全规模和国家利益规模,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可将65% 左右外汇储备用于满足金融安全,而其余35%左右可用于实现国家利益. 本文认为,外汇储备作为国家金融资产,应主要用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利益及经济利益. 外汇储备可通过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以及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等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冲消”过多的外汇储备. 因此,当前外汇储备管理中,外汇储备过多过少的问题已不是讨论的重点,管理部门也不用主动抑制外汇储备增长,而更应关注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共分享     
《经营管理者》2014,(11):5-5
《中国民商》14年10-11月台刊 2014民企逆袭 改变从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开始。无论用“翻天覆地”,或是“如火如荼”来形容,互联网金融狂飙突进式的发展都不算过分。“普惠制金融”、“金融民主化”等概念开始扑面而来。而背后,无论是P2P网贷、众筹,还是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金融的场域里,民营资本都占据着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金融服务的新型业态,数字金融要如何实现“普惠”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金融指数,探究了数字金融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且可以同时通过“融资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作用,即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来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但在“融资机制”中,数字金融主要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贵问题来抑制盈余管理,并未缓解融资难问题。同时,在从地区、产权异质性和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水平三个维度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后,发现这种抑制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非国企中更加明显,数字金融不同维度的发展水平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理财”正在成为各类财经媒体上出现频率最多的名词,“金融理财”也成了国内银行的营销主题。形形色色的产品被银行冠以“理财”二字推荐给客户。一批批的“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金融理财超市”层出不穷。各家银行也争相推出自己的理财品牌。一时之问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8.
贺海峰 《决策》2013,(11):34-36
“不要老是埋怨上边不允许改。、地方金融刨新的空间非常大,不是没有。不一定非要是重大制度创新,还可以进行业务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郑州市商业银行淮河路支行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被上级单位和同行所称道。  相似文献   

20.
李赪 《决策探索》2014,(16):80-83
“非法占有目的”作为金融诈骗罪主观要件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划分金融诈骗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的界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点基本已经获得大多数学者的赞同,“非法占有目的”毕竟形成和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主观心态不可能像“外在客观事实”一样容易被辨识,这一认定难题也被学者和司法实务工作者所承认。“非法占有目的”在区分民事欺诈与金融诈骗、此罪与彼罪,语词虽然一致,但在具体判断时,认定标准不同。综观学界关于金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著述,均是对“非法占有目的”整体性的分析探讨,而未对“非法占有目的”在区分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此罪与彼罪中的不同涵义和作用做细化研究。笔者试图对“非法占有目的”要素进行不同框架下的阐释,以期从刑法理论上为刑事司法实践找寻认定金融诈骗罪的“黄金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