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的研究往往把“隆庆和议”的实现完全归功于阿勒坦汗的努力,忽略了其他蒙古首领的积极参与及推动作用.其实,“隆庆和议”前后的“通贡市”活动始终有蒙古各万户首领参与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不会对阿勒坦汗的历史功绩有所损毁,还可以从新的视角揭示阿勒坦汗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2.
古老的中国在崭新的21世纪必将全面实现现代化,当完成经济、社会的转型并最终成为现代国家之时,也必将形成新的哲学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毫无疑问地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又不可或缺地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形式或传统特色。最能体现二者之有机融合的,笔者以为,就...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诗学史上,“比兴”这一概念运用的普遍性,在诗评、诗论中的重要意义,恐怕只有意境一语才可与之相比。可以说,不理解古代诗论、诗评中的“比兴”说,就无法对中国诗学的体系作出完整的叙述。然而,古人对“比”、“兴”以及“比兴”的解说,自汉代经师,直至清代词论、诗论家,又常常相互歧异。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一些论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围内来解说比、兴;对比、兴解说的分歧,乃是其方法论的对立的表现。关于比兴的解说的分歧及其流变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中国诗学发展的某种趋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4.
一在以自然景物为对象的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中,有一种很值得研究的现象,这就是被西方某些美学家称之为“移情”的心理作用。譬如“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等等。在由自然景物所引起的审美意识活动中,本来没有感觉和感情的自然景物,反映在人的主观意识中,好象具有了人的感觉、感情、意志和活动。这就是所谓  相似文献   

5.
“公正”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即是公道、正义。它既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又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加强对公正的研究和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正一词早在古希腊时期的道德思考中就被广泛的应用,并作为当时的最高道德准则,成为古希腊著名的“四大德”(智慧、公正、节制、勇敢)之一。因此,公正的内涵在当时就得到了较充分的阐述。德谟克利特说:“毫爽的人永远不得不做公正  相似文献   

6.
说“韵”     
“韵”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从“韵”语义的历史流变可见,“韵”的传达表现,既强调超迈不俗的内在精神与个性情趣之美,又追求一种淡泊自然、含蓄空灵、意在言外的意境风格表现。“韵”与重神写意理论不同,有着更明确的源自庄、禅的哲学美学基础与文化内涵。“韵”范畴在魏晋和宋代得到推重,从艺术创造和艺术品味两个方面大大深化了古代审美意境和风格理论。“韵”还典型地体现了山水画审美意识和追求,这又为进而考察古典美学具体范畴在不同艺术类型表现上的特殊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了胜利完成十四大确定的艰巨任务,努力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观念和做法,以利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8.
说“韵”     
如果用一个定义来概括"韵"的字义,是非常困难的.韵与韵母等是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韵母是现代音韵学上的概念,是就字音或称音节结构的分析来说的.韵是广义诗律学上的概念,是作为语音艺术来研究的.对于韵的理解还必须具有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9.
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许多天才的美学思想,如“人化自然.”“劳动创造美””美的规律” 等.这些对于科学地探讨美的本质、美感等问题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可以说,中国当代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研究《手稿》中的美学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这里,仅就“美的规律”的有关研究,单列出来加以辨析,一方面指出“美的规律”研究上的种种歧误,另一方面力图纠偏,提出一种“美的规律”的新见解,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大团圆”的确是我国文坛上极为普遍的一种文艺现象。但是,多少年来,它却又一直声名狼藉。尤其是五四以来,以瞿秋白、鲁迅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深层的文化根源上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尖锐地指出“大团圆”式的文艺作品实质上是为了“瞒和骗”。从那以后,大团圆成了千夫所指的文艺现象。然而,大团圆尽管不断地在思想理论界受贬,却在实际的文艺创作上一直没有断绝,那些在社会上最能引起轰动的作品也往往都是大团圆式的。而那些纯粹违背团圆精神的东西则难于在我国民众中被大范围接受。这就迫使我们十分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即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大团圆。  相似文献   

11.
袁青 《中州学刊》2014,(4):124-128
《老子》的"小国寡民"中"小"、"寡"都是动词,意为"以……小"、"以……寡","小国寡民"即"小其国而寡其民",意为将国家看得很小,将人民看得很少。"小国寡民"并非是通常所认为的《老子》理想社会的描述,而是一种统治术。《庄子》等书将《老子》"小国寡民"的治术之义予以消解,使得"小国寡民"的涵义发生改变,成为一种理想社会的描述,这体现出老子学派和庄子学派在政治观念上的差异,老子学派重视统治术,庄子学派则消解统治术而提倡无治。  相似文献   

12.
乾嘉“吴派”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太炎先生在区分清代中叶学术流派时说:“其成学箸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吴、皖是指清代学术思想发展到乾嘉时期产生于江苏苏州地区和安徽徽州地区两个研究汉代经学的学派。对吴、皖学术思想的研究,一直是清学史论者的热点。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吴派”的总体考察仍属少数,而对它的评价也未能越出章太炎、梁启超等人的论断。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新发现的材料,对“吴派”试作新的探讨,或许对推进乾嘉汉学的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3.
“民俗宗教”是群体内对精神存在信仰模式化生活方式的集体表现,具有“信仰”与“仪式”两大体系,包含“民俗”与“宗教”两层内容,体现了宗教的核心要素。“民俗宗教”虽然与制度性宗教具有本质上和功能上的相同意义,但其未被建构在制度化的体制内,而是被排斥在国家认可的五大合法性宗教之外。实际上,“民俗宗教”是一种宗教体系,是乡村社会治理的良好模式,其应与制度性宗教具有相同地位,应该而且有必要将其纳入制度化宗教系统。  相似文献   

14.
孔子“述而不作”新论吴定初“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此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对“述”与“作”的价值判断,也是后世论者裁量甚至批评他重述江南作的主要依据之一。不少人认为,“述而不作”的含义是“讲述”而不“创作”。如是观之,孔子看重讲述而轻视创作。笔者认...  相似文献   

15.
~~说“气”论“韵”@盛敏桐$安徽财贸学院中文系!教师~~~~~~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作为20世纪"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一生著述甚丰,且卓有建树。其深远的学术影响广及中国以至整个世界。郭沫若研究从上世纪初发轫,经过了百年的长足发展,已有了相当的学术积累,也不乏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但郭沫若构筑的学术文化高峰,蕴藏太过丰富,迄今为止的研究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未能囊括他的全部。可喜的是,新近出版的《郭沫若研究新论》(秦川著,社会  相似文献   

17.
1.过剩人口问题自古便有,也早已引起古代学者的关注。然而试图从人口学的角度对此作出系统理论解释的当首推马尔萨斯,而马克思则从经济学的角度丰富和推进了人类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过剩人口问题的认识。鉴于现代各种引人瞩目的人口问题无不与“人口过剩”有关,因此挖掘一下“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一般性根源无疑有助于我们  相似文献   

18.
谢琰 《江淮论坛》2009,(3):179-182
本文从富贵心态和审美趣味两个方面对晏殊诗的“富贵气象”进行了新阐释。认为:晏殊在心态上重气氛而轻物欲、“体富”而不“观富”、“怜贫”而不“处贫”,因此其诗多流连而少失落、多体验而少虚拟、多悲悯而少讽谏。其审美趣味包含了节制物象、节制描写与节制理致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建政50余年来,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带领下发展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新加坡式民主"之路。新加坡政治中宪政体制、政党政治、选举机制、法治等民主元素共同构筑了新加坡民主的基石,建构了"新加坡式民主"的主体框架。"新加坡式民主"的建构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加坡历代领导人为"新加坡式民主"注入了不同的特色。东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交融让新加坡在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基础制度框架中融入了儒家精神的内核,衍生出了"新加坡式民主"的核心内涵体系,主要包括:维系社会共同价值观、建设"君子"执政的"好政府"、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循序互动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群众民主。  相似文献   

20.
包伟民 《文史哲》2012,(5):95-107
前人讨论中国古代"城市文化",虽然清楚区分了当时的"市民"与欧洲中世纪市民阶层的显著差别,然立足点仍在于探寻"城市文化"之可能蕴含的"自由"、"新型"等等精神,因此明显带有某种理论的预设。若将两宋时期的城市居民视作一个整体,来讨论"市井文化"的特征,从表象看两宋市井文化清雅与市俗共存,骄奢与村愚并现。深入分析可见: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种要素不断聚集于城市,相对于乡村,城市占有文化上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士大夫阶层拥有政治核心资源等原因,一如既往地掌握着文化的霸权。执城市文化之牛耳者,仍然是官而非商。唐宋间城市文化发展在政治领域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承续并巩固了唐代以来由于士大夫阶层城居、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所带给专制国家在文化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于是,从两宋时期起,社会文化的中心从乡野转移到了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