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雨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81-83
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的普遍现象,随着国内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语码转换现象渗透到各行各业。文章从语码转换的界定与语用动机分析入手,就语码转换的界定进行了探讨,并归纳总结了其语用动机,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码转换现象,并就此种现象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陈莉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否正确得体地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日常交往的成败, 关系到能否得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选择得体的称呼语,是说话者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语用得体的角度探讨了称呼语的使用,阐述了影响称呼语得体使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素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04-106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称呼语最能反映语言的功能。不同形式的称呼语反映了交际双方所属的社会角色, 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以及所处的交际环境。称呼语的转换有其独特的语用含义,它可以指示情感,人际关系,可以以言行事,还可以成为交际策略。称呼语的转换提示了交际双方社会关系的变化,受到情景,权势关系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称呼语与语用距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春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283-285
称呼语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用来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日常交际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语法单位,而且还是言语交际单位和语用单位。称呼语是交际双方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语用距离是在交际过程中推断、洽商、确定的。交际者可以凭借称呼语维持或改变现有的语用距离,并透过称呼语凸现思想、感情、态度等言外之力。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往离不开语言,如果把交际语言比喻成浩浩荡荡的大军,那么称呼语便是这支大军的先锋官,没见哪个人不打招呼就说话的。然而仅有称呼并不够,称呼的合适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际的成败。在实际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很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文章将就称呼语的变异使用这一言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着这种现象,但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而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及学习者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袁周敏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263-267
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发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8.
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及其语用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 ,探讨了称呼语在动态使用过程中的社交指示作用及其言外行为的语用特征 ,并指出称呼语的翻译应根据中英文化的差异 ,结合具体语境 ,分清交际双色角色的关系作出语用等同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吴定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98-103
称呼语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呼语转换是受目的驱使的重要言语行为,是言者实现其预期交际目的的手段,也是言者有意拉大或缩小双方心理距离、社会距离等目的的表现。本文以《北京人》剧中曾思懿的称呼语转换为例,运用目的原则等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称呼语转换策略对处于目的一致关系和目的冲突关系中的言谈者实现其交际目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1)
在语用功能方面,汉、英社会称呼语在情感指示功能和社交指示功能上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汉、英民族的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交际过程中,对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社会关系以及交谈时语境的忽略,都将导致社交语用失误的出现,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1.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称呼语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势与同等等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可以体现说话双方感情、亲疏关系、短暂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若不了解对方文化中的称呼语使用习惯,就会造成称呼语的语用失误。文章讨论了称呼语与权势及同等关系、称呼语变异形式在社会交往中的角色关系、暂时态度等信息的传递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2.
姚秋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0-44
文章是在教师及学生间进行的对不同称呼选择的问卷调查。通过对教师学生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称呼语的情况分析及对称谓语的内涵意义的探讨,从而揭示了社会权力关系及亲密程度与人们社交中的面子策略的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13.
娄可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141-146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调查研究,就中国电视主持人传播中文化品位战略的问题与对策提出建议。结论认为:在当代以全球化、市场化、文化大众化为典型时代特征的语境下,电视传媒中最重要的传播角色之一、时代的宠儿——节目主持人呈现出了明显的明星化、品牌化趋向;他们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心的问题,低俗、恶俗之作此起彼伏,继而成风。然而,电视主持人的新闻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他们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文化传承和道德示范责任;在中国文化传媒产业必将大发展的形势下,主持人的文化品位应被关注。在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背景下坚持电视主持人传播的文化品位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影响汉语批评语用策略选择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湘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62-65
文章认为影响汉语批评语用策略选择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权力、社会距离和事情的严重程度。但三者在不同语境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社会权力、社会距离两因素决定了交际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一般社会权力的作用大于社会距离,社会权力是首要因素;当社会权力和社会距离同时起作用时,与批评场合有关,公开场合社会权力作用更大,而私下场合时社会距离的作用更大。当相对权势大的一方违反这一原则时,会被认为是有意拉大双方的社会距离,是“打官腔”、“耍派头”。事情的严重程度是批评者在考虑了前两个因素后才会考虑的第三位的因素,作用次于前二者。 相似文献
15.
沈晓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86-89
以江苏地区儿童收视本地少儿节目状况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儿童电视节目要实现引导功能,必须尊重儿童的电视需求。为满足儿童在收视时的感官需求,电视应有效利用其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在传播方式上遵守图像优先原则、声画合作原则和时空得当原则;在语用策略上实行平等引导策略、互动发展策略和喻义内隐策略。 相似文献
16.
穆宏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2):39-41
将女性主义研究介入到电视艺术学中,是电视艺术学跨学科性的必然.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电视研究不应该只是对西方研究者的机械模仿,而应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电视文化,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电视研究,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去重新审视男权中心意识下的中国电视文化. 相似文献
17.
电视品牌构造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4):155-157
品牌战略被称为注意力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重要利器,作为企业构造品牌战略所依托的核心载体,电视媒体同样需要构造出自身强大的品牌体系。电视品牌依靠品牌知名、品牌联想、品牌认知、品牌忠诚、及附着其上的专属资产建构品牌价值体系,同时借助电视产品核心元素的品牌化,也即是主持人及栏目的品牌化,打造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伍林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91-94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走到了一个低谷。主题和内容的单调性、创作的零散性和市场意识的缺乏等问题正阻碍着纪录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创作、生产方式和播出方式三个角度入手,对它的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姜春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45-48
称呼语是一种重要的言语行为,其语用特点十分浓厚。称呼语可以分为面称语和背称语。文章旨在论证英汉面称语的实施模式、语用功能、转换,以及影响这一言语行为实施的制约因素。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言语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