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喂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鱼类摄食配合饲料适口性好,且营养全面,不仅有利于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饵料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增肉率,能缩短鱼类养殖周期,还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投食必须均匀、适量,切忌时饱时饥,以免影响鱼类消化和生长。并且将日投喂次数由常规的1-2次,增加到4-5次。同时每日要注意看天气、水质、鱼体大小、摄食情况来决定投饵量,以免投食过多,造成浪费,这样可明显提高饲料报酬,节省精饲料。不同食性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鱼,需要饵料的营养成份不一样,所以要使鱼类生长快,饲料成本低,所投饲…  相似文献   

2.
为使鱼种安全健壮越冬,确保丰产,特提醒鱼种养殖户注意:一、要抓住晴暖天气,强化越冬投喂管理。不少人误认为:冬季鱼类进入冬眠不要投喂。其实不然,即使冰冻天气鱼类也要摄食,只是摄食量小一点而已。遇到晴暖天气,鱼苗的食量就会马上增加,据试验观察,封冰融化后投喂,鱼苗马上集中到水  相似文献   

3.
盛夏季节,养鱼户往往发生泛塘死鱼,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一、造成泛塘原因 1.雷雨天气,气压低,特别是傍晚的雷雨,导致上下水对流,是发生泛塘的主要原因。2.思想麻痹大意,傍晚雷雨后忽视巡塘,疏于防范,造成泛塘。3.投饵施肥方法不当或过量,造成泛塘死亡。如投放浮萍时将水面全部覆盖,造成鱼类缺氧泛塘。一次性投入过量人畜粪,导致水质过肥,遇到恶劣天气造成  相似文献   

4.
《小康生活》2005,(1):15-15
增肥鱼池水质能促进鱼类生长,但也会随之孽生一些水生害虫,如松藻虫、水蜈蚣、龙虱、红娘华等。它们直接危害鱼种,或者争食鱼类的适口饵料。  相似文献   

5.
汪兴中 《老友》2011,(11):68-68
一、天气与时间1.天气:每年的立冬至冬至期间.在寒潮来临前夕,南方多为晴暖或多云天气.垂钓者如能适时掌握气温变化的特点,往往出钓能有好的钓获量。2.时间:鱼类的生活习性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一日三迁,影响其洄游活动范围。在南方,当气温低时,鱼类藏于深水中:当太阳升起。热辐射水面,浅水域升温快,鲤鱼、鲫鱼等洄游鱼类多游向气温高的水域晒背、嬉戏,所以多在上午9时以后,下午3时以前,为初冬垂钓的最佳时段。  相似文献   

6.
寒冬,鱼类大都处于冬眠状态。只有耐寒的鲫鱼因饥饿难熬,勉强咬钩。因此,要想钓到鱼,必须采用多种技法。一、钓睛天。冬钓成败的关键是天气。雨雪天,天寒地冻,鱼不吃不动,很难钓到。晴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上升,鲫鱼遇到暖流来了,出来晒太阳取暖,活动觅食。所以,选  相似文献   

7.
赵集  于艳 《小康生活》2005,(8):26-27
浮头的原因1,因上下层水温差所引起的浮头。在高温季节,高产池塘水质很浓,池塘下层光照很弱,光合作用不强,加之大量有机物(残饵,粪便.有机碎屑),分解耗氧,下层水氧气很少。表层水虽然氧气较高,但由于水温高,水的密度小,上下水层水不易对流。当遇到闷热,有风、雷阵雨的天气,使表层水温急剧下降,产生水温差,因而使整个池塘的氧气迅速降低,造成缺氧浮头。还可能伴随出现有毒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等,促使鱼类浮头。  相似文献   

8.
建英 《小康生活》2001,(6):25-25
水温过高,影响鱼类生长,如青、草、鲢、鳙、鲤、鲫等鱼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3—28℃,罗非鱼在25-35℃时生长最快。夏季要采取降温措施。恶水。水色淡红或综红,水面出现浮沫或油膜,水发生异味、异臭时,对鱼类生长极为有害。遇此情况,应放掉恶水,加注新水。透明度。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我国养鱼专业户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饲喂来提高养鱼效益,而不懂得如何利用各种鱼类不同生活习性的互补性,在主养品种中适当套养部分有利品种,从而实现调节水质、防治病害、以收以鱼养鱼之效。为了便于操作,现将常见鱼类的生活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洪兴 《小康生活》2002,(10):34-35
到了秋季还有胡枝子花、向日葵花、养麦花以及各种山花等,利用好这些蜜源,做好越冬准备,应对蜂群采取以下几点饲管措施: (1)勤摇蜜。盛花时,每2-4天摇一次蜜,天气好进蜜多,要把巢中蜜大部分摇出去,天气不佳,要少摇蜜,保留一些饲料蜜。(2)育新王。秋季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定真--对天气察言观色向百姓嘘寒问暖朱定真是气象传媒人, 也就是把天气预报结论解读出来传播给大众的人.他说气象传媒人的综合判断能力很重要,拿到预报结论后,要马上意识到哪些是今天最重要的天气信息,怎样才能使观众明白并采取应对措施.他说自己学气候专业、当天气预报员的经历对做气象传媒工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冬春严寒季节里,有时会发生天气突然性变化,或剧冷或大雪严寒。常会给温棚蔬菜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蔬菜受冻后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加以挽救,可有效减轻冻害造成的损失,仍可取得较高的收益。其挽救方法是:(一)要灌水保温。即在低温强冷天气发生后,及时菜田灌水,以增加土壤  相似文献   

13.
硫酸铜是鱼池中常用杀灭鱼类寄生虫及藻类药剂;生石灰在鱼塘中施用,能杀死鱼类病虫害,改良水质,并可直接起到施肥作用。这两种药物都是高产精养鱼塘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就容易引起鱼苗死亡、引起泛塘。现笔者将使用这两种药物须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使用生石灰应注意:(1)生石灰必须是没有水化结块的石灰,使用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在越冬期间,由于越冬池面积小,放养密度小,饲养管理不善,水质容易污染,以及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容易发生鱼病。因此在越冬期间要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结合的原则。罗非鱼在越冬期间常见的鱼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知识之窗     
健康也可预报 德国的气象学家根据各地天气的变化,把天气分为六种状态,把每一种天气状态同某一些可能发生的疾病联系起来发布‘健康预防’,让患者和医生根据‘健康预报’来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周明 《山西老年》2009,(4):34-34
鱼类:加热四五分钟用鱼类加工的菜中的细菌很容易繁殖,所以,打包的鱼类一定要加热四五分钟。过长时间加热,鱼中所含的全价蛋白、鱼脂和丰富的维生素等有益于人体神经系统的营养素就会失去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四川境内几个水电站影响区河段的鱼类种群及其相对数量.其中电站脱水河段、电站库区尾水区河段鱼类数量稀少,已无渔业意义;库区或尾水区与天然河道相连区河段,鱼类种类数量较丰富,有一定渔业意义.还比较了岷江上游支流杂谷脑河的甘堡、理县引水式电站间留有长约15 km左右的天然河道,其脱水河段鱼类显著减少;但库区及尾水区与天然河道相连的区河段鱼类种类数量仍较丰富.设计修建梯级水电站应采取甘堡、理县电站的开发形式,能保护水域环境、水生生物和鱼类多样性,少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暑”前后,正值晚稻适时插秧季节。而晚稻插秧期间又是炎夏高温天气,容易使晚稻秧苗插后败苗。晚稻秧苗插后发生败苗,就会使晚稻秧苗返青慢,发棵迟,影响晚稻早发和高产。根据我市种粮大户生产实践经验,防止晚稻插后败苗主要采取以下三条措施:一是适时施好起身肥。起身肥要根据晚稻插秧迟早,分期分批施用。一般要  相似文献   

19.
一、鱼病的发现鱼类是否生病,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1、吃食情况。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鱼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即有鱼病发生的可能。2、活动情况。鱼儿在水面(水中)离群独游,行动迟  相似文献   

20.
张德贵 《小康生活》2003,(10):29-29
草桨养鱼,能提高水陆草料的利用率,起到投饵施肥的双重作用,但措施须得法,否则不利鱼类生长。(一)草浆制作法:使用高速打浆机(每分钟4500—5000转)打浆。先将原料投入打浆机内,然后加水(水为草重的40%),尽量将草浆打得细些,以延长草浆在水中的悬浮时间,增加鱼类摄食的机会,防止草浆在水中过量沉积,败坏水质。各种水草加工前均用漂白粉液浸泡消毒。水花生含皂甙毒素,须在草浆中加入2%—5%的食盐消除毒性,并于加盐两小时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