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面对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勇敢地融入到全球化当中 ,吸收全球化的精髓为我所用。面对全球的文化危机 ,中国应顺应全球化的潮流 ,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 ,在不损害中国文化本质的前提下 ,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亚在被西来的阿拉伯人征服以前,长期受到来自东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曾在这一地区广泛传播,影响了中亚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中亚的传播方式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我们应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革新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使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在与现代的结合中得到充分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大变革为背景 ,对辜鸿铭通过中西文明的比较 ,向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并向西方世界宣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推动中学西渐所做的工作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 ,认为辜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卫道士和布道者  相似文献   

5.
财务管理发展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环境是财务管理的理财环境之一,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可取之处与消极文化的继承性两个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财务管理对传统文化的借鉴问题。认为有必要研究现代企业对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理财观念的借鉴、财务管理目标确立对传统文化的借鉴、财务决策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以此做好中国企业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工作,从而避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的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文化条件,目前理论界大多只提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则很少有人问津。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植根于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这块基地之上,其主要创建者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她的产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是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的现实需要。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入手,深入解析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件、内容、启示。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当代公民意识中带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印记,通过厘清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当代公民意识的传统脉络,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公民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辩证分析中为我国创造性地借鉴、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培育公民意识提供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几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国学热,百家讲坛等一些社会现象,但是人们往往只是看到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和积极意义,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却很少被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1)复古保守,重道轻器;(2)消极无为,安于现状;(3)纲常名教,法制意识淡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孝文化成为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其中不乏偏激否定。中国现代小说作家在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民主等西学思想的影响下反传统却又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在精神层面与实际行为上常常会有两种文化力量的对立冲突,从而影响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价值取向,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人格。传统孝文化既包含了亲亲之情的孝道,同时也包含了维护封建专制的孝道。文化的复杂性和作家文化选择的主体性也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1.
赵俪生先生年轻上大学时便崇信了马列主义,参加过共产党领导下的“12·9”爱国学生运动和抗日游击战争;并是左翼作家联盟的活跃分子。中晚年,先生转入了史学和哲学研究。赵先生还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杰出教师,与某些重科研轻教学的学人不同,他历来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学术生命的一部分,其教学内容、方法、效果和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辉煌的和有口皆碑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存在,对其深入的探讨有助我们理解这个复杂的文坛人物。周作人从一个五四时期的文化先觉者堕落为一个汉奸文人的关键在于他思想深处的个人本位主义及其与此相关的摇摆的灵魂,当然还有他那闲适隐逸的情怀,像幽灵一样自始至终贯穿其一生。  相似文献   

13.
老舍,一位文化巨子的伦理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道德观念,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础与核心范畴之一.追踪老舍毕生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寻觅,能看到他对民族伦理道德样态的关切,能读出他个人的伦理选择与道德站位.老舍长期摹写国人的伦理脉象,对国民道德衍变有着不懈的追问.在五四以来所有文学大家那里,很难找出另一位可以与之相比拟者.老舍的伦理观念比较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价值取势,有传承也有推进.他关于民族道德的思考,没有局限在纯伦理层面,注意到了伦理与政局更迭、与社会衍化、与国家兴亡、与经济嬗变的潜在关联.老舍的伦理起点带有满族古典文化色彩,但他不是固守旧有道德原点的人.老舍作品中张扬的精神品质,正是他在现实中坚持的.他的作品与人生互为表里,他的生与死互为表里.他以一死为自己铸就了文化战士和民族良知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马可讲义》是德籍传教士花之安为了向影响中国社会的官绅和文人学者传播基督教思想而写成的,但《马可讲义》对于中国文化核心问题的批判和评价的确值得我们借鉴。本文通过对花之安在《马可讲义》中对于中西文化所进行的以儒释耶、耶儒互释、耶佛道墨关系等的分析,认为花之安的传教动力驱使他深入地研读中国文化,从而使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一些根本的理解上虽有对抗但最终达成了融和,《马可讲义》是花之安"孔子加耶稣"思想的躬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巴金在其生命历程中,肺病的困扰强化了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使其对生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死亡则使其对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这同时为其反叛意识的发展打开了发展的无限空间。巴金所生活的特定环境和所受到的思想的熏染则对其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巴金的人格内核是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的"爱",新文化的介入,使巴金的"爱"从显现的个人层面上跃升到人类的层面上,而巴金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皈依,最终使巴金确立起了文学的主体世界。所以其早期小说一经问世,就以其对生活刻骨铭心的感受的表现力度,以其所服膺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实现了人的主体性和文学的主体性的有机融合,这既衔接了五四以来人的主体性文学精神,又和中国的济世救民的文学传统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6.
叶灵凤的小说《拿撒勒人》写一个无力负担学费的大学生蔚生,在母亲过世、情人离去、经济困窘的孤立状况下,精神上转而求助于基督教与尼采超人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的一个特殊现象,亦即某些作家不但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创作时挪用、改写基督教文本、典故与神学,并且吸纳尼采"超人"思想,形成一股带有内在冲突的创作活力。  相似文献   

17.
庾信42岁出使北朝后,便羁留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北朝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环境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后人评价“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东”。从他的心态变化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其诗赋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体会出整个由南入北的士人适应北朝生活环境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近代西方思潮对青年毛泽东价值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西方思潮传入中国,其中进化论、自我实现说、实用主义价值观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最为深刻.进化论使他认识到变才可保国,破旧才能立新;自我实现说使他打破了旧的伦理道德观,建立了强调自我价值的观念;实用主义使其看到现实的重要性,注重实践理论,也影响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这三大思潮为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并指导了其后来的革命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对于师陀来说,故乡杞县是其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取材于故乡的作品既批判了中原文化的落后,又饱含着深切的眷恋故土之情。北平和上海两个城市亦对他的个人风格和写作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使其文本葆有含蓄蕴藉的审美韵味,后者促使他开始多角度叙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以农耕文明著称的中华民族历来勤劳务实,注重家族人伦、以家为本,家族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中国历代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舍作为文学大师深受家族文化的熏陶,传统的家族文化因素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家族文化促成了他独特个性气质的形成,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增强了他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