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亲人》和《首战告捷》的对比分析,可知中国当代小说对革命战争的叙述经历了一个从胜利大团圆到胜者无所得的变化过程;这种转型既体现了作家自我身份意识的不同,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语境对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詹姆斯·乔伊斯被认为是一位流亡作家,撰写了许多有关流亡的作品。《死者》是乔伊斯的第一首流亡之歌,其主人公加布里埃尔在遭遇来自三位不同的爱尔兰女性的挫折时,他的意识经历了三次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加布里埃尔意识的三次变化旨在揭示乔伊斯流亡意识在《死者》中萌生,以期加深对其自我流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与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斯*莱辛,她们的作品书写了所处时代女性命运的多种形态和生命欲望,对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进行了深刻内省,体现了中西方女性主义作家的批判立场.两位作家,对中西方男权文化传统体制下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救赎,以及女性寻求两性关系的出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自恋情结作为人类自我欣赏和崇拜的本能,对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深远的影响.自恋情结常使作家过高评价文学的地位和凸现自我的主体意识,使作家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成为惟我独醒的智者、惟我独尊的能者和独善其身的有德者,使叙事主人公成为神话中心、情爱中心和道德中心.作家自恋情结的特征是理论上夸大文学及作者自我,实践上夸大和变异自我而成其为理想主人公.  相似文献   

5.
志贺直哉是白桦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遵循自然主义的创作风格,在他作品中多为宣扬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倡导发扬自我个性。小说《和解》详尽描绘了主人公在经历人生历练后,在以自我尊重为前提下,努力调和心态,力争在自我至上的意识中挣脱出来,在自然中寻求自我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女性作家作为广大女性中较先觉醒的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和争取男女平等和谐的反异化诉求。文章以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及其作品中的人物为例,对其所塑造的"性别跨越者"进行群像研究,分析了"双性同体"或"性别跨越者"应对精神隔绝的本能诉求,在理性主义价值体系中他们追求自我的反异化诉求,以及他们的反异化诉求失败而导致的自我主体性沦丧。  相似文献   

7.
身份意识是自传写作的立足点和中心内容,自传者对身份的自我认定与自传文本中的身份表征可能并不一致,身份表征才是传主真实身份意识的体现。王蒙在自传中把身份认定为作家甚于官员,而自传中的身份表征则体现为官员重于作家,这种身份意识影响传主对自身经历以及历史与现实问题作出的评判。歌德自传中的身份建构表明,西方作家学者刻意保持与权力的距离,而中国文人的"官本位"意识具有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等的"人生笔记"系列是女性作家表达自我生命体验的文字诉求。八位女作家对自我人生经历的重新演绎,为的是抚慰心灵的创伤,同时也流露了相似的自恋情结。她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孕育并体现着成熟的女性意识和深刻的死亡意识,她们对其生命历程的反复叙述其实是实现自我救赎的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40年代 ,男、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是两种文本、两种声音。同是女性对个人的坚执 ,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 ,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 ,对自由的尊重 ;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 ,男作家看来是淫荡 ,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 ,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男作家看来 ,如此 ,女性解放走上了反面 ,女作家看来 ,如此仍不够 ,仍不足以撼动男性中心世界的根基 ;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 ,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作家的小说创作在两性人物形象塑造、性别意识支配下的性叙事等方面,男女两性始终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出现了男女权意识激烈争斗的场面。其实,单一的女性视角和单一的男性视角具有一样的狭隘与偏激,彻底的自我和彻底的解构,都将导致自我的毁灭和自我的解构,因此,两性文学应走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