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性本身的特征及文化本质使得人们可以从现代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来看,文化进化论较为接近一元现代性,文化相对论则更为近似多元现代性。一元现代性和多元现代性是现代性这一综合性概念的两种阐释角度,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立,由此可见,文化进化论和文化相对论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根本问题在于寻找能够整合二者的总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2.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不仅极大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深刻影响了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变迁,形成众多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柏格森用哲学语言展示了一幅生命进化的蓬勃冲动:薛定谔提出”生命以负熵为生”的进化图景;近代中国自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也都贯穿着文化进化的意蕴.尽管进化论创立以来的文化回响逐渐偏离其“科学”界限,但报以“同情之理解”的心态重建其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对于把握历史与社会发展的逻辑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刘保昌 《人文杂志》2004,(3):108-113
鲁迅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对老庄痛下针砭;另一方面,他在具体的创作中却对道家文化资源多有借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道德叙事、进化论思潮和个人主义写作等领域,鲁迅对于道家文化资源多有创造性的发挥和应用,显示出一代文化大师的"中间人"色彩和"为我所用"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4.
徐和笙 《北方论丛》2003,(3):131-132
科学是一个过程,任何理论都不会是豆古真理,随着时间的发展都将被新的理论所突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不例外。陶同的新著《进化中的宇宙》首次提出了“宇宙是在进化”这一科学观点,即是对进化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文化逻辑与中国的文化境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关于全球化的争论中 ,最为复杂的问题是关于全球化的文化内涵的认定与价值判断。从内在逻辑上看 ,文化的全球化必然是一个矛盾冲突和开放的过程 :它不可能是各民族文化的趋同化 ,而是一种跨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机制 ;它不可能是文化的彻底“西方化”,而是多种文化通过冲突和对话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格局 ;它不是现代性的彻底断裂 ,而是现代性或现代理性精神的自我完善。它同现代化的目标并不矛盾 ,相反 ,为信息化时代更为成熟的理性文化精神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国文化面临着各种冲突和分裂。我们应当利用全球化的机遇 ,建立一种保持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之间必要的张力 ,同时吸纳后现代的多元与差异性的文化要素的现代主义或理性主义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现代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境遇,在提供畅游世界文化海洋机会的同时,也使文化生态受到根本威胁。树立文化生态意识,维护文化生态平衡,对于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文化而言,无疑具有本源意义和未来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础上的功利主义体系的表现 ,它指向生产力不断进步趋势下全球范围的经济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秩序的现实是发达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和贫富差距的愈加拉大 ,文明的危机、人的异化、本土文化的式微与经济全球化过程息息相关。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 ,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中,进化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基于对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与以怀德为旗手的新进化论的批判,笔者认为,尽管古典进化论与新进化论在研究中重视的内容不同,但在本质上所构建的理论误区则是一致的:机械、教条地以自然科学性的思维、方法来思考、研究具有社会、人文科学之性质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哲学是以反思现代化的形式出现的 ,它的发展也是与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密不可分的。本文概括分析了文化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思想倾向 ,即文化进化论、文化相对论和文化进步论 ,并对在它们指导下出现的不同的现代化模式进行了剖析 ,以期揭示以往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化史观与文化命运——对民族文化现代境遇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愚昧与落后、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文化进化史观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去传统化"文化运动,与近30年来传统与现代"共荣"的文化再生产史观指引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都试图扭转传统文化或传续或消亡的命运.但这样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因此人类试图改变文化"命运"的理性逻辑需要重新省思与修正.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人类的文化关系普遍确立,其内容日益丰富。人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文化及其存在形态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文化关系。人类的其他一切文化关系,都是由这些基本的文化关系衍生的。文化哲学应该对人类的一切文化关系尤其是新生的文化关系予以高度关切,推动人类文化关系向和谐、丰富、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对这些基本的文化关系的反思、调试,仍然是文化哲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李海亭 《兰州学刊》2008,(5):168-170,173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内容之一,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文化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在保持文化发展主权前提下,积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成果,实现中国文化创新发展,为人类文化发展贡献中华民族的新智慧。  相似文献   

13.
魏海香 《学术探索》2008,4(2):114-11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关系问题、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问题等。科学认识和把握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建设的关键、民族文化建设的原则、民族文化建设的起点、民族文化建设的契机等,对民族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苗伟 《齐鲁学刊》2012,(3):86-90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型。日趋激烈的文化矛盾和冲突,让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化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在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过程中,人类的文化关系开始普遍确立。而伴随人类实践的深化和拓展,文化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关系,正成为当今世界人类日益凸显的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文化全球化进程也随之飞速发展。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共生以及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沟通的世界景观 ,使得跨文化交际无处不在。文化全球化不仅拓宽了跨文化交际领域 ,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还给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站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跨文化交际的素质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 2 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文化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民族文化多元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五四运动时期,我们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历史原因,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二是文化心理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她的故乡生根发芽,却在中国开花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的明证.  相似文献   

18.
马新 《齐鲁学刊》2005,(1):12-14
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何去何从,是像古埃及、古希腊文化那样沦为文化遗产,还是继续保持生生不息的 活力而独立地发展与存续?还是另有一种命运及选择?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化 发展的大趋势中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会成为未来人类精神共同体的主要来源。当然,世界其它文明与文化中的人 文精神也会融入这一共同体,由此共同生发属于未来社会的新的人文文化,构筑起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金民卿 《学术探索》2011,(2):106-112
全球化已经越来越在文化领域显示出它的特殊效应,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特有的文化景观;在关于全球文化体系的问题上存在着“单一同质性”与“多元并存性”两种观点的对立;这种对立实际上反映了文化全球化的根本矛盾,即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特殊主义的矛盾,普遍主义一特殊主义问题已经构成全球文化的基本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要特别注意通过正确处理全球文化互动中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推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在坚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互动,正确处理地方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必须反对所谓“民族整合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