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弘兵 《社会科学》2007,4(4):151-159
文明起源应该区分为文化成就的起源与国家的起源。从国家起源的角度讲,文明起源的要素不应是各种因素的简单排列,而是社会分化逻辑展开的结果。如果中国文明中存在玉器时代,我们就应承认,不能以其它文明中无玉器时代而加以否认。起源阶段与早期阶段的文明不可能是奴隶社会。此外,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还很有可能为陷入困境的中国历史分期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杨建华  邵会秋 《西域研究》2012,(3):52-65,138,139
本文通过对中国周边的中亚地区的三个早期铜器发展序列的分析,了解到亚洲地区早期铜器的一般发展规律以及本地发展与外来传入的区别;并收集了欧亚草原早期金属器的相关地区的资料,明确了这些铜器的年代;最后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最早并且集中的齐家文化金属器,对这些金属器可能的发展阶段以及来源做出有根据的推测。论文根据金属器的形态研究认为,中国早期金属器在形态方面很多都是外来的,但是没有解决中国金属器的制作能力是否也是外来的,这有待考古与冶金史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西欧历史走向的确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双方封建制形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特性及整合程度导致的凝聚力的强弱与分封制下国家观念的明确与含糊,对各自历史不同的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近代中国股份制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代中国股份制起源探讨的结果表明:近代中国股份制与西方股份制一样是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诞生的。在前近代,伴随中国微弱资本主义萌芽的是,中国只有与近代股份制相似的股份合伙制。具有现代意义的股份制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1904年股份制法律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股份制正式诞生。近代中国缺乏股份制产生的一般条件,而当时股份制已在西方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中国近代股份制起源主要是制度引进的结果。因此近代中国股份制起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明显不同于西方近代股份制的特点,比如官督商办、官利制度等,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倡办者在制度引进过程中适应中国现实国情而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蔡梅良 《船山学刊》2008,(3):192-194
会展行为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虽然我国会展活动的发展始终没有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会展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但我国早期的大胆尝试,对当今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民眼界的开阔等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升南 《殷都学刊》2008,29(1):156-156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朱彦民教授的新著《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2007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1998年度青年项目的最终结项成果。但据我所知,彦民从事商族起源与迁徙研究的初始时间,远远早于1998年。因此可以说,此书正是所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精心之作。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为新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可以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孕育和准备阶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王浩斌 《阴山学刊》2009,22(6):91-95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是一种历史生态存在,这种历史生态存在状态有效地促进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实践转向、社会转向和世界历史转向。可以说,历史生态领域无疑构成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最近的学科调整中,中国史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一时成为史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地方都在以各种形式讨论该学科的发展问题。其实,不管它是否列为一级学科,中国史研究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始终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课题。学科的性质,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的研究规范,学科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种起源问题是近代中国历史撰述所遭遇的一个重要话题。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撰述中所反映的知识分子对人种“西来说”的信奉、对人种外来说的质疑乃至批判,以及对“土著说”的“暂行断定”,彼此之间不仅并不矛盾,反而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人种“土著说”得以立足于学术界,主要源于“北京猿人”的发现及古人类学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支撑,抗战期间“民族主义”意识的自觉也推动“土著说”历史认识的发展。这一变化恰好体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中积极寻求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所作的努力,这也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史学经世致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权力互动关系,治理在中国历史传统中早已存在,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力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动关系,不是权力的单向关系。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政治制度下,权力的互动关系的工具、形式会大相径庭。尤其是政府治理,从文献来看,中国可能为世界提供了最早、最系统的政府治理实践。治理、统治都是政治科学的重要理论概念,所谓“政治学要回到历史”,就不能回到某一个时代的历史,而要追溯这些重要概念所体现的政治科学的本源意义的起点,尽可能地回到被今天所认知了的历史。“大一统”在上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实践,但在先秦时期和秦国统一中国以后变为不同的治理形式和治理逻辑,前者是分封治理,而后者则是中央集权的治理。两种不同的治理逻辑所体现的治理伦理也不同,分封治理以正义为前提来构建秩序,而中央集权则以绝对君权的秩序为前提兼顾正义。前者充满了民本主义的政治逻辑,后者则更多的是君权至上主义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12.
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认同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目标就是关注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之提供有效的解释和解决途径,使社会科学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社会的”。社会认同理论发展出了社会分类、社会认同、社会比较和心理群体的独特性等四个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原始刻划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 2 0 0 1年 ,全国已有 98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刻划符号。就地域分布来看 ,绝大多数遗址分布在黄河流域。从刻划符号的类型看 ,可以分为几何形符号和象形符号两类。黄河流域以河南为界 ,长江流域以安徽为界 ,往西盛行几何形符号 ,迄今未见象形符号 ;以东既有几何形符号 ,又有象形符号。几何形符号一般刻划在日常饮食用具上 ,象形符号多见于一些特殊器物。一般情况下 ,一个器物上仅刻划一个符号 ,但也有刻划 3个以上符号的例子。从 98个遗址出土的原始刻划符号中 ,可以勾勒出中国文字发生的三个步骤。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 ,中国文字的起源、形成 ,是在长江、特别是在黄河流域的下游地区完成的。到龙山文化时期 ,文字已经形成。不过 ,这时各地的文字仍有很大的差异。随着夏商周势力的拓展 ,文字书写风格才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也有两河文明 ,但与西亚的两河文明有明显不同。西亚两河文明是同一模式的文明 ,所谓“文化一体化”。而中国的两河文明则具有鲜明不同的特征 :黄河文明是连续不断的文明 ,长江文明是断而再续的文明。本文还指出 ,在不同的文化圈内 ,其文明要素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古文明多源并起、相互促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论赣傩的起源与发展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萍  章军华 《东岳论丛》2006,27(1):127-129
江西境内现今仍保留有演傩的地市主要是抚州、萍乡、上饶、宜春、赣州等区域,就此五地市的傩俗及其相关文化现象的田园调查情况而言,各地市关于演傩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赣傩的传说起源最早在西汉,最晚在清代。就现存资料与赣傩演制观照中国傩的起源与发展流程等来看,赣傩最早的源头只能推算到南宋末年的抚州市南丰县刘镗作的《观傩》诗。从赣傩起源与演变历程可以看出,赣傩的发展轨迹,正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戏剧起源与异化的发展史。从宋末元初的赣傩祭戏,可以看出中国戏剧从傩向戏过渡的痕迹,以及傩祭戏已经成为宋元戏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明清至近现代的傩的发展,恰巧又注释了傩向戏剧慢慢演化的过程细节,并出现傩痕迹在逐步淡化、戏剧成份正逐步加重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美洲化是在多种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混合型化,这种化结构的形成是同美洲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在美洲化形成的过程中,欧洲化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欧洲化模式是美洲多元混合型化结构的主体框架,但决不是欧洲化的翻板。它是以欧洲化为主体,以印第安化和非洲黑人化为次要成份的混合化结构。因此,这既不同于母体的欧洲化,又不同于土化,而是一种崭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它表现了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和兼收并蓄、多姿多彩的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李丽娜 《理论界》2007,(10):220-220,24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在关注着原本看似离人们生活很遥远的交响乐。这种现象从各地歌剧院的兴建。各类大型交响乐演出的火热程度上可见分晓。本文旨在介绍交响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交响乐。  相似文献   

18.
魏坚  冯宝 《西域研究》2020,(4):79-93+168
本文选取内蒙古中部、辽西和新疆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归纳考古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碳十四测年和DNA检测数据,以更为广阔的蒙古高原和欧亚草原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北方农牧交融和畜牧业起源,认为:从早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大型聚落,到采集和狩猎存在下的农业聚落的繁荣,再到农耕的衰退和畜牧业经济的最后形成,这一发展进程是生态环境变迁、文化适应和古代族群的迁徙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青海坐唱曲艺平弦历史悠久,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从坐唱曲艺搬上舞台后发展却非常缓慢,至今未能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本文对青海坐唱曲艺平弦的发展过程及新形势下平弦戏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创新、推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丛书的起源、发展及其目录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慧 《江淮论坛》2003,(4):96-101
本文叙述了中国古代丛书的含义、起源和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出现的丛书代表作。讨论了中国丛书在其发展过程中,目录学地位的演变和确立。指出丛书目录学地位的提高,是靠丛书自身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影响的增强。其中明代的祁承和晚清的张之洞、杨守敬等,都表现出非同凡响的见识,在丛书的目录学史上,是功不可没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