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声半月刊”是1938年至1940年间《新疆日报》刊发的妇女专刊.“女声半月刊”是新疆历史上最早的妇女组织主办的妇女专刊,也是全国抗战时期国内少有的发表妇女言论,提倡妇女解放,宣传抗日救国的妇女专刊之一.  相似文献   

2.
诞生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今天派,从命名到写作,都受到了时代巨大的影响。他们通过语言的革命进行政治对抗,发出了一代人的声音。他们对激情和苦难的强调,是对体制话语的一次有效反拨。因此,今天派的写作是一种政治美学写作,这与俄罗斯诗歌具有相似性。今天派以俄罗斯诗歌为资源,借翻译体对抗权利的声音,完成了一个时代的使命。但是随着体制生活的解体,苦难的消失,今天派更换了背景,那种对抗式的写作失去了意义,他们的写作已经汇入到世界诗歌的潮流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企职能的变化,作为专项工作和研究学科,社会工作在我国得到恢复和发展。谁认清它与已有的妇女工作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它的发展。 妇女工作的主要内容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我国妇女争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的努力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为此,全国各级妇联和其他妇女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一般把以妇联为主的妇女组织针对妇女开展的工作称为妇女工作。 妇女工作的重点是动员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法律确定的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五方面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为妇女的进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团结、动员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妇女人才成长。 第三,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有关妇女儿童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文艺界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长期生活在山西并以山西农村为创作题材的一些作家们看作一个文学流派,是五十年代的后期。他们或被称作“山西派”,或因山西省文联出版的《火花》为他们发表作品的主要刊物,而又被叫做“火花派”,郑重的提法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谐谑的说法则为“山药蛋派”。追根溯源,这个流派滥觞于一九四三年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发表,是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艺路线在山西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的产儿。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①中第一次谈到了“美的规律”。至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这一问题始终是苏联美学界一直在讨论的课题。不论是“自然派”还是“社会派”对这一问题都无系统的看法,他们的论述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观念体系:前者只是把  相似文献   

6.
《李太白全集》中,关于妇女的诗歌共有八十余首,几乎占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一。历代诗人作品中写妇女的,再没有比李白更多的了。而这部分诗歌迄未得到正确的评价,遭到指责却是不少,甚至有人说他“其识污下,诗什九言妇人酒耳”(王安石);直至现代,还有人骂他“下流”,说他“崇拜的美人,大都是下流女子”,把李白说的简直象个流氓,这真是冤哉枉也! 究竟真相如何,让我们专门就李白关于妇女的诗歌进行一番研究。李白关于妇女的诗歌中写得最多的是“思妇”,即思念远别的丈夫的妇女。他们主要是这两种人:一种是从军戍边的征人之妻,一种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之妻。关于前者,有《乌夜啼》《子夜吴歌》《塞下曲》《捣衣篇》《北风行》等;关于后者,有《长干行》《江复  相似文献   

7.
“上帝订约—先知传达—百姓践行”这一叙事模式始终贯穿《士师记》之中,其中一系列事件通过类似的叙事结构实现其内部的关联。本文以“先知传达”环节的关键人物底波拉和“百姓践行”环节的实践者雅亿这两位杰出的女性为切入点,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探讨《士师记》中的女性力量在叙事中的展现,揭示潜藏在《士师记》文本下的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8.
左拉的《妇女乐园》通过形象塑造和人物关系表达了作家的“社会主义”理念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不是左拉的政治和革命命题,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他强调道德力量。但是,把“社会主义”写进小说,是左拉作为小说家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与辛弃疾是我国宋词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清人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李清照与辛弃疾为“济南二安”,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以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花草蒙拾》)李辛“二安”独创其体,“易安体”、“稼轩体”分别代表了他们婉约词与豪放词的最高成就。二人的词风各具特色,但又有相同之处。本文将通过二人的作品对他们的不同风格做一个简要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诗歌流派,常常围绕着一种刊物而形成,也因此以刊物而得名,诸如“新月”派就因《新月》杂志而得名,“现代”派就因《现代》杂志而得名,“七月”派就因《七月》杂志而得名.沿此命名法,我将1937,8—1941,1几年间相继存在的《高射炮》、《五月》、《时调》、《中国诗坛》、《战歌》等五个诗刊的诗人们形成的一个诗派,称为“中国诗坛”派,这是一个坚韧性极强、倾向性始终如一的诗派.“中国诗坛”派,源远流长.1928年,郭沫若的诗集《恢复》的问世,显示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实绩;30年代初,殷夫的“红色鼓动诗”,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的兴起;1932年,中国诗歌会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成为强大的自觉的诗歌运动.“中国诗坛”派便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形势下的继起  相似文献   

11.
江湖诗派是南宋诗坛上一个相当重要的诗歌流派。但对这一重要流派的鉴别标准和成员人数向无定说。近、今人的研究多从旧说,依据四库辑本《江湖小集》和《江湖后集》,定为—一九家。本文从第一手资料入手,根据四库本所据的《永乐大典》及同时人的笔记,对四库辑本的矛盾、讹误处—一提出纠正,认为即以“四库提要”所说凡有诗人《江湖》诸集即为“江湖派”成员,其所漏辑也在三十五家之上。同时文中对如何梳理江湖派与四灵派的承传关系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了发挥教师的这个关键作用,八六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这就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内  相似文献   

13.
对胡适与“现代评论派”的关系的认识历来颇多分歧.闻学峰的《创办人、编辑人还是撰稿人——胡适与<现代评论>的关系再探》一文通过史料爬梳与考证,将胡适定位为《现代评论》的“撰稿人”,并进而认为“把胡适称为‘现代评论派’的骨干或领袖是有欠公允的,更是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撑.”对于胡适与“现代评论派”关系的这一判断,以及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对于《现代评论》的创办缘起与《现代评论》的政治姿态的阐发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4.
鲁迅和卡夫卡都曾是一个时代的“特异者”,与所处环境的不相容,使得他们拥有了一种内省的力量——孤独,由此揭开了他们生存状态的相通之处。《过客》和《城堡》即可看为这种生存状态的一种阐释。这两位20世纪伟大作家精神存在的相似处便以“孤独”为关键词,从对外态度、拒绝方式和存在状态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对罗马公民伦理和政治的态度非常地复杂,他一方面揭露了罗马人在内战和扩张中犯下的罪行,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美德。鉴于奥古斯丁的这一矛盾态度,一些研究者认为他笔下的罗马是一个悬于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之间的非善非恶的政治空间。然而,这一深受政治自由主义影响的经典解读,近几十年却遭到了严厉的批评,批评者们不仅从总体上拒绝对政治领域的世俗主义理解,而且特别反对把罗马的形象进行中性化处理。本文基本赞同第二派学者的观点,但会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展开论证。具体地说,本文将直接切入罗马公民德性的核心原则,切入罗马人在公共领域行动的终极动力,对《上帝之城》第五卷的“荣誉之爱”概念展开一种“个案分析”,通过探索该卷关于荣誉之爱的不同甚至相反的论述之间的逻辑关联,重构出这种爱是如何从自身内部产生出一种辩证运动,由原本维护公民德性的积极力量,一步步地“自我解构”为作为德性之最大破坏者的“权力欲”的。而通过对这一“堕落的辩证法”的全程重构,本文亦将揭示出在奥古斯丁眼中,以罗马为代表的古典国家的伦理与政治,在终极层面上的无根基性。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在我党妇女政策的引导下,根据地妇女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一时期,根据地妇女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参加各种各样的妇女组织,参选,参政,参加抗战、生产和生活改革.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参与的形式对我们今天推进妇女参政有着宝贵的借鉴经验: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妇女在建设中的作用,充分了解各阶层妇女的要求,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提高妇女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汉末政论文集《中论》、《昌言》因作者“介入”方式与程度的不同而分别彰显出浓厚的“君子”风范与强烈的“自我”意识,作者徐干、仲长统各自气质、学术思想和所处政治环境的不同是形成这两种不同特质的主要原因。对君子之道的推崇与对个体价值的认同是汉末士人突围政治困境的两种路径,即趋于上的道德精英路线和趋于内的自然名士路线;这两种路径都体现了汉末士人疏离皇权,欲以更高的姿态及更独立的精神参与政治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8.
妇女组织是提倡解放妇女话语背景下的产物。在集体化这一特殊时期,为发动妇女参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农村妇女组织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能。它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为目标,致力于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政治事务以及维护妇女利益。这些工作对当时农村妇女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妇女组织的工作职能不仅切实维护了妇女群众的利益,同时也赋予了时代特征,表现出的政治色彩较为浓厚。  相似文献   

19.
犹太—以色列问题是哈马斯与法塔赫的主要分歧点之一。法塔赫承认以色列,同意以政治谈判方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哈马斯坚持反对犹太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强硬立场,拒绝承认以色列,号召长期圣战,但也同意与以色列实行有条件的临时停火。两派立场的差异与他们各自的发展历程、斗争理念有关。哈马斯强硬的反犹、反以立场,在巴勒斯坦人中树立了毫不妥协、舍身成仁的抵抗者形象,提高了其在巴勒斯坦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给自身和巴勒斯坦人带来严重损失。它还导致以色列人对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忧虑,对以色列政治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阻碍了巴以和平进程。两派的分歧反映了巴勒斯坦人实现民族权利道路上的两难困境。从长远来看,要使哈马斯改弦易辙,应当将其融入巴以和平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20.
“旅美派”及其形成原因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玲梅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1):28-32,71
阿拉伯“旅美派”文学和哲学的成就已为人所注目。从20世纪早期叙利亚、黎巴嫩不利的人才环境着眼,对照美国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可以看出“旅美派”形成的主要原因:旅美派作家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西方优势和殖民奴役的强烈刺激,使他们奋发向上;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较自由的政治、宗教氛围,使他们有实现抱负的机会。相反,20世纪初的叙利亚、黎巴嫩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没有给知识分子提供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机会,更不可能提供宽松的思想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