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居西双版纳坝区的傣族,其婚恋状态比较宽松自由,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即可结合,婚后生活若不如意也可以提出离婚。 傣家青年男女通常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谈恋爱了,他们一般都利用赶街、赕佛、纺织、他人婚娶和各种节庆活动的机会,结交异性朋友甚至发展恋爱关系;而每年的“开门节”后,农事稍闲,便进入了傣家男女青年们的热恋与结婚时节。 尽管傣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是缔结姻缘还须通过父母,并由男方托媒人带礼物到女方家说亲,当地人称之为“吃小酒”。“吃小酒”有时也是订婚仪式。此后隔段时间,当男方家再托媒人光临女方家时,便是与女方家长商议婚期、决定男方婚后是否从妻居等大事去的。  相似文献   

2.
嫁女是土家婚俗的一部分。它包括求亲、相亲、认亲(又叫“放爆竹”即定婚)、送日子(男方送结婚时间)、忙嫁、过礼、哭嫁、上头、戴花酒,背亲等。 备嫁 姑娘在嫁前一年多就在木织机上编织“西兰卡普”。不管编织多少床都属女儿的私房,出嫁时可全部带走。女方准备多少床土花被面,则男方配送多少床被里(包单)。另外女方还要  相似文献   

3.
广西之大,壮族之多,婚礼和婚礼歌千姿百态,今就笔者家乡宾阳县古辣乡一带的婚礼和婚礼歌80年代的情况,作一些调查研究。 男女青年有媒人介绍相识的。约定地点晤面相谈。双方询问年龄、文化、父母兄弟和家庭生活等情况。如男方中意,交几块钱给女方,称“定情钱”。第二次见面,女方可邀约赶圩,或到男方家了解生活条件。女方考虑清楚后,即约定何时去乡政府结婚登记(民间习俗将结婚登记看作订婚)。现在有些父母要算过八字,合则许婚,不合则罢;有些父母不再算八字,只要双方中意便可。  相似文献   

4.
“米达别”,意思是成亲前的一个难关。为什么女方要到男方家里劳动一个时期呢?原来,阿美人的传统习惯是家庭油女人来当家。自古以来,妇女的地位比较高,家庭经济生活及一切家务均由家庭主台湾阿美人青年恋爱时,有一种独特的传统习惯,即:开始恋爱的一个月后,女方自愿到男家劳动一段时间,这就叫  相似文献   

5.
潘年英 《中国民族》2014,(10):62-65
从剑河到磻溪的公路已由原来的黄泥土路改建为柏油路,但从磻溪到小广依然是泥土路,而且山道弯弯,泥泞难行,跟28年前一样。我和朋友是下午3点40分赶到小广的。刚走进村子,我们就遇到了几支男方前来接亲的队伍,恰好刚刚来到女方家门口,正准备进家了。  相似文献   

6.
<正>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形成了很多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土家族的接亲就别有一番风味。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关系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接亲。接亲的日子一般都要请懂得阴阳八卦的人来选定,即所谓良辰吉日,这天成亲,以后就少灾免祸,人丁兴旺,接亲的头几天,男方要托媒人把女方的嫁妆件数打听清楚,好决定抬嫁妆的人数。同时,男方家人还要上山砍一些手腕大的杉树条,剥掉皮,谓之“杆子”,笨重的嫁妆就要用这些  相似文献   

7.
彩礼是订婚时男方向女方或女方家庭赠送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实物,作为一种社会习俗一直顽强生存于民间,在国家法与社会习俗的交锋中激荡。彩礼研究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但鲜有对彩礼的国家规制问题的深入研究。男权社会下的社会化补偿、代际剥削与代际责任、两性议价能力差异、脸面和信号传递共同构成彩礼的制度成因。彩礼在国家治理中的负面影响和彩礼意义的功利性,决定国家规制彩礼的合理性。彩礼功能的可替代性和彩礼实践的情境主义,让国家规制彩礼具有可能性。婚俗改革试验区等制度试验,释放出构建新时代婚姻观的政策信号。法律应积极引导彩礼的现代化转化,淡化彩礼的补偿意义,剥离与婚约的依附关系,将其与嫁妆共同定义为男女方家庭对新家庭的均等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文山州邱北县壮族人民在今年首届“祭龙节”期间,发出了改革落后习俗的倡议书。倡议书主要内容有:争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积极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实行计划生育。结婚必须履行登记手续。男方给女方的彩礼钱不得超过360元,肉不得超过160市斤,酒不得超过120市斤。结婚后就“坐家”。人死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少数几个高兴生女孩的地方之一是西苏门答腊的米南卡保。这里也是世界上少数的几个由女方求婚、男方或接受或拒绝、家族以女名传代的地方之一。外行人把米南卡保人的社会称为母权社会,这是错误的,人类学家称这样的社会为母系社会。在母权制社会中妇女对家庭和社区有绝对权威。母系制社会的特点是母系继承,无女性后代便认为绝嗣。  相似文献   

10.
缅旬的海敏那加族(也称为北部那加族)的传统风俗不像缅族那样男女青年结婚后,男子到女子娘家去住,或单独分一间房居住,而是女子到婆家去住。这是因为在举行婚礼时女方收了男方的彩礼,因此女子要服务于男子,服务于婆家。在婆家住一两年以后,就可以分灶吃饭,分室居住。  相似文献   

11.
<正> 瑶族情歌历史悠久,内容广泛,风格特异,尤以“歌为媒”形成社会风俗而著称。笔者长期在瑶族比较集中的湖南地区采访,本文拟对瑶族情歌的特色作些研究和探讨。瑶族情歌成为本民族婚姻的媒介瑶族人民缔结婚姻的形式有多种。如“招郎”(入赘),即男到女家落户,又如“拿蓝子”,在赶圩、节假日时小伙子看准某一姑娘,就乘其不备,将女方蓝子拿走,买上点心放入蓝子,再转到姑娘身边。首先男方请女方吃点心,相后对歌。歌毕,姑娘将蓝子拿回来,约好再会日期。这样多次一“拿”一“送”,直到爱情成熟,把姑娘接到男方家里成亲。无论那种形式,都不要媒人牵线,也不由父母包办,而是通过唱情歌,即“歌为媒”沟通关系,达到互相了解,加深感情,最后成为伴侣的。  相似文献   

12.
青海藏族至今还保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古老婚姻习俗,这些婚俗无论其包含的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极富特色。它们在藏人的婚姻生活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藏族社会的其它诸多方面也产生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本文谈谈其中几个主要的婚俗及其社会功能。偷婚偷婚被藏族群众称之为“偷姑娘”,它通常是男女青年相爱定情,却得不到女方家长及亲戚的同意或男方家庭无力筹措彩礼的情况下,采取非常手段来实现婚姻自的的一种习俗。偷婚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真偷和假偷。其输是由男方家的“偷”和姑娘的“跑”巧妙结合而完成的。姑娘是知清人,…  相似文献   

13.
<正> 操办婚事攀比摆阔,常使亲友伤透脑筋,您可知道,湘西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一带的苗族地区,男女婚礼却是俭朴风趣。六亲客“六亲客”是新郎家从本房族请到新娘家迎亲的六位能歌善说又有酒量的礼客。苗族人民重感情,轻钱财。青年男女相亲恋爱,女方不会索要男方的彩礼,姑娘出嫁也只带一些生活必需品。没有繁多的嫁妆,迎亲就不必兴师动众了。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早晨,“六亲客”身穿长袍,头围包帕,手持雨伞来到女方村寨,齐声高唱《娶亲歌》、《进门歌》,新娘父母闻讯便请人将“六亲客”迎进屋  相似文献   

14.
麻柳溪村是湖北省唯一的羌族行政村、省十佳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农业(茶叶)示范基地,也是远近闻名的民歌村,村民人人是歌手,个个是舞者,年龄最大的歌手已近百岁,就连两三岁娃娃也会唱民歌。在这里,民歌的表现形式多样,进山对山歌,下田吼田歌,抬班喊抬工号子、艄公喊船工号子,抬陪嫁喊报靠歌,修房造屋"说福示"唱上梁歌,婚嫁时男方家唱《插花挂红调》、女方家唱哭嫁歌,筵席上  相似文献   

15.
<正> 哈萨克族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独特的生活环境给予了哈萨克人丰富的情感、慷慨的气质和鲜明的个性。由于哈萨克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哈萨克人的婚姻习俗,具有草原游牧生活的鲜明特点。在传统的哈萨克族婚俗中,从议婚到结婚,本应是主体的新郎新娘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同时男方必须送给女方一定数量的礼物、钱财才能订婚、成婚。这些习俗与当时包办和买卖婚姻盛行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哈萨克族婚俗大体都  相似文献   

16.
总人口超过十二万的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阿尔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 达斡尔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同姓内禁止通婚。入赘婚比较普遍。男人入赘女家后,所生子女内属父亲的“哈拉”(代族),女婿在岳父家只从事劳动,并无继承女方财产权。婚姻多由父母包办,订婚后,男方送马、牛、猪、羊和酒等,这叫大礼,达语称“恰安特”。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  相似文献   

17.
关于糖粥京家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中特别喜爱糖粥,这不仅因为糯米糖粥甜蜜可口,更重要的是它寄予着京家人的向往和追求.京族男女定婚,男方向女方送去的定婚礼品中,其它礼品可以不拘,但决不能缺少象征着“甜蜜、幸福、绵长”的两斤黄糖和数斤糯米.春节的第一天早餐一定要吃糖粥;每年中秋节合家吃“团圆饭”时,首先吃的也是糖粥;一年一度的歌节祭仪中,重要的供品首先就是糖粥……京族有一条古老的谚语:“家积万金,不如高朋满座”.我们京家人认为有客是最荣幸的事,无论是旧友还是新交到来,我们都把自己所喜爱的糯米糖粥敬上.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1886年,马克思主义民俗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法格在《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和礼俗》这篇著名的论文中指出:“在各族人民中,婚姻曾经产生了为数甚多的民歌,同时也形成了稀奇的礼俗”我国的侗族正是这样,其婚姻作为一个能动的历史因素,在它所必然经历的从杂乱婚、血缘群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到专偶婚这一动态历程中,产生了大量与婚姻有关的民歌,并形成了很多有关的礼俗。当代侗族婚姻,是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实行的一夫一妻制。但其婚姻礼俗,颇富民族特色。举行结婚典礼的头一天,男方得请迎亲队伍(侗语叫“关亲客”)到女方寨子去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的一名男子,在女方解除婚约之后,还是痴心不死,想用送玫瑰的办法来打动女方的芳心,但女方仍然不领情,不愿恢复原有的婚约。这个痴心男子名叫罗伯特,他在四年的时间内用了将近1500朵玫瑰来讨好女方阿丽桑德拉,而且最后一次是自己骑马送上门。据意大利通讯社报道,此事发生在意大利北部的维罗纳市附近。维罗纳市是大有来头的,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就是以该市为背景写他的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据说,在四年前阿丽桑德拉与罗伯特订婚之后,女方就要求解除婚约。但罗伯特心有不甘,决定送她1480朵玫瑰──在四年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20.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安定瑶青年男女热恋中,男方到女方家作客,第一个晚上,主人有鸡杀鸡,有小猪杀小猪,有好酒拿出好酒来,设宴招待。宴后,主人让女儿大摆歌台。瑶族是一个爱唱歌的民族,哪家有歌唱,大家就聚集来听,通宵达旦对唱,热闹非凡。新婚之夜,安定瑶的新郎新娘举行别具风味的“洞房鸡宴”仪式。新郎杀一只未生过蛋的雌鸡煮熟,蒸好一斤糯米,装在一个小簸箕里,放在洞房的床铺上。这时,朋友们便拉着新郎入洞房与新娘面对面地站着,当着朋友的面,彼此说一声“希绸问漏”(恩爱到老的意思),脱下鞋子面对面地盘坐在床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