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首方言的重叠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吉首方言的重叠式非常丰富。名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都有重叠形式。本文讨论吉首方言重叠式的构成和意义。一、名词直叠式吉首的方言名词重叠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重叠式都儿化。重叠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一)两字组重叠式1、非重叠式名词一般表示统称,重叠式表示小称。例如:坎——坎坎儿(小坎儿)重孙——重重儿(年幼的重孙)碗—一碗碗儿(小碗)眼——眼眼儿(小窟窿)瓶子——瓶瓶儿(小瓶子)柜子——柜柜儿(小柜子)沟——沟沟儿(小沟)叉子——叉叉儿(小叉子)棚子——棚棚儿(小棚子…  相似文献   

2.
0.说明。 0.1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宁德方言属闽语闽东方言区侯官片。 0.2 宁德方言很多单音节名词都可以重叠为AA式,说成:杯杯、箱箱、耳耳、刷刷等,数量较多。而在普通话中,重叠式名词数量较少,主要是表示亲属称谓的,如:爸爸、妈妈、哥哥等及少数表物的,如:星星、蛐蛐儿、蝈蝈儿等。很多在普通话中不能重叠的名词在宁德方言中都能重叠。本文主要探讨宁德方言AA式重叠名词(即:重叠后为名词的)的特点。重叠后为动词,形容词的不在本文探讨范围。 1.0 宁德方言AA式重叠名词基本上都有与之并存的原式A存在,A是独立的名词或动词,原式与重叠式在表义上的区别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宁德方言有一部分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为AA式,原式与重叠式并存,表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因说话人习惯而异,单音节名词重叠为AA式,相当于普通话中加“子”尾或“儿”尾。例如(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箱——箱箱(箱子) 条——条条(条子) 罐——罐罐 本——本本(本子) 盒——盒盒 桶——桶桶 杯——杯杯 带——带带(带子) 锤——锤锤(锤子) 壳——壳壳(壳儿) 箬——箬箬(叶子) 索——索索(绳子) 袋——袋袋(袋子) 棍——棍棍 空——空空(窟窿) 底——底底(底儿) 原式与重叠式在表义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构  相似文献   

3.
一、智子: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智,做动词用,是意动用法.意动,又叫意谓性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形容词可做意动词,它与后边名词的关系是动宾关系而不是修饰关系,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是前面的名词、形容词的性质、样式或状态.如智子,不是以“智”修饰“子”,而是认为儿子是智慧的.名词、形容词做修饰语(定语)还是做意动词,从形式上看没有区别,主要是从上下文意和词语结构上来分析.智子疑邻,“疑邻”是动宾词组,而在这种结构中,“智子”与  相似文献   

4.
名词直接修饰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做中心语的NV式状中偏正结构中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三种:(1)N表示V的方式、手段;(2)N表示V的情态;(3)N表示V的程度。动因竞争是NV式状中偏正结构形成的原因。在这个结构中名词是受到限制的,只有不能做施事的名词才能与动词构成NV式状中偏正结构。  相似文献   

5.
《英语沙龙》94年第9期刊登了关靖华先生的一篇短文,《你知道taxi与page的动词用法吗?》.文中列举两例说明英语名词动词化(n→v conversion)的情况.其中一例为:“This is pag-ing Mr·J·D·Smith.Please contact the information desk after hearing the paging.”接着,关先生分析道:“倘若按照常规将这里的page理解成‘页’,那么这句话就讲不通了.实际上在美国这个词常被用作动词,它是在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通过广播叫(某人)名字找人时的用词,意思是‘呼叫(某人)’.”不错,在英语中,许多包括page在内的名词都可转作动词.表示人的名词可转作动词,表示物的名词也可转作动词,具体名词可转作动词,抽象名词也可转作动词.然而,由名词转作的动词词义与原名词的词义要么相近,要么略有引申.例如: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写湖南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的“子”尾。语音上除了念[tsη^0]外,还可以念作[tε^0],但保留此读法的“子”尾词已经越来越少。在语法结构上,可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量词性成分后面构成名词。也可构成“动词/形容词+下儿+子”格式,表达短时义、尝试义或程度略微增加或减少,如“动下儿子动-动、来下儿子来-下/来一点儿、壮下儿子胖一点儿”;“动词/形容词+人+子”格式的词语大部分相当于形容词,表示使人感觉怎么样,一般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感觉或感受,前面可受副词“好”修饰,如“好吓人子很吓人、好急人子很急人”。少数相当于名词,如“懒人子懒汉、穷人子穷人”。  相似文献   

7.
词类活用 ,也叫实词活用。这里的“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活用 ,就是在句子中 ,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地运用 ,即把经常用作甲类词的 ,临时转用作乙类词。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动词活用作名词 ,数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副词作状语等。现代汉语中 ,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 ,状语常用副词充当。但在古代汉语中 ,名词可以作状语 ,起到副词的作用。名词活用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人事名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里人事名词用作状语具有表示比喻、表示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表示处所…  相似文献   

8.
名词用作动词包括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简称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作动词的三种特殊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为动用法。三种特殊用法的翻译方法已有许多人进行过阐述。因此,我在这里就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翻译方法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中的意谓性动词可由名词、形容词和极少量的动词充当,这在我国似乎已成定论了。愚见则以为名词绝无法活用作意谓动词。人们通常所谓名词活用作意谓性动词,其实是名词活用作表示态度方式及动作行为的动词——愚名之曰“态度动词”。从现有的各专家和大学编写的一些古汉语语法书籍来看,他们对名词活用作意谓性动词的定义是这样下的:  相似文献   

10.
英语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后面跟有宾语。宾语(object)通常是以名词、名词词组或相当于名词的结构表示的。传统语法学家认为:从意义上讲.宾语是动词动作的承受者。如:He bought abook last week.在这里 a book 承受动词 bought的动作。但是,还有大量的宾语,它们并不是动词动作的承受者,有的甚至是动词动作导致的一种结果。如:He made a hole on the ground.有的是动词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例如:He struck his hand upon  相似文献   

11.
论"写作"     
"写作"一词,有动词、名词之分.中国人一般将"写作"视为动词,而把"写作"作为名词来运用与研究则比较晚.若对名词"写作"重新思考,不妨可把"写作"看成是写作主体运用文字符号描述第三世界(或日世界3)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中实词活用的方面很多,主要是名词与动词之间的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等。至于代词活用为动词,副词活用为动词,因为用例较少,这里就不予论列了。 (一)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最常见的一种实词活用现象。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动词用的名词便具有动词的特征。或者直接充当谓语,或者充当谓语中心词。在名词活用为动词中,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最普遍,方位名词、时间名词次之,专有名词活用为动词较为  相似文献   

13.
重叠是普通话和方言中较普遍的现象。但重庆话单音词(或语素)的AA式重叠的分布,正好和普通话呈相反的格局:从总体上说,普通话动词、形容词、量词能够重叠,名词不能重叠;而重庆话名词能够重叠,动词、形容词、量词不能重叠。这一点,前辈学者,特别是范继淹先生《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一文曾作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前人多把重庆话名词重叠看作一种表示小称意义的修辞性的构词手段。有鉴于此,笔者作有《重庆话名词的重叠构词法》,对前人成说有所补正。文章的结论是:AA式重叠是重庆话名词复音  相似文献   

14.
成都话中[tn~(21)]疼、[tr~(21)]疼儿常作粘合式结构中的补充成分,表示程度加深。疼(疼儿)总是在形客词(A)或动词(V)之后,构成“N+A+疼”和“N+V+疼”两类句式。不是所有的形容词和动词都可构成这类句式。有的形容词和动词还可构成带“疼”的把字句。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中名词用如动词(指用作一般动词,下同),以及名词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都是常见的语法现象,其中以名词用如动词更为普遍,而且其语法结构及词汇意义更为复杂多样。就语法结构而言:名词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充当述语,与后面的词语构成述宾关系;就其词汇意义而言: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都是表示“认为”这个意义,可以解释作“把……当作……”或者“以……为……”;名词的使动用法都有“使令”义,即带有“使……”或者“让……”,“给……”的意思。名词用如动词则没如此简单。然而,一般语法书对名词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论述较为详细清楚,而  相似文献   

16.
涟源方言中常见的语尾 (吕叔湘 ;1 956)有“子、唧、公、牯、婆”等 ,其中以“子”尾和“唧”尾最为特殊。通过对两者语法功能的考察 ,便知“子”尾和“唧”尾可以置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及数量结构的后面 ,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类似于普通话的“子”尾和“儿”尾 ,且具有涟源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后缀“子”与“儿”都有三种作用。一、造词作用:能把不是名词的词造成名词,或把这一名词造成另一名词;二、主观评价作用:这种作用既不改变词性又不改变词义,而是在词上附加上人的喜爱或憎恶的感情;三、造形作用:这种作用也不改变词性或词义,也不附加上人的喜爱或憎恶的感情,但有些词没有这个后缀或没有别的语音成分就不能说。这里后缀起着调节词形的作用。关于“子”与“儿”的这三种作用不少文章都讨论过,这里我们仅仅讨论“子”和“儿”的造词作用,归纳出一些造词类型,然后再对比地谈谈它们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一个单词由某一种词类转用为另一种词类,这就是英语构词法中的转化法(Conver-sion)。如何用转化法构成新词是个饶有兴趣的问题。虽然这种构词方式在英语发展过程中早已存在,但在现代英语中最为常见。几乎所有表示人体各部分的名词都可以转化为动词。这些名词转化为动词后的意义与未  相似文献   

19.
两种似是而非的“动+的”的“的”字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的+名”。省去名词,构成“的”字短语,有一定的规则:“名词能作前面动词的主语或宾语的,可省,否则不能。”(《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比较:①、游泳的人很多。——游泳的很多。(名词“人”可以作动词“游泳”的主语:人游泳。)②、吃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吃的都准备好了。(名词“东西”可以作动词“吃”的宾  相似文献   

20.
动词、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包括动词作定语)的时候跟作别种成分时性质不一样,可用"名物化"这一术语称说之。从古汉语异读来看,动词、形容词发生"名物化"时,一般由非去声变读为去声,这是"名物化"在语音形式上的标志。动词"名物化"后可以用来指称动作,但与表示动作发出者、承受者、工具等的一般名词不同。在现代汉语中,有些动词"名物化"后进一步发展为名词。由此来看,"名物化"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体现了"动词—指称—名词"的发展历程。在少数民族语言中,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也有形式上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