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成功的艺术形象,毫不例外,总是时代的产儿,凝聚着时代的光泽.正是这样一些从丰厚的时代土壤中孕育出的摩肩接踵的艺术典型,构成了中外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人物画廊.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肖红的《生死场》中的人物,就是各自同中国这个特定历史时代血肉相连的.无论两个作家的生活道路、艺术风格如何不同,也不论两个作家中作者所着力塑造的人物,其生活情趣,理想追求,以及气度、心理有多大的差异,但是两个作家都忠实于自己的时代,从自己的时代出发,摄取这些人物在特定条件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和高晓声是公认的善写农民的铁笔。两位作家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奏响了同一历史主题的时代乐章,象雕塑师似地塑造了一批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本文试图从人物观念、人物结构、人物环境、人物语言等方面比较赵树理和高晓声小说人物塑造的基本特征,以期更好地把握他们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两位知名人物。过去对他们的评价较多地拘泥于其政治立场的差异。本文力图客观地以整体的文化环境为背景,从文化因素和学术思想方面分析比较鲁迅和胡适的思想。作者认为,鲁迅和胡适虽有不同的思想轨迹和政治立场,但都没有偏离现代中国的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的大方向;尽管他们对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二者都是贯穿他们思想的红线;胡适错误的政治立场给他的学术思想蒙上阴影,但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他仍然是功大于过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鲁迅和嵇康:越文化人格的同源性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嵇康是不同时代的两位文化人物,但由于相同的文化传统--越文化的浸染,使他们在精神品格、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等方面表现出许多趋同性;究其原因,乃区域环境中固有的文化思想精髓通过文化的传承和民间的积淀影响产生作用.鲁迅对先哲的有意追摹,使其得以承续先贤又超越先贤,成为现代中国最卓著的反封建反传统的思想革命的斗士.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东西方描写性爱的小说家中,郁这夫与劳伦斯是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两位作家。由于这两位作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以及这两位作家对性的主观认识和艺术修养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性爱叙事的伦理诉求不同。这些差异的背后体现着他们之间明显的中西文化传统差异和性爱描写现代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是中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和隐逸诗人;华兹华斯虽不是英国最早的自然诗人,却在英国文学史上稳坐了第一把自然诗人的交椅。由于文化、民族和时代的差异,这两位诗人的相异之处远胜过相同之处。把他们比较一下不仅可以揭示出中西方自然情趣的异同,也可以发现中西方古典诗人深层心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和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特别受到尊崇的两位伟大历史人物。他们都是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近代中国人向外国寻找救国真理的杰出代表。他们都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最优秀的成分。从林则徐到孙中山这80多年,是中华民族蒙受欺凌、耻辱和挫折的年代,也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和探索的年代。林则徐开创反殖民侵略和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事业,经过几代人的继承和发展,到孙中山开始了比较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林则徐和孙中山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艾芜和许地山无疑是两位独特的作家。他们以新奇的异国风情表现自己对文学的热爱 和对祖国人民的关怀。然而,即使是近似的题材和视角他们在很多方面也体现出自己别样的风格,尤其在作品中人物的塑造 方面。文章对此进行比较,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出其不同点。这主要是从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塑造方式以及人 物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观这几方面入手。一位是故事的朴实叙述者,一位是曲折情节的编织者,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示 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乃至产生不同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一九八六年的日历上,有两个日子引起我对两位伟大人物的深深怀念:一月八日是周恩来逝世十周年,十月十九日是鲁迅逝世五十周年。他们两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乃至整部中国史以至世界史上都是英名永耀的人物,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建树了不朽的殊勋,对世界的和平事业、文化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把历史比作连绵起伏的群山,那么周恩来和鲁迅就是其中两座直插穹苍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王吉鹏  黄一帼 《东方论坛》2005,(5):25-28,46
鲁迅和赵树理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两位卓然而立的关注中国农民的文学家.然而由于历史时代风云、个人境遇经历和文学审美趋向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他们的文学呈现了有着丝缕联系的两个不同的中国农民生存图景.  相似文献   

11.
虽然存在时代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但蒲松龄《促织》与卡夫卡《变形记》不约而同地描写了人物的变形.透过貌似荒诞的叙述,不仅能见出两位作家对专制重压下人的命运,即人与物之间的异化关系,或者说是人的异化的同一思考,更能见出中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即中国人的家庭意识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的流露.所有这一切,正是这两部作品荒诞背后所掩藏的真实.  相似文献   

12.
曹禺、张爱玲是中国文坛上两个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他们笔下创作的人物形象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其中两个突出的女性人物形象“繁漪”、“曹七巧”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文章从两个经典女性人物的自我否定彻底性差异入手,就曹禺、张爱玲在塑造人物时,赋予人物主体痛苦承受的差异以及两人在生存背景差异下造成的女性认知差异两个方面,论述了“繁漪”、“曹七巧”自我否定彻底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乡土文学领域的两位大师.他们以突出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文学作品开辟、拓展了中国文坛。两者的作品都具有浓郁中国味的乡土风情、相似的主题思想等许多共通之处.但在时代背景、小说人物设置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两位大师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与李大钊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们二人不仅对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思考。梁启超和李大钊虽然都对社会主义十分向往,但他们二人的社会主义主张却存在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既与他们对社会主义内涵的理解紧密相连,也与他们接纳社会主义的逻辑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赫拉克利特与老子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拉克利特和老子都生活在生产力落后、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他们的思想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差异,他们的思想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道”与“逻各斯”的本质差别和和谐观的根本不同。该文拟对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这两位著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对《傲慢与偏见》中两位女性人物伊丽莎白·班纳特与夏绿蒂·卢卡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比,阐释了两位出身相似、社会地位相当的女性最后不同归宿的原因.奥斯丁对伊丽莎白这一正面人物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充分体现了她进步的女性主义意识,这在当时乃至于现在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爱的角度来认识,《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两个剧本描写了两个成年人追求爱情的故事,由于文化的差异,在《榆》中,他们尽管需要接受惩罚,但还是获得了爱情;而《雷雨》则反映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追求真爱的最后结局只能是男死女疯。《榆》中人物主要表现了清教徒的信仰,《雷雨》中人物则表现了中国儒、道、佛文化中得以俗化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闻史上 ,有两位名人 ,一为黄远生 ,一为徐宝璜。黄远生被称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创始人” ,徐宝璜则被誉为“中国新闻学的开山祖”。这两位新闻界的大师都是江西九江人 ,而且同样天不假寿 ,英年早逝 ,黄死时才 30岁 ,徐去世也不过 36岁。黄远生、徐宝璜都曾是斐声中外的人物 ,八十多年过去 ,时光已进入二十一世纪 ,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多少当时显赫的人与事 ,却没有抹去黄徐二人的英名 ,在中国新闻史上 ,他们是先驱 ,是不可遗忘的人物。即使在今天 ,我们追溯二位的人生轨迹和新闻生涯 ,研究他们的新闻主张 ,对于我们现实的新闻事业 ,也会…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作为儒学的经典从宋代开始其地位逐渐升高.朱熹和王阳明都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但他们对<大学>却有不同的解读.比较他们的解读,就能够把握其不同的思想脉路,展示出他们的思想归属和对中国文化影响方式的差异,加深对这两位思想家和其后的某些中国文化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契诃夫与莫泊桑都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们各以精湛的艺术技巧,描写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及他们的遭遇,反映了他们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因此,他们的作品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的不同,个人经历世界观的差异,他们在艺术手法及风格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